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北梆子

增加 9,539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河北梆子 | 圖像 = File:河北梆子1.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text&q=%E6%B2%B3…”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河北梆子
| 圖像 = [[ File:河北梆子1.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text&q=%E6%B2%B3%E5%8C%97%E6%A2%86%E5%AD%90&correct=%E6%B2%B3%E5%8C%97%E6%A2%86%E5%AD%90&ancestor=list&cmsid=e354d7f2d90463d181f326cf68fb4cc0&cmran=0&cmras=0&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49#id=115e752932d3e6234fb4686b84c1020d&prevsn=0&currsn=130&ps=145&pc=59 原图链接]
[http://img06.taobaocdn.com/bao/uploaded/i3/T1uaFtXiRgXXc_c8nb_095048.jpg/ 图片来自]]]
| 圖像說明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现任中央电视台CCTV-7农业节目电视编导
| 知名作品 = 《爱的延续》 </br> 《生命的轮回》 </br> 《缺失的乐章》</br> 《守望未来》
}}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ref>[h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E5%88%98%E8%8A%B1&action=edit/ 河北梆子名家演唱会] ;</ref>

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chuiyue.com/eg/24962/ 河北梆子全剧大全系列]戏曲大全,发布时间;2013/8/24 13:51:53</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河北梆子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河北省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22]]

==历史渊源==

'''起源'''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陕梆子流入河北的历史较久,在清代有关记载中,有的称秦腔、有的称乱弹、有的称西部,有时也叫弋阳梆子。其具体流入时间,据刘献廷之《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刘生于清顺治五年,逝于康熙三十四年(1648--1695年),所记是十七世纪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见闻,证实此时京畿地区已有"秦声"或谓"乱弹"(即梆子腔)在流行。

至乾隆时,秦腔愈益盛行,对昆曲已形成压倒之势,如乾隆九年(1744年)的《梦中缘传奇》序载:"长安(北京)之梨园……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此后,"至嘉庆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都门纪略》词场序)以上所列,说明至迟康熙中叶京畿地区已有了秦腔,延至乾嘉一直有演出活动。

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赏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创造。特别是后继人才和从业群体的当地化,在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这更是导致山陕梆子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到了道光年间,长期活动在河北的山陕梆子逐步发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了。至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河北就有了直隶梆子科班。

延至道光末年,在京南雄县马务头和定兴相继又涌现出三庆和、祥泰等直隶梆子科班。学生多系当地穷苦农民子弟。教师中既有梆子艺人,也有高腔、梆子兼能的艺人。此班出科的艺徒,主要活动于定兴、徐水、容城、高阳、霸县一带。道光年间的科班,当属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也是河北梆子诞生的重要标志。

'''发展'''

河北梆子具有了有别于山陕梆子的独特面貌之后,发展甚为迅速,[[延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之交,省内已出现许多班社]]。随着班社的大量产生和大批优秀演员的涌现,河北梆子遂于清同、光之交开始呈现繁荣昌盛景象,这也是它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展高潮。河北梆子的蓬勃兴起,同彼时在北京称雄的皮簧(即京剧)形成争妍斗盛、分庭抗礼的局面。河北梆子科班和戏班,几遍布河北各地。班社的大量产生,使河北梆子在农村成为无可抗衡的剧种。

'''衰落'''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首先始于北平、天津、上海等大都市,而后波及到中、小城市。在农村衰落的速度较慢。[[到四十年代末,已衰败不堪,几濒临灭绝]]。

1931年日本侵华后,活动在东北各地的河北梆子艺人,大批逃回关内。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也纷纷解体。造诣较深、条件较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入城市改习京剧或评剧。

北京已不存在河北梆子班社,'''只天桥的游艺场还有零散艺人演出帽戏'''。天津也仅零星艺人的个别演唱。京、津两市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被迫改行。在农村,大批班社也纷纷解散,有的艺人甚至靠乞讨卖唱为生。

在日伪统治时期,北平已没有一个有组织的河北梆子班社,只天桥的红楼戏园和小小戏园有一出河北梆子帽儿戏。其河北梆子艺人的演出所得,极其微薄。

天津本是河北梆子班社和艺人最集中的地方,观众基础深厚。然而在敌伪统治时期,河北梆子竟落到无一班社的地步,只是鸟市、三角地、西广开等处的茶园,间或有零散的河北梆子艺人"打子儿"(计时收费演出)。

在农村,河北梆子的衰落速度较城市缓慢些。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除了庙会或春节偶有业余的河北梆子演出外,平时则极少有演出活动,专业班社已不复存在。农村的河北梆子艺人,也像城市艺人一样,有的改唱其他剧种,有的落地为农,更有的以沿村卖唱乞讨为生。

'''复苏'''

正当河北梆子剧种濒临灭绝境地时,八路军冀中军区于1946年成立了梆簧合演的培新剧社,冀中第八分区也建立了河北梆子剧团。这两个戏曲团体的建立,使奄奄一息的河北梆子剧种得到了拯救,也为河北梆子的复兴积蓄了力量。此外,在解放区农村,许多流散的艺人,在民主政权的照顾下,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农民业余剧团纷纷成立,许多艺人参加了业余剧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开始了全面复苏]]。在保定,原冀中军区培新剧社改建为河北省实验剧院(京、评、梆合演),此后不久又改建为国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也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据统计,仅专区级的演出团体即有:保定、沧州、天津、衡水、石家庄等专区河北梆子剧团;县级的则有:定县、蠡县、满城、雄县、任丘、河间、饶阳、迁西、怀来、兴隆、丰宁等县的河北梆子剧团。

此外,[[1955年又建立了河北省戏曲学校,以保障河北梆子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河北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以培养河北梆子人才为主的戏曲教育机构。该校的第一、二届毕业生,后来大多成为各地河北梆子演出团的骨干。

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河北梆子剧种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至六十年代初,已蔚成河北梆子全面复兴的局面。许多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到河北梆子队伍中来,同艺人合作,进行艺术改革、创作,这也是河北梆子得以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状'''

'''就业面窄,生源少招生困难'''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在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不断冲击下,河北梆子的生存再度出现危机,演出市场萎缩,人才流失严重,急需加以抢救、保护。

戏曲学校是培养河北梆子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河北梆子专业招生难、生源少,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艺术生学费高,培养周期长,孩子要从七八岁、十几岁开始练功,非常艰苦,综合素质要求也高。而且相对京剧来说,河北梆子毕业生就业面窄,所以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报考。

'''新人少,剧团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已经退出舞台,河北梆子剧院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演员青黄不接。主要演员已人到中年,而很多青年演员行当不全,演技还不够成熟,人才的匮乏成为事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后备人才的不足,从长远看,河北梆子很可能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艺术形式古老,演出市场萎缩'''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人文教育的途径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形式--看大戏;河北梆子艺术形式古老,唱腔难度大,不利于普及。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不了解戏曲,导致戏曲观众年龄老化。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专业剧团数量锐减,有些已经[[名存实亡]]。

==参考资料==
{{Reflist}}
33,7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