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855
次編輯
變更
高级教育
,创建页面,内容为“ '''高级教育'''(Higher Education),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级教育'''(Higher Education),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包括以高层次的学习与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其主要任务和活动的各类教育机构。
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4年7月19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
==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对“高等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1962年在非洲召开的由44个国家参加的高等教育会议认为,“高等教育是指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独立学院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其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一般入学年龄为18岁,学完课程后授予学位、文凭<ref>[http://www.docin.com/p-614180692.html 国际文凭组织(IBO)简介 ],豆丁网,2013-03-14</ref>或证书,作为完成高等学业的证明”。
2011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指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在专业化的教育学科领域提供学习活动。它以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学习为目标。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教育,但由于它还包括了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因此比学术教育更广泛。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大学、专门学院等。”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要素==
===竞争力===
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同时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其众多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处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了高等教育竞争力。
===投入===
高等教育投入包括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其中,硬件投入指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它们是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维持运转的必要条件;软件投入指教育政策、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等,它们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环境的反映。
===发展水平===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运转的产出,它可以从这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国际化<ref>[https://it.sohu.com/a/603548493_121292768 本地化、全球化、国际化:有什么区别?],搜狐,2022-11-07 </ref>程度来反映。高等教育除了自身的产出,还通过培养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等活动,对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产生作用和贡献。高等教育的贡献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发展历史==
===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逐渐呈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特征。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华民族,尤其对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然而,“富国强兵”的宏愿使一部分思想先驱们放弃了单纯“排外”、“拒外”的民族情结,经过反思与选择,纷纷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教育,并先后提出过诸多发展和改良中国教育的积极主张,并使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蹒跚前行。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派举办高等教育,到维新派主张的高等教育,其本质都反映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1901年,袁世凯起草了《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为当时中国正在兴起的现代大学树立了生动的标准,清政府要求各省参照山东章程设立学堂,此后,浙江、江苏、山西、四川、河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纷纷上奏仿山东章程创办学堂事宜。
===壬子癸丑学制===
辛亥革命后出台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旧的教育制度和宗旨进行了一些改革,提出了高等教育设置的新规定,形成了中国资产阶级学校体制的发展基础。而在这之后的另一次教育改革,则开始于1922年,当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明显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趋势,都对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上当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美国对华政策指向等因素的影响。
===苏联模式===
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开始调整,并学习苏联、开始在高校设置专业,这是中国高校体系转型的重要表现。客观地说,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全面移植苏联教育模式,有着复杂的政治历史背景。高校移植苏联模式,只是社会各领域全面学习苏联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现改革、开放,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学习他国经验的条件。1978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又开始主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并自觉接合本国的实际,以努力探求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最终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高等教育强国进入新时代必须要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它也是当前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学历层次==
===高等教育学历层次===
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包括以下形式: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学历代码===
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博士研究生证书代码(01)、硕士研究生证书代码(02)、第二学士学位学历证书代码(04)、本科学历代码(05)、专科学历代码(06)。
===证书编号===
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教育阶段)、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历证书,前五位数字为各个大学的名称代码,第六位(1)代表就是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形式。
另注证书编号中第六位办学类型其他代码:1:普通高等教育(统招);5:成人高等教育;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7:网络教育为;8: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