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困學紀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困學紀聞

 

 

 

困學紀聞》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所撰札記考證性質的學術專著,內容涉及到傳統學術的各個方面,其中以論述經學為重點。

內容簡介

全書共20卷,其中包括說經八卷,內包括《易》、《書》、《詩》《周禮》、《儀禮》、《春秋》、《公羊》、《孝經》、《孟子》,小學、經總等;天道、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雜識一卷。作者一生博洽多聞,有宋一代諸儒罕與其倫比,學術淵源雖亦出自朱熹,但對朱子之舛誤卻敢於辨證,並不為師門所諱,堅持門戶之見。如《論語注》「不舍晝夜」「舍」字之音;《孟子注》「曹交曹君之弟」及謂《大戴禮》為鄭康成注之類,皆考辨是非,不阿附朱子觀點。

《四庫全書總目》稱讚曰:「蓋學問既深,意氣自平。能知漢唐諸儒本本原原。具有根柢。未可妄詆以空言。又能知洛,閩諸儒亦非全無心得,未可概視為鄙陋。故能兼收並取,絕無黨同伐異之私。所考率切實可據,良有由也。」翁元圻注此書序稱:「《紀聞》一書,蓋晚年所著也。先生博極群書,入元後寓居甬上,足跡不下樓者凡三十年,益沈潛先儒之說而貫通之。於漢唐則取其核,於兩宋則取其純,不主一說,不名一家,而實集謠儒之大成。」書行以後,後世儒者均深以為重。入清,閻若璩、全祖望、程瑤田、何焯、錢大昕、屠繼緒、萬希槐七人為其作箋注,世稱「七箋本」,後翁元圻更為作詳註,稱《翁注困學紀聞》。偉本甚多,主要有明弘治刊本,清乾隆間祁門馬氏刊閻箋本,桐鄉汪氏刊何箋本,金氏刊七箋本及《四部備要》本等。

《困學紀聞》一書博涉經史子集,展示了其精湛的考據學功力,確立了該書在我國古文獻學史上的卓越地位,與《容齋隨筆》、《夢溪筆談》並稱「宋代考據筆記三大家」。

作者王應麟一生著述宏富,除《困學紀聞》外,還有《漢藝文志考證》《漢制考》《玉海》《集解周書王會篇》《詞學指南》等二十餘種著作,約六百多卷。

作者介紹

王應麟(1223年-1296年),字伯厚,號深寧,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經史學者以及文字學家。其父王撝是樓昉學生,曾任溫州知州。

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七月十九日王應麟出生於鄞縣,從小受其培養教育,淳祐元年(1241年)進士,21歲在衢州任主薄,受到程朱學派王野、真德秀等人影響,任官同時勤於讀經史,寶祐四年考上博學宏詞科,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時蒙古入侵,內有權臣丁大全、賈似道等主政,他曾上書論邊防和批判當時政治。宋亡後(1276年)他在家鄉隱居講述經史二十年。宋亡後不出。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六月十二日卒。

其著作學甚多且學術價值甚高,到清朝時才開始較為人所重視,其中《玉海》為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為其準備博學宏詞考試時所整理的。《困學紀聞》是筆記類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經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漢制考》為歷史著作。《通鑑地理通釋》是歷史地理學的著作。《小學紺珠》則是關於文字學的著作。另有人說其亦為《三字經》《百家姓》之作者,但並無足夠之證據可供考證。

書籍版本

《困學紀聞》在元代嘗有刻本,現知有牟應龍至治二年(1322年)序本、袁桷泰定二年(1325年)序本,以及傅增湘所藏無序跋元刻本。明代亦有刊刻,如正統間刊本、萬曆三十一年刊本等。到了清代,由於樸學中興,諸儒紛紛箋注,多有刊印,流布甚廣。其中影響較大者有:閻若璩箋本;何焯增補閻注並加評語,世稱二箋本;乾隆七年全祖望對閻、何二氏注評,重加考訂箋釋,世稱三箋本。

嘉慶十二年萬希槐既鈔撮三箋本,復輯入錢大昕手評校本內容,並援經傳著明其義,編為《集證》。因該書包括閻若璩、何焯、全祖望、錢大昕四家及三箋本原採錄的程瑤田、屠繼緒二家,加上萬希槐,共有七家箋釋,故世稱七箋本。道光五年翁元圻采輯以上諸家之說,復為詳析按斷,成為注釋《困學紀聞》諸書中較為詳備的本子。

後世影響

《困學紀聞》採用筆記形式,分類編排,對文獻典籍、學術淵源、文化現象,進行疏理、考證、鑑定與評介。凡說經八卷,天文、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雜識一卷,共二十卷。由此可見內容廣博,「九經旨趣,歷代史傳之事要,制度名物之原委,以至宗工巨儒之詩文議論」(牟應龍序),凡屬後學所當知當學的方方面面,均有所發明,有所創見,其文辭簡約而道理融通,探奧窮源而真知洞見,成為學子視為珍寶的案頭書。歷代治學者,對《困學紀聞》極為重視,特別是清末民初以來從事古籍整理的專家學者,每每利用該書的原始資料與考據成果。當然,對於今人研究傳統文化,也是一本當知當讀的書[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