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內容簡介:由於人類干擾,華南許多原生生態系統退化嚴重,急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而植被恢復過程中,適宜種類即工具種的篩選是重要的一環。《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選編了適於華南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的183種植物,這些植物既有喬木、灌木和草本,也有經濟植物和普通綠化植物,其共同特徵是適應性較強、生長速度較快。書中絕大多數種類都在多年生態恢復實踐中得到驗證。《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可供農林工作者和生態恢復工作者參考。

圖書信息

書名: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

作者:任海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6月1日

ISBN: 9787560961088

開本:16開

定價:180.00元

內容簡

《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內容簡介:由於人類干擾,華南許多原生生態系統退化嚴重,急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而植被恢復過程中,適宜種類即工具種的篩選是重要的一環。《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選編了適於華南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的183種植物,這些植物既有喬木、灌木和草本,也有經濟植物和普通綠化植物,其共同特徵是適應性較強、生長速度較快。書中絕大多數種類都在多年生態恢復實踐中得到驗證。《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可供農林工作者和生態恢復工作者參考。

圖書目錄

松科

濕地松

馬尾松

杉科

杉木

羅漢松科

長葉竹柏

木蘭科

木蓮

灰木蓮

海南木蓮

白蘭

樂昌含笑

含笑

火力楠

深山含笑

觀光木

番荔枝科

鷹爪花

假鷹爪

瓜馥木

大花紫 玉盤

紫玉盤

樟科

毛黃肉楠

陰香

樟樹

肉桂

黃樟

厚殼桂

黃果厚殼桂

山胡椒

山蒼子

膠樟

輪葉木姜

短序潤楠

扁果潤楠

酢漿草科

陽桃

海桑科

無瓣海桑

瑞香利

土沉香

大風子科

山桐亍

天料木科

嘉賜樹

紅花天料木

山茶科

楊桐

海南紅楣

油茶

廣寧 紅花油茶

米碎花

大頭茶

荷木

紅荷木

石筆木

六瓣石筆木

桃金娘科

檸檬桉

窿緣桉

大葉桉

尾葉桉

白干層

番石榴

桃金娘

黑嘴蒲桃

野牡丹科

多花野牡丹

野牡丹

毛稔

谷木

紅樹科

竹節樹

秋茄樹

紅海蘭

金絲桃科

黃牛木

藤黃科

多花山竹子

嶺南山竹子

杜英科

水石榕

毛果杜英

山杜英

梧桐科

蝴蝶樹

翻白葉樹

兩廣梭羅

假 蘋婆

大戟科

土蜜樹

海漆

白背算盤子

香港算盤子

血桐

白楸

越南葉下珠

山 烏桕

烏桕

薔薇科

枇杷

腺葉桂櫻

大葉桂櫻

含羞草科

大葉相思

台灣相思

厚莢相思

馬占相思

南洋楹

黑格

白格

新 銀合歡

猴耳環

蘇木科

鳳凰木

格木

短萼儀花

無憂花

油楠

東京油楠

任豆

蝶形花科

海南 黃檀

白花油麻藤

海南紅豆

金縷梅科

阿丁楓

楓香

米老排

紅苞木

半楓荷

殼斗科

米錐

甜櫧

羅浮栲

黧蒴

紅錐

吊皮錐

麻櫟

榆科

朴樹

白顏樹

木麻黃科

木麻黃

桑科

見血封喉

小葉胭脂

粗葉榕

對葉榕

榕樹

變葉榕

黃葛樹

冬青科

梅葉冬青

鐵冬青

檀香科

檀香

芸香科

降真香

柑橘

三叉苦

楝葉吳茱萸

苦木科

鴉膽子

橄欖科

橄欖

楝科

麻楝

苦楝

無患子科

龍眼

荔枝

柄 果木

槭樹科

羅浮槭

省沽油科

野鴉椿

圓齒野鴉椿

漆樹科

人面子

鹽膚木

山茱萸科

香港四照花

八角楓科

八角楓

五加科

鴨腳木

柿科

野柿

羅浮柿

山欖科

水 石梓

鐵欖

紫金牛科

蠟燭果

山礬科

光 葉山礬

夾竹桃科

羊角拗

倒吊筆

茜草科

魚骨木

山石榴

狗骨柴

黃梔子

團花

九節

草海桐科

草海桐

紫葳科

貓尾木

馬鞭草科

海欖雌

禎桐

柚木

山牡荊

棕櫚科

假檳榔

魚尾葵

散尾葵

禾本科

野古草

地毯草

青皮竹

狗牙根

弓果黍

假儉草

象草

鈍葉草

中文名索引

學名索引

參考文獻

推薦

《華南植被恢復工具種圖譜》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序言

目前中國森林面積已達1.95億公頃,其中原始林面積低於6%,退化森林生態系統占較大比例(Li,2004)。與地帶性天然林相比,退化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群落或系統結構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產力降低,土壤和微環境惡化,生物間相互關係改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差。在自然條件下,退化生態系統形成頂極植被相當慢,有的需要幾百甚至幾千年。鑒此,通過人工造林,使之儘快向生物多樣性豐富和生態功能完善的天然項極植被恢復是當前生態學研究和林業實踐的重要課題(Renetal,2007a)。

應該說,我國過去50多年通過人工造林進行植被恢復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在植被恢複方面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誤區,例如:種植了大量種類和結構單一的人工林(大部分是純針葉林,其群落種類單一,年齡和高度比較接近;種植密度大,林下缺乏中間灌木層和地表植被,生態完整性和生態過程不全),大量使用外來種(如大量種植桉樹和濕地松可能會對原有植被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忽視了植被生態系統健康所要求的異質性(出於管理方便或經濟目標考慮,這些人工林大都以均質性出現,不具備健康生態系統的異質性和多樣性),忽略了物種問的生態交互作用(包括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動物,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未能考慮),忽略了植被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對植被淨化空氣、固碳和水土保持功能考慮不夠),較少關注珍稀瀕危種和特有種(較少開發鄉土適生種類種源)等等(解焱,2002;任海等,2008)。[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