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圖義倉(張引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豐圖義倉》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引娣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豐圖義倉
去年,在孩子做課外閱讀時,看到一篇介紹豐圖義倉的說明文,讀完以後,就對離得不遠的它有了一種膜拜之情。可產生了嚮往之心,卻瑣事纏身,遲遲沒有機會瞻仰它的風姿。
今冬,一個偶然的機會,去大荔時和幾位文友姐姐邁入了豐圖義倉。遠遠看去,義倉如同一座巨大的長方形宅子,坐東朝西,巍然屹立在夕陽中。褐色的城牆,凝重渾厚,一下子讓我想起《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邊那高大的院牆,可這裡明顯少了一些森冷,多了幾許亮麗。
進入大門,一眼就是東北面坐北朝南的內城,這一下真見到了名副其實的城中城,看來這個防禦工事修得不錯,不管是土匪還是敵軍前來搶糧,都要歷經周折,不可能輕而易舉攻取。據說這倉牆厚達1米左右,這麼寬大厚重的磚牆除結實以外,還使倉內一年四季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的相對恆溫狀態,符合糧食低溫、低濕、低氧「三低」倉儲條件的要求。
內城有兩扇朱紅色的大門,分別為東倉門、西倉門,門洞上邊赫然排列五個大字,「天下第一倉」,原來當年糧倉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慈禧太后就朱批豐圖義倉為「天下第一倉」,可見它的規模作用都數一數二。既然古人講究東為上,我們也就由東倉門進入,一到裡面,雨姐就發出感嘆,「這真是咱家的四合院,好大啊!」放眼一望,四周都是窯洞,即各自獨立,又緊密相連,圍成一圈。我快速數了一下,一共有58個倉洞,每面窯洞前有磚瓦結構廊檐,由木柱支撐,相互貫通,形成環形迴廊。廊檐既可防雨防潮,也可臨時堆儲糧食,方便晾曬。再仔細看看,不得不慨嘆古人的偉大,大大的院落似一個凹形的方餅,周圍稍高,中間略低,其實,我們後來上到窯頂,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景,只不過頂部明顯看出來這是為了排水方便,因為,低的地方都有一道道排水溝。看來,這樣的設計確實是利於排水,保證下雨糧倉的乾燥。今天看來,這是一個簡單的設計,可是當初這需要設計者考慮全面呀。
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幾年老家的糧倉,沒有蘋果樹以前,家家都是以小麥為主,因而都需要囤放糧食。餵牲口的人家還種些高粱、玉米、大豆之類,印象中我們家似乎都是種麥子,因而交了公糧以後,我們家的麥子就存有不少,再加上當時爸爸教書,在外村吃管飯,就是學生家輪流管飯,媽媽也時不時給大灶幫廚,我們姐妹又小,飯量也不大,所以存糧不少,糧囤挺高的。當時,大家都是蓆子編成的糧囤,這種竹蓆通風透氣,可擋不住老鼠,它一咬就破,麥子被老鼠一糟蹋,大人就唉聲嘆氣,滿面愁容,老鼠藥就成了家家的必備品,可街市上的老鼠藥真假難辨,老鼠就難以消滅,糧囤時不時就被弄爛了。反正我們家後來,變成了白色的鐵皮囤,隱隱記着爸爸說:「鐵皮透氣性沒有竹蓆好,糧食一定要曬乾。」別人家曬兩三天,我們就曬三四天。想想一戶人家幾千斤糧食都如此難以保存,何況幾百噸糧食的存放?我不由得重新審視這個其貌不揚的「古城堡」,它能做到防雨防潮防蟲,真的應該感謝修築它的能工巧匠。
轉了一圈出來,大門前邊清朝著名理財家「救時宰相」閻敬銘的雕像赫然屹立,他炯炯的目光看向遠處,我分明看到了他的一顆悲憫之心,他是這塊土地的孕育的驕子,這塊土地同樣得到了他的回報。他走出去了,胸中卻裝着父老鄉親,於是,在1882年,已任東閣大學士的閆敬銘上書,倡議在此修建民辦糧倉,慈禧太后准奏,歷時四年,這座義倉才徹底竣工。當時,全國的糧倉分為兩類,一類是官倉,就是遇到大的災荒國家開倉賑災;一類是義倉,由民間管理,就是各地儲糧備荒,小的饑荒地方可以及時開倉,不用打開官倉。而不管官倉還是義倉,都是豐收之年置倉積穀,災荒之年開倉賑民。豐圖義倉建成後不久,就遇到關中大旱,糧食顆粒無收,餓殍遍野,它一下拯救了八百里秦川的父老鄉親。我不由得朝這位心懷黎民的前輩深深鞠了一躬,好像有人比較過萬里長城和都江堰,它們同為偉大的建築,都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可萬里長城勞民傷財,血淚斑斑,一曲《孟姜女哭長城》讓後人指責秦始皇,而都江堰惠國利民,造福百姓,使天府之國深受其益,李冰也成為了人人敬仰的水利專家。
今天的豐圖義倉,成了大荔朝邑糧站。原中國國內貿易部副部長、國家糧食儲備局局長白美清在1997年6月考察豐圖義倉後指出:「豐圖義倉是我國古代糧倉至現在唯一還在使用的糧倉,它無論是在儲糧功能還是在旅遊、軍事、古代糧倉建築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價值都是最具代表性的。」
是呀,閻敬銘同李冰一樣,給我們留下了福澤後世的偉業,理應受到後人的尊重與仰望。想想現在東非的蝗災,莊稼遭到了滅頂之災,糧食問題將會是人類面臨的又一個問題。看着這位「救時宰相」,我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才帶着崇敬之心離開了。 [1]
作者簡介
張引娣 筆名夏日小荷,中學語文教師,陝西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