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食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間食糧》,法國隨筆式小說。1897年發表。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人間食糧》也有人稱之為散文詩。作者1893年去阿爾及利亞旅遊,沐浴在北非絢麗濃艷的大自然里,身心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此與家庭的清教徒傳統徹底決裂。作品中記下了作者的隨感。作品一開始,作者寫道:1892年我患了病,感到生活渺茫。自從兩次去北非旅行,健康得到了恢復,內心燃起了生命之火。重新感到對生活的渴望、對欲望的追求,覺得人唯一的財富就是生活。作品還寫到食糧,寫到人生活離不開食糧,地下的食糧就是人間的歡樂,用它來滿足欲望的饑渴。飢餓,飢餓就是欲望。另外,作者寫到了北非的奇山異水,使我心曠神怡,這美妙的景致就是食糧,甘美的食糧等待着我們飢餓的到來,這種飢餓並不是對過去的食糧感到遺憾,而是準備迎接新的歡樂。作品還寫到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美那爾吉向朋友們講述自己的一生:他18歲時,年輕少壯,羨慕各種生活,於是到處流浪。到了25歲時,他放棄了流浪生活,回到巴黎,開始了新的生活。到50歲時,他賣掉了一切東西,用這一大筆錢財,買了條船,帶着朋友們去旅行。《人間食糧》中作者寫了一個熱情奔放的年輕叛逆者,他自己覺得身上的清教徒氣質已經消失殆盡,決心做一個充分享受生活的人,快快活活地過日子。但實際上,他仍然是個清教徒,他的決心中攙雜着濃烈的尼采主義,時時流露出一種宗教性的不安。這表明了當時作者思想中無法克服的矛盾。在藝術上,針對象徵派末流脫離現實,內容貧乏,講求形式等傾向,它強調對自然和人生的強烈感受,作為精神養料培育自我。
作者介紹
作者安·紀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國作家。生於巴黎。10歲時喪父,由母親撫育成人。生活在清教徒的家庭氣氛中,20歲時認識了瓦萊里,兩人成為終生好友,1909年與友人創辦《新法蘭西評論》。他先後受象徵主義和尼采超人哲學影響,在追求「絕對忠實」的口號下,宣揚極端個人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加過救護傷兵的工作。1925—1926年到非洲考察,帶回了大量材料。1932年他參加了國際反法西斯運動,同國際反法西斯和反對戰爭大會的代表們一道到柏林向希特勒遞交抗議書。於194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紀德創作十分豐富,小說主要有:《人間食糧》、《背德者》、《窄門》、《梵蒂岡的地窖》、《田園交響曲》、《偽幣製造者》、《新糧》等,遊記有:《剛果遊記》、《乍得歸來》、《蘇聯歸來》等,以及戲劇和回憶錄。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人間食糧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讀?《連線》雜誌為你推薦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書是一種按某種體例編排的專供查找特定資料而不是供系統閱讀的書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