南關村(河南省衛輝市安都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關村 |
[ 圖片來自網絡] |
中文名 :南關村 所屬地區:河南省衛輝市安都鄉 |
南關村隸屬河南省衛輝市安都鄉,位於衛輝市安都鄉西北部,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距鎮政府約3公里;全村耕地面積3300畝,水果林面積30畝。該村總人口約1680人,勞動力960人。全村共有村民代表45人,黨員24人。
起源
唐時,汲縣城欲在此建築。今之南、北關村,即為設計的南北二關,後因缺水未能築成。據雍正十年石碑記載:北關村座落縣城西北,距縣城三十里之遙, 乃漢將馬超故墟……等雲。故叫馬關村,因位居香泉河南岸,後改稱南關村。
古蹟
護國寺,位於南關村西北角,始建於唐代咸通十年,佛頂尊勝如來佛之高僧蜜陀羅來到當時的馬關村,開設道場,講經說法,遂使寺院壯觀,殿堂華麗,晨鐘奏起千言經,暮鼓攬回萬倫心,成一方名剎。
創建田祖廟記
衛郡西北隅三十里許,地名關村,其時代名氏莫考,惟諺曰漢伏波將軍馬援後馬超故墟,昔所稱茂嶺山下馬關村是也。東北軍林教場遺蹟尚存,人咸以關村呼之。其地滄河繞北,衛水環南,值行山之峙右,寓太公之泉左,土厚水深,風俗朴茂,人煙稠密,雞犬聲聞,宛然一名區也。寺觀廟宇,匪不具載。適鄉耆小山王君,衛之世族也,首倡善,謀諸東泉王君等四人:「匪食則無生,匪衣則不免凍。是衣食者,小民之天也。古稱三皇田祖代天地之不□,開衣食之源,可乏崇祀之所、報本之典乎?」眾僉曰:「善!此念上合天心,下孚輿論,吾輩謀之所不到者,敢不敬從!捐貲約會,求地於西南隅,足可以妥神靈、崇廟貌,實太祖高皇帝厚民蠲租、肥桑園遺基也。」會日未久,積金無餘,建廟一楹,拜殿一室,周圍垣牆,一時俱舉。名其廟曰田祖,孰雲不宜!此創立規模,其開拓重修,實賴後之君子!姑書以紀歲雲。
重修水陸殿碑記
且夫建廟棲神,亘古然矣。大殿後舊有水陸殿五楹,不知創於何代。凡士民祈禱,萃天下諸神而崇祀之,其勢巍以峨,其規華而麗,其層檐聳出,丹堊輝煌,邁斗樞而超天際。奈歲久傾圮,不堪妥侑。有住持僧智清議鼎新之。有積者輸心獻貲,居岩者焚石獻灰,少壯者荷鍤獻力,其庀材鳩工,一一皆智清布置焉。工始於甲午(順治十一年,1654)之夏孟,落成於乙未(順治十二年,1655)之夏仲,遂礱石以志雲。
經濟概況
南關村屬安都鄉,在鄉人民政府駐地西北3公里處,設有村民委員會。共296戶,約1680人。耕地3360畝,屬塔崗灌區。聚落呈方形,面積0.5平方公里。農產玉米、小麥。村辦企業有磚廠。小學、衛生室各l所。衛輝~土池公路由該村東經過,交通便利。近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以支部書記唐振安為主的兩委班子,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富民政策,與廣大群眾勤勞拼搏,攜手共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關村由於地理和自然條件的限制,農民多年以來一直以來保留着傳統的種植業。近年來,通過上級政府和村委班子成員的合理引導,跟蹤服務,技術指導,大力發展了當地的特色種養業,使我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種植業和養殖業。
如今我村的養殖戶有16家,以養豬、養雞、養羊為主;果園面積有14畝;村內現有水壺廠、石粉廠、磚廠等數家民辦企業,有效地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