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昌古城 |
中文名: 東昌古城 始建於: 1070年 占地面積: 100萬平方米 地理位置: 聊城市區內東昌湖中間 |
東昌古城即聊城古城,統稱為山東聊城古城。東昌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區內東昌湖中間,北宋時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1]
古城概況
東昌古城即聊城古城,統稱為山東聊城古城。東昌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區內東昌湖中間,北宋時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城牆始建於宋熙寧三年(1070),初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東昌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改築為磚城。城牆周長3.5千米,高11.7米,頂寬6.7米,基厚11.7米。內牆用三合土夯築,外牆用磚石砌壘。城設4門,上築門樓,外設瓮城。南、東、西瓮城為扭頭門,南門東向似鳳頭,東、西門南向似鳳翅,北門北向似鳳尾,故名「鳳凰城」。四城門樓皆重檐歇山,四角飛翹,東曰「春熙」,西曰「清遠」,南曰「正德」,北曰「宣武」。
明萬曆七年(1579),城牆上又建垛口2700餘個、敵樓27座;4城門樓更名,東曰「寅賓」,西曰「納日」,南曰「南熏」,北曰「鎖鑰」。各個城門均有水門、吊橋。城東北角、西北角原有「望岳」「綠雲」2樓。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大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鄰之勢,又有「能陷不失的鳳凰城」之說。
歷史淵源
給東昌古城留下了多種多樣的文化藝術和生活氣息。民間剪紙、東昌葫蘆、木版年畫等民間藝術,還有古城的狀元街、考院街、十縣胡同、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等傳統風貌街……提起這些文化見證,古城老居民津津樂道。
聊城光岳樓位於古城中央,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其通高33米,合九丈九尺,是極陽之數,合於聊城光岳樓易理;分五層而建,暗對河洛之數。光岳樓是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目前中國現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樓閣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聊城光岳樓由當時的東昌衛守御指揮僉事陳鏞出於「嚴更漏而窺敵望遠」的軍事需要用修城所剩餘的木料修建的,當時,人們稱它為「余木樓」。又因此樓有鼓聲報時的功能,人們也稱之為「鼓樓」。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楊能在維修該樓時,因地而名,稱之為「東昌樓」。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功員外郎李贊過東昌,訪太守金天錫先生,共登此樓,對該樓讚嘆不已,「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及今百年矣,尚寞落無名稱,不亦屈乎。因與天錫評命之曰『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也」。此後,歷代重修碑記中,一直沿用「光岳樓」的名稱。光岳樓外觀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過街式樓閣,從構造上可分為墩台和主樓兩大部分。墩台為磚石砌成的正四稜台,底邊長34.43米,與光岳樓的總高度相近,垂直高度9.38米。台的東、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設有一半券拱門,券至台中心處成十字交叉拱。四個券門上方,各砌有方形門額。南曰:「文明」,北曰:「武定」,東曰:「太平」,西曰:「興禮」。值得注意的是,北門的「武定」帶有濃郁的軍事色彩,應與明朝建國初期對北方蒙古殘存勢力還抱有戒心有關。在南向拱門兩側,又各開一小拱門,形制與中間拱門相似,東側小門門額用青石刻成,上書「鳳城仙闕」,西側刻有「閬苑瀛洲」。「鳳城仙闕」中的「鳳城」,取名於聊城舊有鳳凰落古城的傳說。「仙闕」,這裡指神仙所住之處。讀來意境縹緲,給人以仙山瓊閣的聯想。「閬苑瀛洲」中的「閬苑」,即傳說中的神仙住處。「瀛洲」,指傳說中的仙島。兩額雖不相同,卻都在烘托超然物外的仙境氣氛。西門為假門,只存形式,以求和東門相稱。東門則是登樓的唯一通道。門寬3.14米,拱高1.75米。而實際使用仍顯過大,於是在券內另砌小券,門洞寬僅1.86米。踏門而人,門內為一方室,東設踏跺,升四級至梯台,南壁有一小窗,以供通風采光之用。遊人可借光北轉,信步攀37級而到達平台。平台面積不大,卻可駐足小憩。遊人到此多有停留休息。然後再升15級到達台面。檯面上修一敞軒,以防雨水侵入梯台。其建築年代為清乾隆年間,位置恰在樓東之中軸線上,由於東門為主要大道,增其建築以為標誌。敞軒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卷棚頂,輕巧明快。在敞軒樓梯口處掛有當代著名書法名家啟功先生所題寫的「共登青雲梯」木刻匾額,字體清秀,筆力遒勁。台面墁磚,繞以女兒牆,東西兩側設有排水道。站在牆邊,舉目四眺:遙瞻東南,岱嶽峰巒,若隱若現;放眼南望,岸堤垂柳,菡萏滿湖;縱目北矚,綠樹掩映,瓦舍叢簇;仰視城外,阡陌縱橫,柳暗花明;回首俯視,東昌湖水宛若錦帶,環抱古城,湖城一色,饒有佳趣。登上樓基,便可見四層主樓築於高台之上,且全為木質結構。方形樓體外繞以圍廊,高約24米。共有金柱192根,斗拱200朵。第一層樓的地面比台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條石,面闊進深皆為5間,用內外雙槽柱,外加圍廊,結構清爽明了。牆表面飾紅堊,內側無粉飾,呈露清水磚牆面。樓四面明間均設板門兩扇,古樸典雅。碑廊是由7通立碑、15塊壁碑形成的。除了兩塊壁碑嵌在一樓內壁外,其餘20塊都在一樓檐下或是外壁上。觀其內容,或為修葺勒石,或為詩文,有着極高的歷史、文學和藝術價值。其中,乾隆詩碑是其中的精品。乾隆詩碑一共有兩塊,一通立在東門外北,刻有乾隆於庚子年(1780年)、甲辰年(1784年)、庚戌年(1790年),三次御製詩章共七首。另一塊為壁碑,嵌在南門外東壁上,刻有乾隆丙申(1776年),御製詩作二首。此外,還包括一些重修光岳樓的碑文,是研究光岳樓建築的重要史料。《重修東昌府並光岳樓記》碑立於南門外,為清順治五年(1649年),清代開國狀元,康熙之師傅以漸書丹。此外,還有由聊城進士、戶部主事梁璽撰寫的明成化二十二年(1488年)的《重修東昌樓記》碑;由聊城進士、禮部右侍郎許成名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撰寫的《重修光岳樓記》;由時任湖北安襄荊鄖道員、海源閣創建人楊以增撰寫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重修光岳樓記》碑分別立於東門以及四門外。在一樓的東門額上,還懸有一木質的「泰岱東來作翠屏」橫匾,白地黑字,為清代山東學使施閏章題寫。
一樓門內北面,在明間檐柱與金柱穿插枋上設着魯班神龕。龕內有魯班神像。之所以供奉魯班,一是因為魯班是木匠的祖師,光岳樓主樓為木質結構,意為建造技術高超堪稱魯班神工。魯班龕上,懸掛着「巧奪天工」的木質匾額,白底黑字,為清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之弟溥傑所題。在魯班神龕左右金柱上,還木刻有原聊城縣長孫桐峰撰文,蔣維崧先生重書的楹聯一副:「泰山東峙,黃河西臨,岳色濤聲,憑欄把酒無限好;層台射書,微鄉明志,人傑地靈,登樓懷古有餘馨」。
二層樓內有文昌閣,很值得遊人駐足。文昌閣是由板壁圍成的一個長方形室,其中又分為大、小間,周圍金柱。方室南向中間辟門,左右開圓窗。仰視之上為空井,可見四層梁架。此室過去為供「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閣。清代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次東巡,九次過東昌府,五次登光岳樓,並多次住在文昌閣內,曾先後為光岳樓賦詩十三首。因此,文昌閣也叫「乾隆行宮」。現在閣內塑有乾隆像,以示紀念。在文昌閣門額上,懸有中國近代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光岳樓」匾額。白底黑字,長1.2米,寬0.5米。在文昌閣門兩側,還有中國著名史學家、書法家豐子愷題寫的藏頭楹聯一副:「光前垂後勞動人民智慧無極;岳峻樓高偉大祖國文物永昌」。「文明景運」匾額懸於文昌閣外北壁上,木質,長重1.5米,高0.6米,白底黑字,為清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撰修朱學篤所題。
在二樓的四個檐下,還分別懸掛四方木質長3米,高1.4米的匾額。南面檐下懸有「神光鍾瑛」匾,為清康熙皇帝所題,邊緣裝飾有龍紋、玉璽、藍底金字。北檐下懸有中國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先生為紀念光岳樓落成600周年於1974年題寫的「光岳樓」匾,白底黑字,氣勢磅礴。東面檐下懸「太平樓閣」匾,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字壓天下」的聊城籍狀元鄧鍾岳所題。在西檐下,懸有「就日瞻雲」匾。其匾白底黑字,為清代史學家解嵐題。
由二樓西側梯道升16級台階便到達第三層樓面。第三層系暗層,實際它是光岳樓的結構層,橫木穿插,梁枋扣合,縱橫交錯,似龍游蛇行,將自下而上的金柱與檐柱構成一個整體,使之更加牢固和穩定,故三樓也是樓身的主要框架。該層面闊五間。金柱與檐柱之間上端是梁架,與二層貫通,故暗層實僅三間。「不心間」即樓之正中,是空井,四周置欄杆。柱頂設有顯著卷剎。此例均與宋《營造法式》相符。外檐更是拱斗相連,樑柱相交,枋木相穿,結構緊湊而疏密得體。由三層東次間向南登13級台階就到了光岳樓第四層樓。第四層是樓的最高層,面闊進深皆為三間,平面呈正方形。明間有6扇窗,可以憑窗遠眺。明間中間,綴以毛管式欄杆,扶欄通過井口,可一望井底。次間裝冰紋圓窗,構設恰當,運用自然。屋頂為十字頂,頂下正中懸垂蓮柱,以八道斜脊分別置於三架梁及抹角梁之上。登上最高層,扶着四面對窗遠眺,魯西北平原無垠,景色壯觀;近觀,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讓人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樓脊為歇山十字脊,脊頂正中裝一座高3米、直徑1.5米的透花鐵葫蘆。四個小獅子蹲在十字脊上,那四個大吻就像四條龍,遠遠看去,給人以飛動之感。光岳樓主樓全系木質結構,但能歷經600多年風雨而完好地保存下來,不僅有着很高的科學價值,而且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演變
東昌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區內東昌湖中間,北宋時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城牆始建於宋熙寧三年(1070),初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東昌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改築為磚城。城牆周長4千米,高11.7米,頂寬6.7米,基厚11.7米。內牆用三合土夯築,外牆用磚石砌壘。城設4門,上築門樓,外設瓮城。南、東、西瓮城為扭頭門,南門東向似鳳頭,東、西門南向似鳳翅,北門北向似鳳尾,故名「鳳凰城」。四城門樓皆重檐歇山,四角飛翹,東曰「春熙」,西曰「清遠」,南曰「正德」,北曰「宣武」。明萬曆七年(1579),城牆上又建垛口2700餘個、敵樓27座;4城門樓更名,東曰「寅賓」,西曰「納日」,南曰「南熏」,北曰「鎖鑰」。各個城門均有水門、吊橋。城東北角、西北角原有「望岳」「綠雲」2樓。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大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鄰之勢,又有「能陷不失的鳳凰城」之說。
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20世紀50年代,當聊城制定第一個城市建設規劃時,就確定了「保護古城、開闢新區」的原則,並出台了相關保護政策,即:在不破壞古城原有格局特色的前提下,古城區內所有建築高度不應超過三層;不允許亂搭亂建。當時的規劃將東昌古城第一次劃入了以旅遊觀光、文化娛樂和居住為主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歷史的淵源給東昌古城留下了繁多的文化藝術和生活氣息。民間剪紙、東昌葫蘆、木版年畫等民間藝術,還有古城的狀元街、考院街、十縣胡同、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等傳統風貌街……提起這些文化見證,古城老居民津津樂道。
據說,古城區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時期,大部分政府職能部門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直到現在,老人們還可以很容易地指出哪裡是道署衙門,哪裡是文廟,哪裡是驛所。而在老城的南半部,居住的都是當年的大戶人家,一些街道也就因附近的寺廟和人家得名。
東昌府在明、清時期曾為古運河沿線九大商埠之一,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明清兩代東昌府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而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而乾隆皇帝御筆題名的天下第一樓——光岳樓,是康乾盛世康熙帝四次駕臨、乾隆帝九次駐蹕的地方。
如今的東昌古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城市格局——4條經緯分明的古老街道向四處延伸,通過長長的拱橋與湖對岸連接。從第一次古城規划算起,五十多年來,東昌古城特色格局基本沒有改變,這在各地古城保護行列中稱得上是一個「奇蹟」。在齊魯大地有一座被譽為「東方威尼斯」、「中國江北水城」的鳳凰古城,方方正正、狀如棋盤,在環城湖的環繞下,悠然而寧靜地漂浮在千頃碧波之上……
滄海桑田,千百年來,隨着時代的變遷早已是換了人間,而臥榻於黃河下游的聊城依然保留着它原有的古樸。這座被世人譽為東方威尼斯的中國江北水城,以它獨有的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優勢吸引着天下遊人。
參考來源
- ↑ 東昌古城:山東聊城東昌湖裡的那座老城,你在那裡還好麼 搜狐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