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午後微雨中遇洪崖丹井(葉華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午後微雨中遇洪崖丹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午後微雨中遇洪崖丹井》中國當代作家葉華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午後微雨中遇洪崖丹井

周末的午後,望着窗外依然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便在似醒似夢中迸發出靈感的火花。猛然想起,五月,家人還沒有一起出遊,哪怕是郊遊。而城郊的洪崖丹井,已在時光的列車上多次發出邀約,精彩不容錯過。

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抓住五月的尾巴,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出行吧。

半小時車程,我們就從英雄城南昌的中心區域來到了城郊的梅嶺。梅嶺之於南昌人,真是大自然賜予的瑰寶。梅嶺既是南昌城西面一道綠色的屏障,也是一個南昌市民休閒旅遊的樂園。而洪崖丹井之於梅嶺,宛如一顆珠寶鑲在玉帶上。洪崖丹井作為歷史上「豫章十景」之一,早已聞名遐邇,令作為南昌新市民的我們嚮往。

一到景區,就見到了遊客服務中心前面的一尊雕像。一位先生坐在石頭上,目光如炬側視遠方,長發飄飄,鬍鬚濃密,右肩和雙臂裸露,一雙赤腳,顯得身強體壯。雙手拿着一根竹笛,竹笛的下方還有竹葉。這就是傳說中的洪崖先生。

我們一家都辦理了南昌旅遊一卡通,兒子在外地讀大學,我和愛人、女兒常常雙休、節假日時到周邊的景點走走看看,只要臨時掃碼辦理景區進入手續即可,快捷實惠得很。

初聽洪崖丹井的名字,就給人以一種突兀新奇的感覺。的確,有其非同一般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氣息。

關於洪崖丹井的由來,據傳,在黃帝時代,有一位音樂大臣,史書上稱為「伶倫」。他來到梅嶺,在洪崖處鑿井五口,汲水煉丹;他精通樂理,定了十二音律,被譽為華夏音樂鼻祖。丹成在此仙逝,人稱「洪崖先生」。洪崖成仙后,這裡的地名便稱為洪崖丹井,成了中國古典音律的發源地,也是南昌久負盛名的名勝古蹟。歷代名人張九齡、陸羽、歐陽修、岳飛、王安石、周必大、八大山人等,也曾到此遊覽,有的還留下了穿透歲月的詩文。

午後時光,微雨飄灑,薄霧籠罩……讓洪崖丹井顯得更有情調和意境。剛進景區,就看見了幾棟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高低不同的建築,都是統一的黃色的茅草屋頂,多數是尖頂的,也有平頂,顯得很別致。

我們打着雨傘,緩步登山。走在「古藤幽徑」,其實是林間小路,因為上面有濃密的樹木,抑或是攀伸着枝葉的藤蔓,幾乎沒有雨飄落到身上。傍地而走、曲折盤旋、然後升入天空的藤蔓,開始粗如樹木,漸而變細,姿態各異,風情萬種。雨水淋浴的樹木越發的青翠潔淨,空氣格格清新,沒有一點夏日的悶熱,讓人神清氣爽。前幾天在看智利詩人聶魯達的書,他是個愛雨的人,他說,雨是一種敏感、恐怖的力量。我覺得很難理解他說這句話的心境。

沒有幾分鐘便來到了玉笛湖,它其實是一個築堤攔起的水庫。在堤壩處懸掛着幾米寬的瀑布,這是在雨水充足的春夏時節,才可以見到的景色。行走在游步道上,可以好好感受一片湖光山色。褐色的木結構的游步道環湖而建,湖畔有許多樹木的枝條爭着探入水中,幾隻水鴨還饒有興致的用嘴巴去銜咬枝葉,樹枝有些不情願的樣子,於是湖面泛起了一層層的漣漪。

女兒眼尖,遠遠的就看到了水上晃橋,讓她感到興奮。在她的倡議下,我和愛人尾隨於後,一手打傘,一手扶着晃橋左右兩邊的網繩,冒着濛濛細雨,踩着腳下左右擺動的索道,膽戰心驚的從晃橋的這一頭走到了那頭,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挑戰吧。

然後女兒又帶路去看松鼠園。原以為是一片用網圍住的樹林,結果是玉笛湖旁的幾棵樹下,用鐵柵欄圍住的三、四米高、八九個平方米的空間,上面是一個圓頂,可以避雨,裡面植有一棵人造的無葉的假樹,還有三個疊放在一起的木箱子,每隻木箱上有兩個圓孔,這就是松鼠的住的房子。旁邊還放了一盆水,還有一些葵花籽,這就是松鼠的食物。透過木箱上的圓孔,仿佛看到了有松鼠的影子。我為這樣圈養的松鼠,滋生了淡淡的哀愁。談到松鼠,我在少年時期,在姐夫村口的大樹上看過,上躥下跳的,顯得非常活潑可愛。還有一次,就是兩三年前的一個早晨,在杭州西湖邊的林蔭小道上,遇到兩隻松鼠在前面帶路,兩隻高高揚起的尾巴,宛如一首人與動物朋友的壯麗詩篇。另外,作家林清玄文章《兩隻松鼠》 ,也讓我記憶猶新。我想,人與動物、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應該是人類追求的一種目標。

之後,我們又遊覽了煉丹草廬、踏音溪、玉琴湖,進一步感受了洪崖丹井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領略了這塊大自然瑰寶的多姿多彩。

離開景區驀然回首,午後微雨中的洪崖丹井,已經成為一幅精美的人文山水畫,浮現在眼前,懸掛在心空,珍藏記憶里……[1]

作者簡介

葉華青,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