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岑参

增加 4,223 位元組, 8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br><img src="https://img.mp.soh…”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br><img src="https://img.mp.sohu.com/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0419/a025c824f404474f922895c9fc26b26a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中间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末两句点明“送”字,传达出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 原文 ==

岑参〔唐代〕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 译文 ==

你没听说秦筝声音最苦,五色琴弦缠着十三琴柱。

曲调幽怨缓慢如泣如诉,一曲尚未弹完天已近午。

红亭池水树木不觉暑气,秦筝忽又弹起黄钟白纻。

清风飒飒云彩停留不动,客人醒过酒来泪下如雨。

你归秦地为你弹奏秦声,秦声悲哀啊,送你上路。

== 赏析 ==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萧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 简析 ==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中间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末两句点明“送”字,传达出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整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其中也寄寓着自己的身世之感。

== 岑参 ==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9ee11f1abac2.aspx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2,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