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俞伯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俞伯牙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1]。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史志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 由於《警世通言》影響巨大,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筆者久居漢陽,瑞、俞二字讀音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所以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會聽走音。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小說家言」。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姓名考證

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乃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史志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由於《警世通言》影響巨大,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筆者久居漢陽,遇、俞二字讀音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不聽走音才怪。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小說家言」。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亦注曰:「伯姓牙名」。

文獻記載

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最早見於《列子·湯問》篇。《荀子·勸學篇》亦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後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創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2]

在《列子》和《呂氏春秋》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

《列子·湯問》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兮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軼事典故——之高山流水遇知音

知音故事

伯牙從小就酷熱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着他到東海蓬萊山,師傅說是找仙師,便走了許久。伯牙見老師還不回來,就沿着一條小路找師傅。發現了一個美麗的地方,便彈出一首好曲。這時師傅突然出現,說:「好啊!仙師被你找到了!」師傅帶他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着。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

伯牙借着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着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視頻

[百家說故事] 韓田鹿講述: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

古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欣賞音樂。伯牙彈琴,表現出登高山的志向。鍾子期說:「彈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樣巍峨啊!」伯牙又表現出隨流水常進不懈的志向,鍾子期說:「彈得真好啊!好像江河一樣浩大!」伯牙心中所想的,鍾子期一定能領會到。

有一次,伯牙到泰山的北面遊玩,突然遇到了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伯牙心裡感到很悲傷,於是就取出琴彈奏起來。剛開始(他彈奏)的是表現連綿大雨的曲子,又彈奏了大山崩裂的聲音。每次彈奏樂曲的時候,鍾子期總是能徹底理解他的志趣。伯牙於是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你的聽力!你所想象出的志向就像我心裡所想的啊,我該把我的心聲藏到哪裡呢?」

軼事典故——之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鍾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了,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後,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伯牙最擅長彈琴,鍾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鑑賞能力.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聽了,讚嘆到:「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讚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裡想什麼,鍾子期都能準確的道出他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伯牙覺得世上再難找到聽得懂他琴聲的人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了。

古時有伯牙摔琴以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出此曲的感情和意義,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和寡。終於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鍾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鍾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後見面,可是兩年後鍾子期卻沒有露面。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鍾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惋惜。這就是「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故事盪氣迴腸、耐人尋味。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它流傳至今並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係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啊!

軼事典故——之伯牙學琴

伯牙隨春秋時期一位琴藝超群的成連先生學古琴。他掌握了各種演奏技巧,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點神韻,不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老師想把他培養成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有一天,成連先生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居住在東海,他能傳授培養人情趣的方法。我帶你前去,讓他給你講講,能夠大大提高你的藝術水平。」於是師徒兩人備了乾糧,駕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後,老師對伯牙說:「你留在這裡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離。

十天過去,老師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每天調琴之餘,舉目四眺。他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遠望山林,鬱鬱蔥蔥,深遠莫測,不時傳來群鳥啁啾飛撲的聲響。這些各有妙趣、音響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許多。伯牙產生了創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譜成音樂,於是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注到琴弦上,一氣呵成,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不久,成連先生搖船而返,聽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興地說:「現在你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此後,伯牙不斷積累生活和藝術體會,終於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伯牙詳述

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戰國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列子·湯問》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拜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為老師。

學習了三年,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地有名氣的琴師。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惱, 因為在藝術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師成連知道了他的心思後,便對他說,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習得很好。至於音樂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好。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帶你去拜見他,跟他繼續深造,你看好嗎?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候,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說完,連成划船離開了。 過了許多天,成連沒回來,伯牙很傷心。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湧,回首望島內,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 伯牙不禁觸景生情,由感而發,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伯牙的琴藝大長。 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後來,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着一個叫鍾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讚嘆道:「多麼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讚到「多麼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兩個人結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週遊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後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於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這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觸描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寫下了一首短歌,來悼念自己的知音鍾子期:

憶昔去 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己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湧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以紀念子期。

遺址

俞伯牙撫琴遇知音遺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境內的調弦口(現存爭議)。據史家考證,「調弦」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出自古「調弦河」一名。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駐襄陽鎮南大將軍杜預為漕運而下令在此開河,因河口位於相傳俞伯牙當年調弦撫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調弦河。此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之久。清朝乾隆丙辰年編《石首縣誌》云:俞伯牙從楚都東下,停舟鼓琴於此,弦漸而調之,因以得名。此處為荊江穴口之一,故又稱調弦口。咸豐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府在此設巡檢司,置水路關卡,故又名調關。明朝著名文人張璧(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王啟茂、張漢、張維、李永忠、李宗瀚及清朝文人墨客衛嘉、王承禹、汪一元等均先後以《調弦亭》為題賦詩作詞,其作品一直流傳至今。其中尤以王承禹《調弦亭》一詩廣為傳誦,現今刻於調弦口雕像石座上。王承禹詠嘆:「昔年高山流水意,此日清風朗玉亭。有客雅能傳古調,不知曾得子期聽。」(原載清康熙十一年《石首縣誌》)。

《今古奇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一文中亦提到的馬鞍山、摔琴台、伯牙口(山谷)等地名。相傳俞伯牙當年撫琴遇知音鍾子期之後的第二年,又在望月之夜再回故地尋訪鍾子期,遺憾的是卻發現故人未能前來履約。第二天,俞伯牙在一山谷中巧遇鍾子期之父鍾老伯,才得知鍾子期已經仙逝的噩耗。於是俞伯牙悲痛萬分,繼而在一巨石上悲憤地摔碎了瑤琴,再哭拜於地悼念故人。俞伯牙長嘆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後來人們便把俞伯牙當年走過的山口命名為「伯牙口」(調關鎮今有伯牙口村),把摔碎瑤琴的巨石稱為「摔琴台」,而鍾子期的墳冢之地「馬鞍山」也一直流傳了下來。記者在實地看到,「伯牙口」位於湘鄂交界處的群山之中,山谷中的「摔琴台」聳立在半山腰。「摔琴台」一面連接山坡,其餘三面是懸崖,面積如一張八仙桌大小,台上可坐4人。據此推測,俞伯牙當年悲憤至極在此摔琴是完全有可能的。

武漢市漢陽區月湖湖畔的伯牙琴台(又稱古琴台)也是有爭議的俞伯牙撫琴遇知音遺址之一。漢陽古琴台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抗日戰爭時期毀於炮火,解放後又重修。由於目前缺乏其它佐證,還只停留在傳說中的故事上而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