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雕塑(袁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凝望雕塑》是中國當代作家袁春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凝望雕塑
你的塑像靜靜地立在紀念館前院主展廳正中,目光穿過飄浮的濃濃的桂花香,穿過女貞子的潛流,穿過高大的仿古門廳,與來訪者的目光親切交融。
你出生在封建的土地上,你的目光卻超越了那片土地,那個時代,伸向極遙遠的過去,望到極久遠的將來。飛越山川,飛越重洋,飛到異域他幫。海屬風情、異國情調、烏托邦式的「君子國」、「男女易地而處」「女子中心」的「女兒國」出現了,於是許多女子吐氣揚眉了,具有民主性的女權思想發展了,小說藝術發展了。你這部「融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與遊記小說於一爐的傑作」(前蘇聯漢學家費施曼語),讓小說創作的技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有人為你鳴不平:為什麼只用石膏不用青銅鑄就你的這尊雕像?其實,久遠所依託的只能是精神、思想,從來就不是任何外在的賦予!
中院的客廳里懸着一幅畫:你小憩樹下,舒展眉頭,輕搖摺扇,開心品茗。是醉心構思某一情節,還是捧着小說,享受自己心靈果實而怡然自樂呢?「客道銀河可渡,吾雲蟾桂豈攀」,你攀折的何止是蟾宮之桂呢?從客廳到書房只兩三步,也許短暫的閒適之後,你便跨進書房,伏案著書。楹聯「著書爭歲月,作賦伴星辰」中間,懸着著名畫家王宏喜的《汝珍著書圖》,盡現你「消磨了三十年層層心血」寫就這「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的傳世名著《鏡花緣》的情景。
出了客廳,站在院中百年老樹下,那樹已經無花無果,滿樹的葉在風中低語,市井之聲仿佛在遙遠的天外。朱熹的《題榴花》詩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從心中蹦出:「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是啊,年年歲歲,榴花長開,紅艷似火,耀眼喜人,大紅色的榴花在人們漠然視之的冷遇中,百般無奈地飄落在長着蒼苔的地上,無人欣賞。
然而,「鏡中有緣,生不謝之花」,你,你的理想追求,你的《鏡花緣》,像這樹上鮮紅潤澤的榴花,卻又跨越了時空的限制,不自怨也不自賞,歲歲年年照眼明!
東院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兩樹青楓和那一眼古井了。
不知這兩樹青楓是何時、何人所植,為這園中添幾抹綠,綴幾片紅……讓人心中多幾分對綠色生命的珍愛,多幾分對火紅理想的渴求……
古井似一面明鏡,古井水依然澄澈。也許正是這眼古井,讓你靈台如水,在小徑上,老樹下,清風中,油燈的微光里,燃起那盞心燈,放射出奪目閃爍的光彩!
到後院的路徑有多條。扶着護欄,面對牆上的四個大字「鏡花水月」,我靜思默想,你的身邊、心上一定有許多春花秋月般美好的東西,因其易逝,因其難求,在現實世界中尋不到,便找了一方寧靜的天地,營造一個精神家園——「鏡花水月」園,放飛詩思,放飛心靈,悉心構建自己的理想王國。
高大的皂角樹屹立在院子西北角,這樹下,可真是靜心讀書、潛心著書的的好去處。秋風瑟瑟,吹得樹葉簌簌,吹得枝條輕搖……當年,也許這樹曾與你作過千百次的對望,有過千百次心靈的契合。二百多年了,它閱盡滄桑,仍然在閱覽滄桑。它留給這園子一片濃陰,一片靜謐,你的這片園子,涵養着一顆又一顆豐厚而又充實的心靈,也必將成為許許多多人的心靈花園! [1]
作者簡介
袁春波,男,1970年生,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