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布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產業布局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產業布局是指產業在一國或一地區範圍內的空間分布和組合的經濟現象。
產業布局在靜態上看是指形成產業的各部門、各要素、各鏈環在空間上的分布態勢和地域上的組合。
在動態上,產業布局則表現為各種資源、各生產要素甚至各產業和各企業為選擇最佳區位而形成的在空間地域上的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的配置與再配置過程。
產業布局理論的形成
產業布局理論的形成期—19世紀初~20世紀中葉
1、杜能的《孤立園》。1926年,法國經濟學家杜能撰寫了著名的《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國同農業圈層理論。他認為:在農業布局上,並不是哪個地方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在這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是級差地租,首先是特定農場(或地域)距離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運近,亦即集中化程度與中心城市的距離成反比,為此,他設計了孤立國六層農業圈。
儘管杜能的理論忽視了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也沒有研究其他產業的布局,但他的農業區位理論給西方許多工業區位理論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啟發,杜能也因第一個研究區位問題,被譽為產業布局學的鼻祖。
2、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 Weber)認為,運輸費用對工業布局起決定作用,工業的最優區位通常應選擇運費最低點上。韋伯還考慮了其他兩個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勞動費、運費)
①對勞動費在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業而言,運費最低點不一定是生產成本最低點。當存在一個勞動費最低點時,它同樣會對工業區位產生影響。
②聚集力是指企業規模擴大和工廠在一地集中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和企業外部經濟效益的增長。
二次大戰後產業布局理論的發展
1、成本學派理論,核心是以生產成本最低為準則來確定產業的最優區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 Weber),阿爾弗雷德·韋伯之後是德加·M.胡佛。胡佛提出運輸成本由兩部分構成:線路運營費用、是距離的函數;站場費用、則不一定。在此基礎上他對阿爾弗雷德·韋伯的理論作了修改:
第一,若企業用一種原料生產一種產品,在一個市場出售, 在原料與市場之間有直達運輸,則企業布局在交通線的起點最佳。因為在中間設廠將增加站場費用。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場之間無法直達運輸線,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則港口或其他轉運點是最小運輸成本區位。
2、市場學派理論。成本最低並不是全意味着利潤最大化,市場因素對產品價格影響越來越重要,是產業布局必須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儘量將企業布局在利潤最大區位。 瓦爾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創立了「中心地理論」,他認為高效的組織物質生產和流通的空間結構,必然是以城市這一大市場為中心,並由相應的多數市場構成相應的網絡體系。
3、成本—市場學派理論,在前兩者基礎上形成
⑴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認為:運輸方便的區域經濟能夠吸引到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並能成為重要市場,因此可專門生產面向市場、規模經濟優勢明顯和難以運輸的產品。而運輸不方便的地方則應專門生產易於運輸、小規模生產可以獲利的產品。
⑵ 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第一,處於創新期的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一般趨向於科研信息與市場信息集中,人才較多,配套設施齊全,銷售渠道暢通的發達城市。
第二,處於成熟期的產業會出現波浪擴展效應,開始向周邊地區擴散,(因為生產定型化使技術普及化,同時大城市的成本費用一般比較高)。
第三,衰退期的產業淪為勞動密集型,技術完全定型化,產品需求已趨於飽和,生產發展潛力不大,於是從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轉移。
4、以後起國家為出發點的西方產業布局理論
⑴增長板理論(法)。在一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由於某些主導部門或者有創新力的企業在特定區域或者城市聚集,從而形成一種資本和技術高度集中,增長迅速並且有顯著經濟效益的經濟發展機制。由於其對臨近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有着強大的輻射作用,因此被稱為「增長極」。根據增長極理論,後起國家在進行產業布局時,首先可通過政府計劃和重點吸引投資的形式,有選擇地在特定地區和城市形成增長極,然後憑藉市場機制的引導,使增長極的經濟輻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並從其臨近地區開始逐步帶動增長極以外地區經濟的共同發展。
⑵點軸理論——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過程看,產業、特別是工業等集中於少數點,即增長極。隨着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增多,點與點之間由於經濟聯繫的加強,必然會建設各種形成的交通 線路使之相聯繫,這一線路即為軸。軸線一經形成,對人口和產業就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吸引企業和人口向軸線兩側聚集,並產生新的增長點。從而由點到軸,由軸帶面,最終促進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產業布局內容
(1)產業布局層次(全國性產業布局和地區性產業布局);
(2)產業布局機制(產業布局的市場機制,產業布局的計劃機制);
(3)區域產業結構(產業構成和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繫,各個產業構成的比例關係的總和)。
產業布局的特點
1、各個產業由於自身的技術經濟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現出不同特徵;
2、各地區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形成不同的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 ↑ 楔形文字發現後,明明300年沒人能看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頭字?聖書字?腓尼基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還是西奈體?,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