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來一,送寒衣(郭進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來一,送寒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十來一,送寒衣》中國當代作家郭進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十來一,送寒衣

有一種思念,叫寒衣,越來越體會到,人生是一場輪迴,也是一次次相遇與別離,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卻並不方長,願你我都能慎終追遠,更珍惜眼前。

今天是農曆的十月初一,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寒衣節,歲暮不勝寒,添衣寄安暖,今夕念往憶,哀思故人矣,願天上的親人,清淨安息,願世上人間,平安團圓!慎終追遠,心安勿念!農曆十月初一,俗稱秋祭、寒衣節,民眾稱為鬼頭日。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中國三大鬼節。《詩經·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天逐漸冷了,人們該為逝去的親人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農曆十月初一又稱授衣節。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送寒衣的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比較簡單的是把寒衣帶到墳塋燒化,或者於晚間在門前燒化。比較鄭重的是作封包,把寒衣及紙錢等裝在裡面,包封寫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輩以及寄發人梁租等,就像寄信和發郵包一樣橡雀兆。

寒衣節的來歷

寒衣節自古有之。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不過,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下詔(《唐大詔令集》卷77),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剛入冬,九月稍嫌早,所以,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為「寒衣」,不過,宋人尚無此稱。

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寒衣節:「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在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中,則記載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燒什麼

寒衣節要燒寒衣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生者習俗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面、莜麵。

寒衣節怎麼燒寒衣歲穗

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禁忌事項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漢族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戶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說效應提出了質疑。兒女們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換穿常服。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漢族民間也總是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十月一,送寒衣」,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十月朔」,又稱「祭祖節」、「燒衣節」、「寒衣節」,洛陽地區也稱之為「鬼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而農曆十月初一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農曆十月一日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中國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夏秋冬往復循環,十月為孟冬。十月一日是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由生者的禦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於是產生了「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在外地,有將紙裁成衣服的樣子後燒掉的,在洛陽則主要是燒五色紙,意在為故去的親人送衣服料子。與此同時,人們還會在路邊燒一些五色紙,意為向那些沒有子孫的孤魂送寒衣,是行善之舉。這個民俗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據《荊楚歲時記》、《清嘉錄》等記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是起源於孟姜女哭長城這個傳說故事。-信息港 民間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築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牆之下。在農曆十月初一這天,孟姜女尋到埋葬丈夫的那段長城,長城腳下哭祭丈夫,並把帶來的棉衣燒掉。後來,人們就有了送寒衣的風俗,孟姜女哭長城這個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形成於唐朝。這個故事的藍本是流傳於春秋戰國時的「杞良妻」的故事。雖然這是個傳說故事,但卻提供給我們一個信息:送寒衣的風俗極有可能就是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但民俗專家們認為,早期人們送寒衣時燒的是真棉衣,後來才演變為燒紙衣。但又是什麼時候發生這一變化的呢?董高生認為,雖然沒有明確的記載說明什麼時候改用燒紙衣,但有許多民俗專家認為,唐朝以後人們才改燒紙衣。 劉百靈告訴我們,最早送寒衣燒紙是要到墳上燒的,但後來由於人口流動速度快,許多人離開原籍到外地謀生,「十月一」這天無法到墳前燒衣,故而產生就在自家院落或路上燒紙送寒衣的民俗。根據民俗,祭祖節這天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燒紙,為故去的親人送寒衣,再加上現在人多數要到馬路的十字路口去燒紙,於是有人戲稱祭祖節就是「馬路燒紙節」。不能把祭祖節簡單理解成「燒紙節」。據考,農曆的十月一日,是周朝的臘祭日,也是秦代的正月初一,歷代都有隆重的祭祀活動。後世曆法改制,人們便逐漸把十月一日當成了祭祀亡靈的.節日,於此日為死者燒紙錢、送冥衣。而且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中國傳統節日的設置與節氣和親情有着密切的聯繫。祭祖節是由於節氣變化,於生者的禦寒需要,而想到故去的親人所產生的一個節日。為故去的親人燒衣送衣只是個形式,它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更深層的意義是讓生者在對亡人的祭奠中,引導人們尊老敬老,從而形成一種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寒衣節的時候已經屬於冬天了,天氣逐漸的變的寒冷,人們怕祖先缺少衣服,因此在這一天燒冥衣。在寒衣節的時候除了燒冥衣之外,還有食物、香燭、紙錢,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關於寒衣節的句子

一、典盡寒衣未得歸宋王鎡。王鎡《冬暮客中》

二、家人相念寄寒衣明李蓘。李蓘《真定寄內》

三、寒衣徒自香。——王勃《雜曲歌辭·秋夜長》

四、夜魄透寒衣宋釋惟鳳。釋惟鳳《寄希晝》

五、別來無處寄寒衣宋釋行海。釋行海《逢舍弟》

六、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裊殘煙。——李清照《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飫》

七、親送寒衣有幾人宋劉克莊。劉克莊《讀秦紀七絕》

八、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捲簾直出畫堂前。——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飫》

九、寒衣淚落秦關雪明顧璘。顧璘《傷歌行》

十、竹深猶遣著寒衣明蔣山卿。蔣山卿《夏日田居即事(四首)》

十一、寒來無處寄寒衣。——方干《君不來》

十二、寒衣裁製楚人工宋劉學箕。劉學箕《秋池曉步敗荷萬柄一花挺然可愛伯益賦詩和韻》

十三、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十四、南賓太守乞寒衣唐白居易。白居易《贈康叟》

十五、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

十六、不搗寒衣空搗藥。——白居易《秋晚》

十七、隔鄰聽得理寒衣宋沈說。沈說《閨詞》

十八、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十九、連營未寄寒衣去宋劉克莊。劉克莊《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

二十、寒衣半淚痕宋劉克莊。劉克莊《蒜嶺》

二十一、鬢絲那可織寒衣宋釋善珍。釋善珍《小雪》

二十二、寒衣著綻倩人縫宋劉克莊。劉克莊《烏石山》

二十三、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 日種海棠》

二十四、寒衣剪就金刀冷明郭武。郭武《閨中曲》

二十五、欲送寒衣未敢裁宋王鎡。王鎡《征婦詞》

二十六、寒衣未曾絮明蔡羽。蔡羽《搗衣篇》

二十七、就日補寒衣宋宋慶之。宋慶之《然上人還松台》

二十八、自洗寒衣漉澗清宋沈說。沈說《茅檐》

二十九、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三十、淡盪春光賽食天。玉爐瀋水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飫》

三十一、寒衣暑服鎮相隨宋楊萬里。楊萬里《二月將半寒暄不常》

三十二、旋收岩葉毳寒衣宋釋智愚。釋智愚《韜光室》

三十三、月明人自搗寒衣。——馮延巳《酒泉子深院空幃》

三十四、茅檐霜下寒衣薄宋薛嵎。薛嵎《守歲五首》

三十五、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夜深/寒食夜》

三十六、誰家今夜搗寒衣。——宋之問《明河篇》

三十七、早已授寒衣明皇甫涍。皇甫涍《病中雜言四首》

三十八、才得有食又寒衣當代金庸。金庸《玉如意所唱小曲(諷乾隆)》

三十九、年上已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四十、寒衣不要寬唐。——白居易《閨怨詞三首》

四十一、書來先寄寒衣明董少玉。董少玉《七月寄衣》

四十二、兒寒衣蘆花宋馬廷鸞。馬廷鸞《余氏心暉堂》

四十三、獨於客路授寒衣。——杜牧《中途寄友人》

四十四、寒衣還催裝宋董嗣杲。董嗣杲《吳李制屬同寓富池雙泉寺畏寒索飲因寫真愫》

四十五、寒衣不曾具宋董嗣杲。董嗣杲《次趙屯》

四十六、別後寒衣切記添宋劉克莊。劉克莊《送仲白》

四十七、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張鎰《寒食》

四十八、寒衣補硬針宋張耒。張耒《夏日十二首》

四十九、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翊《寒食/寒食日即事》

五十、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這是一個讓人傷心的日子,想念已故的親人,可能也只有通過這個節日,送去寒衣,來寄託自己對他們的思念!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更是歲月的過客,世間沒有永恆,唯有綿延不息的愛與念,會在時光中永存。在一切無常的變幻里,願所有的愛,都還來得及,願所有的珍惜,都不負相遇!

記得在《尋夢環遊記》裡面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人生本來就很短,而失去也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還記得,只要我們還思念,那他們就會一直在!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人死後會去往天堂,那有人就問了,難道沒有地獄麼?然後這個人回答說:「我們現在不就深處地獄麼」所以我們要相信,逝去的親人,他們可能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享福了!也許在那個世界,沒有疾病,沒有痛苦,有的只是歡樂與幸福!而他們也正在那個高維度世界親掛着我們,看着我們,希望我們能一切安好!

前輩們的墳塋像一個個大黑饅頭有序的排列着,我踩在祖先躺下的土地上,心底升騰起一種虛無的充實。不經意間,一片落葉在我眼前蹣跚而過,頓覺一道戀戀不捨的影子迅速閃過,我情不自禁地抓住這片落葉。心想:樹葉那青春的綻開與豪放源於土壤,最終又歸於曠野、融入塵埃,這豈不是生命最終的歸宿嗎?

我們首先給父母的墳頭擺上水果及點心,就像父母健在時一樣恭敬,我蜷縮着腿坐在地上,與父母促膝交談。那一刻,我仿佛聽到了父母熟悉的聲音,看到了父母忙碌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里,我眼前隱約呈現出一幅畫面:父親戴着草帽,光着膀子,肩上搭着一件褂子,坐在地頭,含笑望着一片長勢茂盛的玉米地;母親正在地里摘棉花------

在這裡,雖然和父母近在咫尺,然而,想說的話卻都變成了淚水灑在腳下的土壤里,一股強烈的思父之心、戀母之情在心中蔓延着、浸透着------

在我的潛意識裡,父母從來也沒曾離開我。此時此刻,天地間靜寂一片,小河裡也沒有了流水的聲音,路上也幾乎不見行人,就連鳥鳴的聲音也沒有。我痴痴地看着焚燒的紙錢,呆呆地望着飄起的青煙,就仿佛與父母的靈魂進行了一次無聲的交流。

我與父母已陰陽兩相隔,也只能依靠靈魂,在特別的時空進行特別的心靈感應吧!

雖然回來很多天了,但我心裡依然有些隱隱作痛和不盡的思念

我們中國人的每一個節日,都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蘊的,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寒衣節,一切的儀式,都只是盼天上的親人能夠清淨安息,煙火人間,平安吉祥![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