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0
次編輯
變更
槐香满院(张杰)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槐香满院'''<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槐香满院'''<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8690467/pexels-photo-2869046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槐香满院》'''是[[中国]]当代作家张杰的散文。
==作品欣赏==
===槐香满院===
老家原有两棵[[刺槐]],一棵在户外,一棵在庭院里。户外的那棵,前些年,村里搞美化工程,给挪到村边小河旁了。今年的清明节,在祭扫的路上,我还特意去看了看,它旺盛依然。
庭院里的刺槐已经有近四十岁的树龄了。当初,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父母翻新了旧宅,盖了新屋。算起来,这棵刺槐树和老家的屋同岁。想来这些年了,它们也应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莫逆之交吧。
岂止是刺槐和老屋交情深厚,一家人也都对刺槐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童年]]就是伴着槐香度过的。
刺槐之于童年,正如赋之于汉,骈之于六朝,诗词之于唐宋,小说之于明清。
小的时候,我还不会爬树。每到五一前后,如果水分肥力恰当,刺槐便会垂下串串槐花。大自然推出了自己最佳的导演,来指挥这一场饕餮盛宴。槐花上场了,它身着圆形的旗瓣,手持瓣柄,在顶端留了个缺;下身圆润轻盈,翼瓣斜插;头戴白色花冠。好一个翩翩年少槐仙子,一出场,便赢得了食客的捧采。
槐香更是弥漫了庭院。这种香,清丽而不[[寡淡]],馥郁而不艳冶,如同醇酒,令人上头。我猛吸一口,紧紧地闭上了嘴巴,生怕愧香泄了。这槐香侵浸了肺腑,香了躯身,醉了魂灵。我变得有些贪婪,又接连猛吸几口。父亲看到了我的醉容,笑了。
槐香,诱人;槐花,谗人。
“我们做粉蒸槐花吧。”我问父亲。父亲自幼对我和姐姐们宠溺有加,立马上了树。父亲并没有急着去摘槐花,而是先整理树身的刺。刺槐,刺槐,没有刺怎么能叫刺槐。刺有点长,大约有一厘米,扎人既痒又疼的。
槐花一串串从天空飘落,我仰着头,拿着一个簸箕接着,一串,一串……父亲在上头,我在下头。
做槐花饭,母亲是最拿手的。槐花摘梗,洗净,控水;拌上面粉,可以是白色的麦粉,可以是红色的高粱粉,也可以是黄色的玉米粉;上锅蒸十来分钟;一道粉蒸槐花便出锅了。有时候,母亲也偶尔用油煎。将槐花摘梗,洗净,拌上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糊状,用平底锅煎一下,等待两面金黄,便可盛盘了。槐花饼有点大,母亲就用刀切成小块。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水开以后,槐花的香气便藏不住了,偷偷地从锅里冒出来。我守在锅旁,一边眼巴巴地看着,一边咽着口水。
“槐花熟了吗?”我有些急不可耐。
“再等等,还不熟呢。”那时候没有表,母亲也能把火候掌握得妥妥地。
我用手抓起一块,赶紧放进嘴里。饼子很热,我张大嘴巴,不停地哈着气。
“小馋猫,小心烫着。”母亲嗔怪道。
年复一年,每年的五一前后,槐花的盛宴每年都在上演。
每一年,依然是父亲在上头;每一年,依然是我在下头;每一年,依然是母亲在灶头。我在父母的呵护中逐渐长大,父母在生活的操劳中逐渐老去。
“上树慢一点,莫急。”又是一年的槐花季,我爬上了树,父亲说。
“站稳了,先把身边的槐刺掰一下,仔细伤着。”父亲不停地叮嘱。
“不就是爬树摘个槐花嘛,搞得像打仗似的。上树窜房,可是我的拿手好
戏呢。”我心想,嘴里胡乱地应着。
爬上了槐树,我心里非常得意。摘下槐花就往下扔,槐花一串串从天空飘落,一串,一串……父亲仰着头,拿着一个簸箕接着。与以往不同,这次是父亲在下头,我在上头。
不经意间,我望下一瞥,噫!父亲的身体怎么突然变矮了,父亲的头发怎么突然花白了。
没有细想,我沉浸在了采摘槐花的兴奋中。
采摘槐花的场景,就这样重复了十年。
每一年,依然是我在上头;每一年,依然是父亲在下头;每一年,依然是母亲在灶头。父母在生活的操劳中更加得老去,我在父母的呵护中逐渐长大成人。
“今天有来收树的,我把家里的槐树卖了。”父亲淡淡地说。
“卖了,咱家里不就没有槐花吃了。”
“得卖了,你长大了。卖了槐树,好用钱给你置办衣柜和桌子。”父亲看得长远,他为
我的婚事做好了打算。
树,是收树人用锯锯断的;花,是在我的眼前碾成了尘埃。槐花饼,从此没有了;我的
童年,也回不去了。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守候在身边。
“你父亲走的时候,一直盯着衣柜和桌子看。”母亲说。
之后,我时常看向天空的西南,有人说,那是天堂的方向。四月份的一个夜晚,天空的
西南角挂着一轮瘦瘦的左弦月,月光有些清冷。一朵白云飘了过来,我盯着那朵白云有些出神,不一会儿,那朵白云便幻化成一个人的模样,瘦削的脸,瘦削的身形,穿着一身洗白的中山装,倚着一个白色的栏杆,显得很慈爱。我蓦然意识到,那一定是我的父亲。父亲在生前曾照过一张照片,就是这个样子。照片,是在[[杭州]]西湖边照的。你们看呐,我的父亲嘴角上扬,他在朝我微笑呢。父亲张开了嘴,似乎有话要和我说。我赶紧上前几步,把手伸向了父亲,说:“父亲,你……”话,我还没有说完,我的父亲便倏尔不见了。
夜阑天地相去远,清泪两行月分明。
父亲,天堂亦是槐香满院吗?
<ref>[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张杰,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0余年,牢记“立德树人”的理念,自觉把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多年担任高中语文学科组长,协调同事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center>''' 槐香满院'''<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8690467/pexels-photo-2869046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槐香满院》'''是[[中国]]当代作家张杰的散文。
==作品欣赏==
===槐香满院===
老家原有两棵[[刺槐]],一棵在户外,一棵在庭院里。户外的那棵,前些年,村里搞美化工程,给挪到村边小河旁了。今年的清明节,在祭扫的路上,我还特意去看了看,它旺盛依然。
庭院里的刺槐已经有近四十岁的树龄了。当初,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父母翻新了旧宅,盖了新屋。算起来,这棵刺槐树和老家的屋同岁。想来这些年了,它们也应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莫逆之交吧。
岂止是刺槐和老屋交情深厚,一家人也都对刺槐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童年]]就是伴着槐香度过的。
刺槐之于童年,正如赋之于汉,骈之于六朝,诗词之于唐宋,小说之于明清。
小的时候,我还不会爬树。每到五一前后,如果水分肥力恰当,刺槐便会垂下串串槐花。大自然推出了自己最佳的导演,来指挥这一场饕餮盛宴。槐花上场了,它身着圆形的旗瓣,手持瓣柄,在顶端留了个缺;下身圆润轻盈,翼瓣斜插;头戴白色花冠。好一个翩翩年少槐仙子,一出场,便赢得了食客的捧采。
槐香更是弥漫了庭院。这种香,清丽而不[[寡淡]],馥郁而不艳冶,如同醇酒,令人上头。我猛吸一口,紧紧地闭上了嘴巴,生怕愧香泄了。这槐香侵浸了肺腑,香了躯身,醉了魂灵。我变得有些贪婪,又接连猛吸几口。父亲看到了我的醉容,笑了。
槐香,诱人;槐花,谗人。
“我们做粉蒸槐花吧。”我问父亲。父亲自幼对我和姐姐们宠溺有加,立马上了树。父亲并没有急着去摘槐花,而是先整理树身的刺。刺槐,刺槐,没有刺怎么能叫刺槐。刺有点长,大约有一厘米,扎人既痒又疼的。
槐花一串串从天空飘落,我仰着头,拿着一个簸箕接着,一串,一串……父亲在上头,我在下头。
做槐花饭,母亲是最拿手的。槐花摘梗,洗净,控水;拌上面粉,可以是白色的麦粉,可以是红色的高粱粉,也可以是黄色的玉米粉;上锅蒸十来分钟;一道粉蒸槐花便出锅了。有时候,母亲也偶尔用油煎。将槐花摘梗,洗净,拌上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糊状,用平底锅煎一下,等待两面金黄,便可盛盘了。槐花饼有点大,母亲就用刀切成小块。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水开以后,槐花的香气便藏不住了,偷偷地从锅里冒出来。我守在锅旁,一边眼巴巴地看着,一边咽着口水。
“槐花熟了吗?”我有些急不可耐。
“再等等,还不熟呢。”那时候没有表,母亲也能把火候掌握得妥妥地。
我用手抓起一块,赶紧放进嘴里。饼子很热,我张大嘴巴,不停地哈着气。
“小馋猫,小心烫着。”母亲嗔怪道。
年复一年,每年的五一前后,槐花的盛宴每年都在上演。
每一年,依然是父亲在上头;每一年,依然是我在下头;每一年,依然是母亲在灶头。我在父母的呵护中逐渐长大,父母在生活的操劳中逐渐老去。
“上树慢一点,莫急。”又是一年的槐花季,我爬上了树,父亲说。
“站稳了,先把身边的槐刺掰一下,仔细伤着。”父亲不停地叮嘱。
“不就是爬树摘个槐花嘛,搞得像打仗似的。上树窜房,可是我的拿手好
戏呢。”我心想,嘴里胡乱地应着。
爬上了槐树,我心里非常得意。摘下槐花就往下扔,槐花一串串从天空飘落,一串,一串……父亲仰着头,拿着一个簸箕接着。与以往不同,这次是父亲在下头,我在上头。
不经意间,我望下一瞥,噫!父亲的身体怎么突然变矮了,父亲的头发怎么突然花白了。
没有细想,我沉浸在了采摘槐花的兴奋中。
采摘槐花的场景,就这样重复了十年。
每一年,依然是我在上头;每一年,依然是父亲在下头;每一年,依然是母亲在灶头。父母在生活的操劳中更加得老去,我在父母的呵护中逐渐长大成人。
“今天有来收树的,我把家里的槐树卖了。”父亲淡淡地说。
“卖了,咱家里不就没有槐花吃了。”
“得卖了,你长大了。卖了槐树,好用钱给你置办衣柜和桌子。”父亲看得长远,他为
我的婚事做好了打算。
树,是收树人用锯锯断的;花,是在我的眼前碾成了尘埃。槐花饼,从此没有了;我的
童年,也回不去了。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守候在身边。
“你父亲走的时候,一直盯着衣柜和桌子看。”母亲说。
之后,我时常看向天空的西南,有人说,那是天堂的方向。四月份的一个夜晚,天空的
西南角挂着一轮瘦瘦的左弦月,月光有些清冷。一朵白云飘了过来,我盯着那朵白云有些出神,不一会儿,那朵白云便幻化成一个人的模样,瘦削的脸,瘦削的身形,穿着一身洗白的中山装,倚着一个白色的栏杆,显得很慈爱。我蓦然意识到,那一定是我的父亲。父亲在生前曾照过一张照片,就是这个样子。照片,是在[[杭州]]西湖边照的。你们看呐,我的父亲嘴角上扬,他在朝我微笑呢。父亲张开了嘴,似乎有话要和我说。我赶紧上前几步,把手伸向了父亲,说:“父亲,你……”话,我还没有说完,我的父亲便倏尔不见了。
夜阑天地相去远,清泪两行月分明。
父亲,天堂亦是槐香满院吗?
<ref>[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张杰,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0余年,牢记“立德树人”的理念,自觉把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多年担任高中语文学科组长,协调同事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