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遥祭屈原(李浩)

增加 4,281 位元組, 6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遥祭屈原'''<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遥祭屈原'''<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9851554/pexels-photo-2985155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遥祭屈原》'''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浩的散文。

==作品欣赏==

===遥祭屈原===

他在淡水河边遥祭屈原,他在[[汨罗江]]封屈原为高洁的烈士、不朽的诗魂,而秭归,他似乎更多地为自己而来,茱萸的孩子想把最美的[[茱萸]]插在这里,因为[[屈子]]魂归之处,就是诗人心之归处,如此最可一慰长达半个世纪的乡愁。从此,余光中手中最美的茱萸,将盛开在秭归的[[高山]]之巅。

余光中先生深情[[朗诵]]着《秭归祭屈原》,声音不大,但清晰有力。“秭归秭归,之子不归!”,被诗人反复吟诵,低沉浑厚充满力量的《招魂曲》和[[哀伤]]婉转满怀柔情的《我哥回》像背景音乐一样在我的想象中切入了诗人的朗诵,不一样的形式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屈子,[[魂兮归来]]!

如果稍多一些了解和关注,我就应该没有疑惑,我应该确信,脚步已经走到汨罗江的余光中先生,只是在等待一个到达秭归的机缘!诗人一生写诗近千首,在二十多首吟咏历代诗人的作品中,截止2010年单为屈原创作了七首诗歌。这是什么样的情感维系与诗性遥望呢?从1951年23岁写下《淡水河边吊屈原》,到2010年写下《秭归祭屈原》,60年间,7首诗歌,是一再的歌吟,是一再的回首。余光中为[[回头]]有岸而欣慰,所以,他一次次体验可以回头的甜蜜,这种体验更加深了他对屈原的同情和懂得。屈原回头有什么呢?是[[故国]]沦丧,故土日远,历史没有给他退路,也没有给他前进的路,他只能以结束肉体来结束痛苦的灵魂。相隔两千年的灵魂[[心意]]相通。

先生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而屈原在他所有作品中的狂呼,除了为[[楚国]]喊魂,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喊魂呢?《离骚》虽长,在长长的诉说中,全是舍不下的家国情怀;《乡愁》虽短,说的亦是分离之痛,相思之苦。余光中比屈原幸运,乡愁最终有个了断,而屈原只能如江水一去不回,埋骨异乡汨罗。“从汨罗江畔你披发投水,到秭归家门你赤体投胎,从国士吞恨到啼婴发声,把一生的悲愤倒收起来,来你的庙前行礼祭拜。”

时光倒转, 2010年6月16日,诗人余光中第一次在诗中将汨罗与秭归联系起来,将心路从台湾的西子湾、湖南的汨罗江延伸到湖北秭归,也将他对屈原的情感作了一次最充沛淋漓的表达。漂泊海外,与屈原流放沅湘,有着无尽的相同意味,那是另一种文化的流浪,家国的概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壮丽的大山大河,怎么能说放下就放下?无论隔着几千年,无论在海边还是江边,在彼岸还是此岸,乡愁的质地都一样。屈原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最终都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这样的余光中,当然会到秭归来。

余光中先生刚好出生在农历九月九日,仿佛命运冥冥中的安排。九月重阳,菊酒登高,他始终是異乡的客人,只能一遍遍吟唱:“给我一瓢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茱萸之子永远不忘海峡对岸登高的兄弟,海峡这边的兄弟,又怎么会忘记那个茱萸的孩子?从此,五月五日,我们召唤屈原归来,九月九日,我们也将手捧菊花美酒,遥祭海峡那岸的你。你把最美的茱萸插在了秭归,我们会用诗歌滋养她年年岁岁。

<ref>[https://www.pinshiwen.com/wenfu/sanwen/]</ref>

==作者简介==

李浩,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3,5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