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犀牛

增加 1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犀牛 ''' (学名:Rhinocerotidae)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目前分布于 [[ 非洲 ]] [[ 东南亚 ]] ,是现存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现存体型仅次于 [[ 大象 ]] 的陆地动物。所有的现存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3米,肩高1.1~2.05米,体重700~3000公斤,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9月22日是“ [[ 世界犀牛日 ]] ”(World Rhino Day)。2010年,“世界犀牛日”由南非世界自然基金会创办(WWF-South Africa),现已为全世界广泛接受。该活动旨在关注全球稀有动物。
==物种学史==
在渐新世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和高大,体长约8米,身高5米。不过虽然巨犀和犀牛同属奇蹄目,但并不属于犀牛科。
在渐新世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和高大,体长约8米,身高5米。不过虽然巨犀和犀牛同属奇蹄目,但并不属于犀牛科。 中新世的后期,出现了 [[ 独角犀牛 ]] 的祖先。独角犀牛仅存 [[ 爪哇犀牛 ]] [[ 印度犀牛 ]] ,均分布在 [[ 亚洲 ]] 。在中新世以后出现的犀牛体型与现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 上新世后期(约300万年前),双角犀牛出现。双角犀牛有 [[ 苏门达腊 ]] 犀、 [[ 白犀 ]] 牛和 [[ 黑犀 ]] 牛。第四纪时期人类已经出现,早期的犀牛以板齿犀、披毛犀为代表。板齿犀个体巨大,5米长,身披厚甲,在额部生有大角,约2米长,牙齿的齿冠高,呈方柱状,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时期在中国 [[ 华北 ]] 的及 [[ 欧洲 ]] 等地曾有 [[ 板齿犀 ]] 生活; [[ 披毛犀 ]] [[ 猛犸象 ]] 外形相似,巨大的身体及长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御寒冷,长鼻上有一对巨角,前面一支最长可达1米,生活在寒冷地带。这两种犀类先后在不同的时期都已经灭绝了。 
在犀类的后代中,现仅残存有犀牛科的4属5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分布在亚洲的犀牛已经濒临绝种。主要是因为犀牛角作为药材,其实犀牛角跟指甲是一样的构造,随数量减少也不容易买到真正的犀牛角,市场还得以购买是因为商贩懂得以牛角替代来获利,甚至用相似成分的猫狗爪磨成假货变换充数。
犀牛一头成年雄犀牛占有大约10平方公里的领地,它经常在领地内巡逻,以防外来者侵扰。但这些雄犀牛通常允许雌犀牛和小犀牛穿过自己的领地。这些犀牛不得不穿过好几块被犀牛割据的领地,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水觅食。犀牛的许多粪便,排在它的领土周围,有些边界的粪堆大约有4.5米宽,尤其是在旱季末,犀牛的粪便积的更多。
打滚对犀牛来说非常重要。犀牛在水洼里打滚里是一种不让蚊虫叮咬的有效办法。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凉爽。犀牛反应迟钝,视觉很差,但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 [[ 子]] 老[[ ]] 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 [[ 红嘴牛椋鸟 ]] 经常伴随着这些庞然大物,是可以与犀牛共生的一种鸟类。红嘴牛椋鸟会停留在犀牛身上,啄食犀牛皮肤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同时,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察觉异常时,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
==生长繁殖==
在繁殖季节,一对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个月。每产1仔。孕期约515-18 ~18 个月。幼犀出生后约半个小时才能站立,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哺乳。一直跟随母犀在一起到下一只幼犀出生。母犀每隔数年产一仔,寿命可达40至50年。
母犀牛每4到5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犀牛孕期将近两年,小犀牛要跟随妈妈生活3年才能独立生活,而且犀牛每次只能生一胎。因此,犀牛是每4-5 ~5 年才能繁殖一次。
==种群现状==
 
全世界有28000多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现存的5种犀牛中,有3种处于几近灭绝的边缘,其余2种也处在受威胁状态。
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全世界仅存犀牛两万余头,在中国本土已无野生个体。在过去40年里,犀牛的种群数量整体下降了95%,其三个极危的亚种已被列入 [[ 华盛顿公约 ]] (CITES)附录一的濒危物种。
==种群分类==
白犀牛:白犀属,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之一,长有两个角。白犀牛有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两个亚种,分别栖息于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去世。目前仍确认存活的北部白犀牛仅剩Fatu和Najin两头雌性犀牛,生活在 [[ 肯尼亚 ]] [[ 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 ]] (Ol Pejeta Conservancy)。至此,北部白犀牛可能野外已灭绝。南部白犀牛目前野外种群数量约有17,212-18,915头,是数量最多的犀牛,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IUCN 3.1: Near Threatened)。
[[ 苏门答腊犀牛 ]] :是双角犀属的唯一一种,也是现存最小的犀牛,长有两个角。苏门答腊犀牛现存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和婆罗洲。苏门答腊犀牛分东苏门答腊犀牛、西苏门答腊犀牛和北苏门答腊犀牛三个亚种。目前野外仅存六个种群,截止2019年,野外总数量少于80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IUCN 3.1: Critically Endangered)。
[[ 黑犀牛 ]] :是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体型较白犀小很多,但颜色事实上也接近于灰白色,拥有两个角,现在栖息于非洲。黑犀牛分东部黑犀牛、西部黑犀牛、中南部黑犀牛和西南部黑犀牛四个亚种。目前野外中区数量约有5,366-5,627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IUCN 3.1: Critically Endangered)。
[[ 爪哇犀牛 ]] :独角犀属,又称小独角犀,于 [[ 印度犀牛 ]] 是近亲。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残存一个种群,几乎灭绝。爪哇犀牛分越南爪哇犀牛、印度爪哇犀牛和印尼爪哇犀牛三个亚种。现在越南亚种和印度亚种已灭绝。印尼亚种残存于爪哇岛上的种群仅剩58-65头个体,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IUCN 3.1: Critically Endangered)。
[[ 印度犀牛 ]] :独角犀属,又称大独角犀,主要分布于印度和 [[ 尼泊尔 ]] 。印度犀牛的种群曾在1900年处于灭绝边缘,仅剩不到200头个体,后在有效的保护和努力下,种群数量恢复至约3,588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IUCN 3.1: Vulnerable)。
==保护级别==
1993年5月2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 [[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 ]] 》,规定犀牛是国际上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被列为我国已签署了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物种。中国境内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22年因人类猎杀灭绝),但中国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 》和《 [[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 》的有关规定,禁止任何犀牛角、犀牛制品交易,并取消犀牛角的药用标准。
==参考文献==
769,5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