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Z理論》,全名《Z理論:應付日本經濟挑戰的立論基礎》。探討企業管理組織理論的開創性著作。威·大內著。1981年在美國出版。中譯本香港長河出版社1982年出版,黃明堅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第1版有8章及1個前言、1個結論,中譯本約17萬字。共分兩篇:第1篇「向日本學習」,以日本成功的企業管理為背景,闡述Z型組織的哲學思想,包括前言和1—4章。前言闡述學習先進企管思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1、2章敘述日本企業的工作特點和工作狀況,3、4章比較日美企業不同的組織方式,從而導出Z型組織的哲學思想。第2篇「把Z理論付諸行動」,闡述把美國企業改造成Z型組織的具體方法,包括5—8章和1個結論,5、6、7章詳述改造的具體步驟和哲學藍圖,並作出個案分析。8章和結論綜述Z型組織的企業文化。
作者選擇「討論日本管理和美國生產力的一些基本問題」,試圖為美國提供應付日本經濟挑戰的立論基礎。核心思想是:企業的管理必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企業內部應該具有共同的意識和責任,各方要造就出親密、合作和信任的氣氛。Z型組織就是這樣一種新型組織,它有如下具體特點:1.終身僱傭;2.緩慢的考核與升遷;3.非專業化的事業歷程;4.含蓄的控制方法,集體決策;5.集體責任;6.整體關係。美國企業要轉變成Z型企業,一般有13個步驟:1.了解Z型組織與你的角色;2.審察公司的哲學;3.訂出理想的公司哲學並讓領導人參與其事;4.建立妥當的組織結構和工作誘因以便實施公司哲學;5.培養人際關係的技巧;6.測驗你自己和整個體系;7. 讓工會加入;8.穩定僱傭;9. 訂出一個緩慢考核與升遷的制度;10.擴大事業的發展歷程;11.準備在第一線執行;12.找出實施參與方式的事件;13.培養整體關係。任何一個成熟的組織或企業,都具有自己經營的哲學,而且靠組織的文化來使之得以實施。Z型組織的哲學一般是圍繞「公司和職工如何才能發揮他們的生命能力,為經濟、社會和國家提供最佳貢獻」而設立的。其文化基礎則是重視人的價值和人與人的關係,它培養「坦誠相見」、「信任、友誼、合作」。
Z理論是沿用X、Y理論而提出來的,但它突破了以前企業管理研究奠基於人性的基本假設之上的局限性,將觸角伸到組織與環境,組織與文化,組織與社會這樣更深的層次,探索其深刻內在的聯繫,建立了一個較完整的體系。《Z理論》一書以新穎的思路、嚴密的邏輯、詳盡的實證資料震動了東西方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管理層和經濟理論研究者,為人們開拓了思想和眼界。
作者介紹
威·大內(William Ouchi),日裔美國人。美國斯坦福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芝加哥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管理學教授。1973年開始專門研究日本企業管理,在調查比較日美兩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Z理論。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