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范仲淹

增加 18,035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_Prime_Minister | name = 范仲淹 | image = Fan Zhongyan.jpg | order = 參知政事 | term_start = 1043年 | term_end =1045年 | monarch = [[宋仁宗]…”
{{Infobox_Prime_Minister
| name = 范仲淹
| image = Fan Zhongyan.jpg
| order = [[參知政事]]
| term_start = 1043年
| term_end =1045年
| monarch = [[宋仁宗]]
| birth_date = 989年10月1日
| birth_place = [[北宋]][[苏州|蘇州]][[吴县|吳縣]]
| death_date = 1052年6月19日
| death_place = [[北宋]][[徐州]]
| occupation = 北宋政治家、教育家、詞人
}}

'''范仲淹'''({{bd|989年|10月1日<ref>[http://www.fanzhongya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id=109 范仲淹的具体出生时间]</ref>|1052年|catIdx=F}}6月19日),[[表字|字]]'''希文''',[[谥]]'''文正''',好彈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陕西省]][[彬縣|邠县]]/彬縣),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 生平 ==
生於端拱二年八月廿九日(989年10月1日)<ref>[http://www.fanzhongyan.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id=109 范仲淹的具体出生时间]</ref>,隔年(990年)父親[[武寧節度使]][[范墉]]不幸逝世,母親谢氏带着范仲淹将范墉灵柩安葬于苏州老家[[天平山]]范氏祖茔后,暂住附近的咒钵庵内,想[[守喪]]三年。但因苏州范氏家族不接纳范仲淹母子,弃之不管,孤儿寡母,贫而无依。家貧无奈之下,謝氏改嫁给了时任苏州[[推官]]的朱文翰。朱文翰是[[淄州]][[長山縣]](即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人,范仲淹于是改姓名叫'''朱說'''(音「月」)。

四岁时,范仲淹随母亲、继父回到了长山县河南村<ref>山东《邹平县志》有载:“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河南村。”</ref>,此后范仲淹在长山县读书。范仲淹成年后得知自己身世,遂辭別母親,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睢陽]][[應天府]]書院(在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讀書,仲淹读书“昼夜不息。冬日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ref>《宋史》本傳</ref>。自二十一歲於[[淄州]][[長山縣 (隋朝)|邹平县]]長白山[[醴泉寺]]寄住,每天只煮一鍋粥,並與醃製後的虀菜([[醬菜]])分為四份,早晚吃兩份,史稱「斷虀畫糜」或「'''斷虀畫粥'''」,讀書三年<ref>《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虀數十莖,啗之。」</ref>。

=== 任官 ===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登進士第,被任命爲廣德軍(今安徽省[[广德县]])的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此時迎回母親贍養,并回到苏州要求重归范氏家族,但遭到一些族人刁难,他坚持己见,声称只是[[復姓|恢復]][[范姓]],没有其他企图,方才被允许復姓范<ref>樓鑰《-{范}-文正公年譜》:“族人有难之者,公坚请,-{云}-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始许焉。”</ref>。

此後范仲淹相繼出任[[集慶]](今[[安徽]][[亳州]])[[節度使]][[推官]]、[[泰州]][[海陵]][[西溪]][[鹽倉監官]]。泰州任內,他与已故[[参知政事]][[李昌龄]]侄女李氏结成良缘,生三子名[[范纯佑]]、[[范纯仁]]、[[范纯礼]]。他倡議修海堤,被调任[[興化]][[縣令]],與好友[[滕宗諒]]協力修築[[通州]]、泰州、[[楚州]]、[[海州]]四周海堤,百姓感激他的功绩,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堤成後不久,天圣四年(1026年),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因母喪回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宁陵县]]守喪三年。守孝期间,南京留守[[晏殊]]邀请他担任应天府学的教授。

[[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守喪期滿。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被授予秘阁校理一职,成为皇帝的文学助理。七年(1029年),仁宗行[[郊祀]]大禮,下令將親率百官至[[會慶殿]]為[[太后]][[劉娥 (宋朝)|劉娥]]賀壽,再至[[天安殿]]受百官朝賀。范仲淹上書反對,以為有違君主之體,不合朝廷體制,並接連上書要求太后撤消[[垂帘听政]],還政给天子。他兩度上書皆被[[宰相|宰执]]壓下,范仲淹乃自請出任地方,貶為[[河中府]](今山西[[蒲州]])[[通判]]。

===黨爭===
[[File:宋参政范文正公仲淹.jpg|250px|thumb|北京故宫南薰殿珍藏的范仲淹像]]
[[宋仁宗]]亲政後,范仲淹被召回京师担任言官[[右司谏]]一职。[[郭清悟|郭皇后]]要[[掌摑]]後宮妃嬪,仁宗勸阻,卻误伤仁宗之颈,仁宗大怒,决定下诏废后,以范仲淹为首的朝臣们出于道义,不同意下诏废后,而当时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吕夷简]]为讨好仁宗,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与[[御史台]]官员[[孔道辅]]等人,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但仁宗拒绝接见,次日早朝范仲淹等人到[[待漏院]]准备向吕夷简进言,得到的却是被贬出京为[[睦州]]知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的诏书。

一年多后,1034年8月时改任苏州知州,在苏州他因为治水有功,拜禮部司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后召還,判國子監,遷吏部司員外郎、權知開封府。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不满[[同平章事]][[吕夷简]]任用私人,上书给仁宗一幅“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加之论“[[遷都]][[洛阳]]”之事,范仲淹又与吕夷简发生激烈争执,吕夷简指范仲淹及其支持者为“朋党”,北宋时期的“[[朋党之争]]”即由此始。最终吕夷简遭罢职,范仲淹也再次被贬知[[饶州]]、再贬[[润州]],又贬知[[越州]]。

===帶兵===
[[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宋夏战争|叛乱]]中,范仲淹被仁宗和官复原职的吕夷简调到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與[[韓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進龍圖閣直學士,协助主帅[[夏竦]]平定叛乱,在当地编造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以壮自己声势<ref>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范)仲淹与韩琦协谋,必欲收复灵夏横山之地,进一步编造歌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ref>。延州諸砦多失守,范仲淹自請行,遷戶部司郎中兼知延州事,先前舊制:路分馬步軍部署統兵萬餘人,兵馬鈐轄領兵五千,兵馬都監帶兵三千,禦敵時官卑者先出戰。范仲淹在檢閱州兵馬后得一萬八千人,分為六部,每部置一將,加強訓練,以敵之寡眾分別出戰。范仲淹主张採取“[[屯田]][[堅守|久守]]”方針,而韓琦则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夏竦]]采纳了韓琦的主张,派韩琦和經略判官[[尹洙]]回京,请仁宗批准反攻计划。

然而康定二年(1041年)[[好水川之戰]]宋军遇伏大败,主將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韓琦、范仲淹受罚被贬。此后宋军采取范仲淹的防御战略,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淘汰老弱,对士兵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提拔[[狄青]]、[[种世衡|-{种}-世衡]]等有才干的将领;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采取怀柔态度,严立赏罚公约。慶曆二年(1042年)十月,與韓琦共遷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西夏防线逐渐立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最终迫使西夏在庆历四年(1044年)达成和议。

===改革===
慶曆三年(1043年)七月仁宗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竦、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和[[枢密使|枢密副使]],范仲淹以枢密副使,取代[[王举正]]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又编造歌谣说:“小范老子(范仲淹)胸中有數萬甲兵,不像大范老子([[范雍]])好欺負。”同年九月与[[富弼]]、韩琦等人参与改革。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項改革建議,就是史上著名的《答手詔條陳十事》,是当时所谓“[[慶曆新政|庆曆之治]]”的推动者之一,历时仅一年。范仲淹罷黜許多官吏,引發官場風雲,富弼同情那些被罷斥的官吏,向范仲淹說:「范公只是一筆畫掉他們的名字,怎麼知道他們一家老小都在哭泣?」,范仲淹卻說:「一家哭,也比一[[路 (行政區劃)|路]]哭好。」<ref>《范文正公集》附錄〈范文正公年譜〉,慶曆三年癸未條,頁 29 上。[[朱熹]]輯錄《五朝名人言行錄》。</ref>

庆历四年(1044年),因为遭到嫉恨朋党的夏竦等人的反对,仁宗对于改革的兴致逐渐失去兴趣,范仲淹、[[富弼]]、[[石介]]只好请求外出巡察地方,庆历五年(1045年),仁宗下诏废弃慶曆新政,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范仲淹被罷[[參知政事]],授資政殿學士、知邠州事、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十一月,罷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以給事中改知鄧州事。慶曆八年(1048年),徙知荊南府,鄧州人請留,上表自請留,許之。皇佑元年(1049年)正月,移知杭州,七月,進禮部侍郎。二年十月,遷戶部侍郎,十一月,移知青州。

=== 逝世 ===
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范仲淹奉命从[[青州]]调任[[颍州]]途中,病逝於[[徐州]],终年64岁,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仁宗亲书篆额“褒贤之碑”四字,[[神道碑]]碑文由曾支持他变法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撰写,同年12月安葬于[[洛阳]]伊川万安山南麓。有四子:长子[[范纯佑]]、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靖康元年(1127年)二月,追封魏國公。

==家庭==
* 高祖:[[范隋]]<ref>《履园丛话》云:“《范隋告身》,绢本,高八寸,长三尺六寸。僖(懿)宗咸通二年六月告,上署云‘将仕郎权知幽州良乡县主簿范隋’十四字,即文正公五世祖也。后有宋人跋语二十一人,元人跋语二人。今藏吴门范氏义庄,有石刻。”</ref>,唐朝咸通中为[[处州]]丽水县丞,遇战乱不能回乡,因此定居于[[苏州]]。
* 曾祖:[[范梦龄]],在钱氏[[吴越国]]任苏州粮料判官。生四子:[[范禹谟]]、[[范浩谟]]、[[范光谟]]、[[范赞时]]。
* 祖父:范赞时,出仕吴越,终秘书监。宋朝赠太师、唐国公。
* 父亲:[[范墉]],初仕吴越,宋[[太平兴国]]三年。从[[钱俶]]归宋。终武宁军节度判官。宋朝赠太师、周国公。生三子:[[范仲温]]、[[范仲鎡]]、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謝氏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元配:李氏,子[[范純佑]]、[[范純仁]]、[[范純禮]],女二人。
*繼室:聶氏、張氏

===子女===
長子[[范純佑]]<br>

長女,嫁[[蔡交]]<br>

次女,嫁[[賈蕃]]<br>

次子[[范純仁]]<br>

三子[[范純禮]]<br>

三女,嫁[[張琬]]<br>

四子[[范純粹]]

== 文學成就 ==
《宋史·范仲淹传》云:“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經|易]]》。”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不少著名作品,包括《[[嚴先生祠堂記]]》及《[[岳阳楼记]]》等,後者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 (文学)|词]]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欧阳修]]曾称《漁家傲》为“穷塞外之词”<ref>[[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ref>。著作为《范文正公集》。[[范純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當過宰相。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尧臣]]的《[[S:灵乌赋|靈烏賦]]》<ref>大概是在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他同歐陽修、余靖、尹洙諸人因言事被貶謫的時期所作。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當時梅尧臣作文《靈烏賦》力劝范仲淹要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靈烏賦》为范所作的同名答文。</ref>中强调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更是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即所谓“知识分子的良知”不同今日)。

==團結族人==
為了團結親屬和族人,范仲淹出資為家鄉[[蘇州]]的族人設立[[義莊]]、[[義田]]。義莊供給義米,救濟貧窮族人,並為[[科舉]]考生提供資助,期待他們出仕後回饋同族。若族人任官,則停止供給義米。<ref>遠藤隆俊:〈北宋士大夫的寄居與宗族〉,頁220-225。</ref>受范仲淹影響,其好友[[李師中]]也買田數千畝,設立[[義莊]]周濟[[宗族]]中的窮人。范氏義莊的出現,象徵中國[[宗族]]組織的誕生,影響深遠。<ref>Johnson:〈世家大族的沒落〉,頁297、291。</ref>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知杭州期间,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设立-{范}-氏义庄(在今苏州范庄前景范中学)<ref>《宋史》本传记载:范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楼钥]]《范氏义宅记》云:“文正公少长北地,皇祐中守杭,始至故乡,访求宗族,买田千亩,作义庄以赡之。宅有二松,名堂以‘岁寒’,阁曰‘松风’。因广其居,以为义宅,聚族其中,义庄之收亦在焉。……呜呼!文正公奋身孤藐,未尝赖宗人毫发之力。既达,则阖族受解衣推食之恩。天佑范氏,三子鼎贵,皆以宏才高谊上继父风,后人得维持凭藉,以保其家。”</ref>,用以资助范氏族人。

== 評價 ==
*[[王安石]]曾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ref>《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五</ref>。但在范仲淹去世后,王安石在《[[s:祭范颍州文|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ref>《临川文集》卷八十五</ref>。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敦頤|周子]]、[[程頤|程子]]、[[張載|张子]]出。”<ref>《朱子语类》卷一二九</ref>
*[[吕申|呂申]]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ref>《宋大事记讲义》卷十</ref>
*《[[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簷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倖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ref>《宋论》卷四《仁宗九》</ref>
*[[朱熹]]稱頌范仲淹為“天下第一流人物。”
*金人[[元好问|元好問]]:「文正范公,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備數器。⋯⋯求之千百年間,蓋不一二見,非但為一代忠臣而已。」

== 参看 ==
*[[花洲书院]]

== 注釋 ==
{{reflist|2}}

== 參考書目 ==
*David Johnson著,耿立群譯:〈世家大族的沒落——唐末宋初的趙郡李氏〉,載陶晉生等譯:《唐史論文選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頁231-339。
*遠藤隆俊著,郭萬平譯:〈北宋士大夫的寄居與宗族〉,載平田茂樹等編:《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頁204-231。
*{{Wikisource history|宋史|314}}
{{Commonscat|Fan_Zhongyan}}
{{wikiquote}}
{{wikisource author}}

== 外部链接 ==
*何冠環:[https://www.polyu.edu.hk/cc/images/ma_professorspapers/dissertation/HoKoon-wan/13_dissertation_hokoonwan.pdf 〈小文臣與大宦官:范仲淹與仁宗朝權閹閻文應之交鋒〉](2014)
*王卫平:〈[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29811707 从普遍福利到周贫济困——范氏义庄社会保障功能的演变]〉。
* [http://www.zgfanzhongyan.com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Fan范}}
[[Category:宋朝副相]]
[[Category:宋朝军事人物]]
[[Category:大中祥符八年乙卯科進士]]
[[Category:宋朝詩人]]
[[Category:宋朝詞人]]
[[Category:東廡先賢先儒]]
[[Category:北宋國公]]
[[Category:邓州知州]]
[[Category:中國改革家]]
[[Category:諡文正]]
[[Category:吳縣人]]
[[Category:范姓|C]]
[[Category:葬于洛阳]]
[[Category: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苏州人|F范]]
7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