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馮景蘭 | |
---|---|
出生 |
中國河南 | 1898年3月9日
逝世 | 1976年9月29日 | (78歲)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馮淮西,馮懷西 |
教育程度 |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哥倫比亞大學 |
職業 | 地質學家,礦床學家,地貌學家 |
知名於 | 提出封閉成礦和丹霞地貌學說 |
知名作品 |
《雲南之地質礦產及礦業》 《礦床學原理》等 |
馮景蘭(1898年3月9日 - 1976年9月29日) 男,中國地質教育家、礦床學家、地貌學家。
從事地質教育50多年,培育了幾代地質人才。在兩廣地質、川康滇銅礦地質、豫西砂礦地質、黃河及黑龍江流域新構造運動、工程地質學等方面進行過大量開創性工作。
而對礦床共生、成礦控制及成礦規律等研究上貢獻尤大,提出了「封閉成礦學說」,他參與主編的《礦床學原理》是礦床學的系統專著和教科書。他是中國礦床學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丹霞地貌」概念在地貌學上亦有建樹。
目錄
人物生平
馮景蘭, 字淮西、懷西。1898年出生於河南省唐河縣一個地主之家(其祖父有1200畝土地),父親馮台異是清末進士,哥哥馮友蘭是著名哲學家,妹妹馮沅君是現代著名女作家。
這家有做詩的家風。馮景蘭也愛好做詩,繼承了這個傳統。他父親曾協助張之洞興辦「洋務」,欲以實業救國。這對幼年的馮景蘭有影響。不幸,景蘭小時喪父,以後靠母親吳清芝教育成人。景蘭兒時入家鄉私塾,後就讀於縣城小學,
- 1913年入河南開封省立第2中學學習,
-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 1921年畢業;同年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礦床學、岩石學和地文學,
- 1923年獲碩士學位。當年回國,從此終生獻身於祖國的地質教育和礦產地質勘查事業。
- 1923—1927年,馮景蘭任河南中州大學講師、教授和礦物地質系系主任。除教學工作外,他還研究了開封附近的沙丘。這是他與黃河治理和開發結下不解之緣的開始。
- 1927年他還到河北昌平黑山寨分水嶺調查金礦地質。這是中國最早進行的現代礦床地質工作之一。
- 1927—1929年馮景蘭任兩廣地質調查所(廣州)技正。他先後與朱翽聲、樂森璕等共同工作。調查廣九鐵路沿線地質(1927年,這是中國人自己首次在兩廣境內進行的現代地質調查工作)、粵北地質礦產(1927年底)和粵漢線廣州至韶關段(1929年)沿線地質礦產綜合考察工作等。
他們對粵北的地形、地層、構造和礦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並充分注意到區內第三紀紅色砂礫岩層廣泛分布。該層在仁化縣的丹霞山發育最完全,因而命名為「丹霞層」。丹霞層厚300~500m,呈平緩狀產出,經風化剝蝕後形成懸崖峭壁,到處奇峰林立,構成獨特的景觀,遂命名為「丹霞地形」或「丹霞地貌」。這個命名至今為中外學者沿用。
- 1928—1929年先後進行了以柳州為中心的煤田地質調查工作和桂北的煤礦、銀鉛礦、銻礦及「龍山系」、「金竹坳砂岩」等地層及區內構造運動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他們又在上述工作的實際材料的基礎上,對兩廣的地層、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了綜合研究。
- 1929年在爪哇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舉行的第四屆泛太平洋科學會議上,馮景蘭宣讀了關於廣東地質礦產的學術論文。回國後,他還着文介紹了國外火山學研究的進展。
- 1929—1933年馮景蘭任北洋大學教授,講授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和普通地質學等課程。這段時期調查過遼寧瀋海鐵路沿線地質礦產、河北宣龍鐵礦成因、陝北地質等。
這時,馮景蘭不僅潛心於國內的地質調查工作,而且對國際上地學動態也十分重視,並且儘量將重要的信息介紹到國內,以提高國內地質工作的水平。如為促進中國礦產資源的開發,他編著了《探礦》一書。該書193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後,不止一次再版,發行甚廣。
該書內容全面且簡明扼要,介紹了當時國際先進經驗。這本書也是如今的《找礦勘探地質學》前身。同年,他還發表了《放射性與地熱學說》的文章。而地熱地質在中國較為廣泛的傳播和應用應是70年代以來的事情。
- 1933年起,馮景蘭任教於清華大學地學系,不久,兼任地學系系主任,講授礦床學、礦物學和岩石學等課程。
- 1933—1937年,暑假期間馮景蘭等調查了河北平泉、山西大同、山東招遠以及泰山等地的地質和礦產。他是招遠玲瓏金礦地質研究的先驅之一。近十多年玲瓏金礦的地質研究才是興盛時期。
- 1938—1946年,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被迫南遷,在昆明與北京大學等校組成西南聯合大學,馮景蘭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 1943—1945年間他還兼任雲南大學工學院院長和採礦系系主任。這段時期,馮景蘭主要研究四川、西康(當時有西康省建制)和雲南三省的銅礦。
- 1942年出版了《川康滇銅礦紀要》。書中「關於西南銅礦之地理分布、造礦時間、母岩、圍岩、產狀、構造及礦物成分等均略作分析,以推論其成因,並估計其儲量,研究其產量多寡、礦業盛衰之原因,以及其將來發展之可能途徑。」由於該書既有理論概括又有實際意義。因此,獲當時教育部的學術獎。此外,還發表了《
西康銅礦》(1941年)和《雲南大理縣之地文》(1946年)等文章。後者除作地貌學理論探討外,還注重實際應用,包括開發水力資源和水利等方面。可以說,這時期馮景蘭除在地質教育方面的貢獻外,還充分發揮了他在地質、地貌等方面科研的專長。
- 1946年西南聯合大學結束,師生回平津原校。馮景蘭仍在清華大學任教。
- 1946—1948年間,他發表了《川康滇銅礦之表生富化問題》(英文)、《雲南之地質礦產及礦業》、《雲南玉溪地質礦產》、《中國水系的不對稱發展》(英文)等論文。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馮景蘭積極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先後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地質學院任教,努力培養人才;同時還從事地質礦產和水利資源的調查研究。
- 1949年11月,應燃料工業部之邀,馮景蘭調查江西鄱(陽)樂(平)煤田。
- 1950年3月,應水利部邀請,參加豫西黃河壩址地質勘察。他指出,三門峽壩址的地質條件最好。同年7月,又應河南省人民政府之請,與張伯聲等對豫西地質礦產進行調查。
- 1951年6月,馮景蘭被任命為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參與新中國地質工作的全面規劃。
- 1954年又被聘為黃河規劃委員會地質組組長。同年12月,馮景蘭編寫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調查報告》中的地質部分。
- 1956年馮景蘭參加了全國12年科學發展規劃工作。同年被選為全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出席了全國和北京市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
- 1957年馮景蘭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一級教授。馮景蘭根據國家需要,開始招收研究生。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批研究生的導師。他先後指導約20個研究生。這些人如今已經是教授、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
- 1956—1958年,馮景蘭參加了中蘇合作黑龍江綜合考察隊工作,為中方負責人。
- 1957年他赴蘇聯參加中蘇黑龍江綜合考察會議。兩國專家共同研究黑龍江流域開發規劃。他在會上的發言受到與會者的重視。
- 1958年,馮景蘭在《中國第四紀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闡述黑龍江水系地區新構造運動的8種跡象等。
在50年代,馮景蘭還調查過吉林天寶山銅鉛礦,遼寧興城縣夾山銅礦、甘肅白銀廠銅礦等。他對中國重要有色金屬礦床的地質特徵和成因作了分析研究。
60年代初期,馮景蘭的學術活動主要集中在金、銅等金屬礦床成因理論和區域成礦規律方面的研究上。他先後調查了北京市平谷、密雲等地的金礦、河北的淶源和興隆、冀東、浙江、豫西、鄂東、贛北、遼寧丹東等地的礦床。
- 1963年9月,馮景蘭提出了「封閉成礦」的概念。
- 1965年出版了馮景蘭和袁見齊共同主編的《礦床學原理》。
- 1969年11月至1972年春,馮景蘭與夫人在江西峽江農村五七幹校度過。他們從幹校回京後,馮景蘭立即翻譯國外新出版的《岩漿礦床論文集》中的文章,他一共譯了9篇。
- 1976年9月29日上午8時,馮景蘭因心臟病猝發去世 。
個人成就
教書育人
馮景蘭從事地質教育達50年之久, 培養了幾代地質人才。在《馮景蘭教授誕辰90周年紀念文集》中撰文的他的學生中,有學部委員、教授、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等,真是「桃李滿天下」。而撰稿者僅僅是他的學生中的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學生是在心中默默追憶他們的老師。這表明了馮景蘭的突出業績,也體現出他誠摯的愛國心、高尚的人格、廣博的學識和誨人不倦的作風。馮景蘭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大致有如下方面。
以身作則,教書先教人。馮景蘭先生信任黨、熱愛祖國和人民,對人誠懇、平易近人,對事物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對己嚴,生活節儉。「深感東風暖,喜見桃李芳;大好形勢下,衰老也堅強。」這是他年逾古稀寫的詩句,表達了他對祖國前途的希望和鼓勵學生奮進,並引以自勉。
熱愛地質工作,通過野外工作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和不怕困難的作風。馮景蘭很注重野外教學,使學生學會地質工作。他的學生蘇良赫寫道:「在野外他總是大步走在前邊,學生們必須緊步才能跟上。他邊講邊行,行進速度既快又均勻。在行進途中遇到地質現象,就詳細講解。同學們雖然感到勞累,但收穫則是豐富的」。馮景蘭說過,走不了山路就別干地質。他還常教導學生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能適應野外的各種環境。他非常注意體育鍛煉,希望學生也這樣。這是順利進行野外工作的保證。
精心備課,認真編寫教材。雖然馮景蘭是老教授,但備課認真,十分注重講課的系統性,還經常補充新的內容。他的同事袁見齊認為馮景蘭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礦床學教學內容的,並認真編寫教材。袁見齊寫道:「在編寫教材工作中,馮老和我被推為主編,在他負責審閱教材前半部章節時,他在原稿上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這種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
注重講課。講課是教學的主要一環,馮景蘭的講課,很受歡迎。劉乃隆形象地回憶:「淮西師以他濃重的河南口音與極為響亮清晰、抑揚動聽的口語,生動通俗、深入淺出地講授了地質科學的基本概念,使學生們很快對地質學有了初步認識而且產生了興趣。」而且講課方式,隨情況而變化。曾繁礽回憶:「馮先生講課很有條理,聽課筆記很好記。3年級時岩石學講得全面而系統,配合標本和薄片鑑定,以實物印證理論。4年級的礦床學對提高了要求,他用英語講授,有時提問;要求做讀書報告。岩石和礦床這兩門課程,馮先生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心研究生的培養。經過了嚴格的入學考試,按要求學好必修課程,並有紮實的野外教學,這是他每個研究生對此都有深刻的體會。關於研究生論文選題,馮先生放手由本人選擇,以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馮先生要求研究成果應在前人基礎上有所進步,這是起碼的要求,也是高要求。能達到這種要求,就可以避免在低水平上的重複研究,就是要求研究有開創性。馮先生對年輕教員也是這樣要求的。
關心畢業學生的成長。馮景蘭很重視畢業後學生的進步。只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術水平才能不斷提高。上面引用的詩句,便是馮先生和學生的詩作。表明馮先生對學生長期的關懷和期望。曾繁礽是馮景蘭早期的學生,他寫道:「馮先生一直關心我的成長。解放以後,我經馮先生介紹來東北工學院地質系任教。」這樣的事例還有。更重要的,馮先生希望學生超過先生。只有學生畢業後的努力,以及得到有關方面的關懷和培養,才有可能達到馮先生的這種期望。 [2]
地質貢獻
中國近代礦床學的奠基者
馮景蘭幼時喜得湖北大冶礦石如獲至寶,對大自然的興趣愈益濃厚。因而,留學時研讀地質學、礦床學等,本世紀20年代學成回國後畢生從事地質礦產的教學和科研等工作,有大量關於礦床學的著述。這都說明他是中國近代礦床學的奠基者之一。
上面提到馮景蘭在地質教育上的成就。他在這崗位上潛心研究礦床學問題,又充分利用野外地質工作期間發現和探討的一些成礦理論項目,發表了《礦床學原理》等許多著述,便是結合教學工作的產物。
馮景蘭在兩廣、遼寧瀋海鐵路沿線、陝北、雲南某些縣區等處的地質礦產調查及其研究成果,是基礎的地質礦產資料,又是開拓性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才大規模地進行區域地質調查和礦產普查工作。50年代時,有的地質工作者在野外用馮景蘭的有關著述做範本,實地證明其描述準確、結論公允,是好榜樣。
馮景蘭還注意科學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發表的工業小叢書《探礦》,其目的便是普及近代礦產勘查知識、原理和方法。50年代發表的《中國的礦產資源》一文,更體現了馮景蘭希望多數人了解和關心中國的礦產資源問題。 [3]
治理黃河要治本
早在1926年,馮景蘭就著有《開封附近沙堆之成因分布與風力水力風向之關係》等文章,探討黃河岸邊沉積物的成因等問題。50年代初,馮景蘭多次參加豫西等地黃河壩址勘測,並寫出報告。其中的《豫西黃河壩址地質勘測報告》、《黃河的特點和問題》等,可說是治理黃河工程地質基礎方面的力作。對於根治黃河,馮景蘭提出「治河必先知河」,應當科學地、充分地了解黃河的基本特點,才能把歷史上對人民闖禍的黃河改變為為人民造福的黃河。50年代時,馮景蘭還多次着重指出黃河含沙量的問題,認為這樣高度的含沙量,不僅使下遊河床淤高,因而泛濫、遷徙,影響到防洪和航運,而且淤滿水庫,填滿渠道,嚴重地威脅到水庫壽命、水力發電和農田灌溉。還指出:黃河在它那廣大的沖積平原上,不但不匯聚華北平原之水,反成為河北水系和淮河水系間的分水嶺。這樣長達千里的「河道分水嶺」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當人們沉浸在悠久的黃河文化歷史中徘徊時,認真研究這些治理黃河帶根本性的大課題,無疑是更有意義的。
黑龍江流域綜合開發的研究
1956—1958年,馮景蘭參加中蘇合作黑龍江綜合考察工作。對黑龍江流域的礦產資源問題、壩庫址的基岩及地形情況、沼澤地的分布成因及處理問題、新構造運動和河床覆蓋層的厚度、森林採伐與水土保持及水庫淤積問題等,馮景蘭都進行過認真的考察並提出了看法。而他對黑龍江流域沼澤地問題尤為關注。無論是額爾古納河或黑龍江的干支流都存在着嚴重的濕地現象。每屆晚春初夏開凍至秋末結冰期之間,形成沼澤、泥淖等,斷絕交通,使農田開墾及地質調查都發生困難。這個地區所以開發遲滯的原因,除天氣嚴寒外,濕地的廣泛分布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馮景蘭認為,為了開發濕地,須先研究濕地的產狀,了解濕地的成因,以便籌劃處理濕地的方法;並認為現代濕地是由地形、氣候和地質等多種原因形成的。
礦床地質研究
馮景蘭一生的論著達百篇,其中用英文寫作的約20篇,論著中包括區域地質礦產19篇,礦床地質35篇,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15篇,鐵路沿線地質5篇,地文學和新構造運動5篇,教材5種,其它有國際會議發表的論文以及譯著等。其中以礦床地質占的比重最大。
他於1932年撰寫的《宣龍式赤鐵礦鮞狀構造及腎狀構造之成因》一文,在詳細的實地觀察資料基礎上,就礦物的共生關係、礦石化學成分和礦石結構構造狀況等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有關鐵礦沉積環境和過程的看法。在研究的全面性和詳細程度上,該文直到現在還是值得礦床地質研究人員學習的。
馮景蘭早就對金礦地質研究很重視,著有《北平昌平縣黑山寨分水嶺金礦》(1929年)和《山東招遠金礦紀略》(1936年)。他通過對地質、地文特徵等的研究,提出應注意研究山東棲霞縣唐山火山岩流下的砂金(1937年)。這是很新穎的。
40年代初,馮景蘭對西南各省尤其是雲南的銅礦做了較深入的研究。稍後,他還研究了上述銅礦的表生富化問題。這是根據研究中發現問題後進行的,體現了他的首創精神。比如,雲南錫礦很出名。可是作為長期生產對象的氧化礦(即表生富化礦),幾乎見不到發表這方面的文章。
50年代初期,馮景蘭和張伯聲等,應人民政府之邀對豫西地質礦產進行勘察。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範例。通過野外工作和研究,他們肯定了河南平頂山煤礦和鞏縣鋁土礦的經濟價值。在此基礎上,經過地質勘探工作,證實了上述礦是大型或特大型礦。在這裡,馮景蘭的功績是不應低估的。
到了60年代,由於長期的經驗積累和知識深化,在一系列場合或文章中,馮景蘭對礦床地質理論問題提出了不少新穎的見解。《關於成礦控制及成礦規律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初步探討》一文,比較集中地反映他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其中他強調提出礦床共生規律問題。他認為,單一的礦床和單純的礦床類型的存在,可能只是少數,而多數礦區的礦床,經常是複雜的共生體。並認為,掌握了這種共生規律,對於找礦勘探、綜合評價及綜合利用是更有利的。他的這種認識受到同行的稱讚。
提出成礦封閉學說
1963年馮景蘭提出「封閉成礦」的概念。他寫道:「封閉成礦是指礦質和有用元素聚積成礦起決定性的地質條件而言的」,「封閉成礦的概念是受石油地質學中的『油捕』概念啟迪轉引來的。金屬和非金屬礦床是固體,但在形成礦床之時,礦質系以氣、液的狀態搬運、沉澱和富集的,它們是流體」。
1959年,馮景蘭調查燕山某地金礦時,見到一個剖面,上面為串嶺溝頁岩和長城石英岩,下有隱伏的花崗岩體。含金石英脈沿石英岩的張節理裂隙生成而在頁岩下面富集。這裡有一處1人在1天內采出百斤礦砂,淘出48兩6錢黃金。所以該礦坑就命名為48兩6。這顯見是一種封閉成礦的關係。
在《關於成礦控制及成礦規律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初步探討》一文中,馮景蘭進一步闡述了封閉成礦的意義。他寫道:只注意到成礦前及成礦時的斷裂構造控制,而不注意或很少注意到封閉此種裂隙通道的構造圈閉控制,以及含礦氣液流體的冷卻凝固或(及)反應凝固,因而自行封閉的重要性,將見含礦的氣液流體,自來自往,散而不聚,就不能固定下來形成所需要的礦體或富礦體。馮景蘭早在60年代提出的封閉成礦和礦床定位課題,在70、80年代才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熱門課題。
主要論著
- 1馮景蘭,朱翽聲.廣東曲江仁化始興南雄地質礦產.兩廣地質調查所地質年報,1928(1).
- 2馮景蘭,張會若.廣東粵漢鐵路沿線地質.兩廣地質調查所地質年報,1928(1).
- 3馮景蘭,樂森璕.廣西遷江合山羅城寺門煤田地質.兩廣地質調查所地質年報,1929,2(上冊).
- 4馮景蘭.北平昌平縣黑山寨分水嶺金礦.礦冶會志,1929,1(3).
- 5馮景蘭.兩廣地質礦業概要.北洋月刊,1929,1(2).
- 6馮景蘭.宣龍式赤鐵礦鮞狀構造及腎狀構造之成因.北洋大學采冶年刊創刊號,1932.
- 7馮景蘭.中國宣龍式鐵礦之成因.北洋大學礦冶系特刊,1933.
- 8馮景蘭.探礦(工業小叢書).商務印書館,1933.
- 9馮景蘭.放射性與地熱學說.清華周報,1933,40(7—8).
- 10馮景蘭.山東招遠金礦紀略.地質論評,1936,1(4).
- 11馮景蘭.關於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的意見.地質論評,1939,4(3、4合期).
- 12馮景蘭.川康滇銅礦紀要(教育部學術獎勵獲獎作品).高等教育季刊,1942,3(3).
- 13馮景蘭.路南縣地質礦產報告.地學集刊,1943,1.
- 14馮景蘭.雲南呈貢縣地質.地學集刊,1945,3.
- 15馮景蘭.雲南大理縣之地文.地學集刊,1946,4(1—2).
- 16馮景蘭.雲南玉溪地質礦產.地學集刊,1947,5
- 17馮景蘭,張伯聲.豫西地質礦產調查報告.河南地質調查所出版,1951.
- 18馮景蘭.豫西黃河壩址地質勘測報告.人民水利,1951(4).
- 19馮景蘭.黃河的特點和問題.科學通報,1954(9).
- 20馮景蘭.黃河的地質特點.黃河綜合開發規劃技術經濟調查報告,第一部分,第六節,1955.
- 21馮景蘭.關於成礦控制及成礦規律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初步探討.礦床學論文集(礦床分類和成礦作用).科學出版社,1963:36—57.
- 22馮景蘭,袁見齊.礦床學原理.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5 .
參考資料
- ↑ 馮景蘭博雅人物網
- ↑ 南陽唐河縣馮氏什麼樣的家風,培養出馮友蘭馮景蘭馮沅君? 搜狐網
- ↑ 紀念父親馮景蘭誕辰120周年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