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81
次編輯
變更
钟涵
,無編輯摘要
新中国成立,艺术界被后来称之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无产阶级文艺观念高度地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在艺术上追求"共性理想"的时代,唱响"主旋律"的时代,艺术是时代的声音,艺术要能够推动社会前进,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所欣赏。[[孔新苗]]先生对当时东西方审美价值取向的阐述是有启发性的,"西方世界的现代主义--用艺术形式语言的不断革命来表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清晰界限,形式的极端个人化就是对人的最深层本能自由的开发--用艺术形式革命象征文化精神进步。东方世界的现实主义用艺术对现实革命主题的形象揭示,来引导普通群众走向解放的自觉;对共同理想的审美追慕是通向人类幸福的根本之路--用社会革命的目标厘定艺术真理的标准。"
[[File:20131125184170.jpg|缩略图|右|250px|[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huge_images/20131125184170.jpg 原圖鏈接][http://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huge_images/20131125184170.jpg 来自原图]]]
这种时代审美取向对个人艺术创造的决定性影响,在"四人帮"垮台后,钟先生所创作的《东渡黄河》中便有了更突出的表现。革命和领袖题材创作的需要,抹杀了[[写实主义]]的科学构图及透视规律,画家为了表现现场的崇高感,尽量把地平线降低下去,让领袖人物屹立和进行在波浪中,用色也受着"红、光、亮"的影响。画家后来在回忆中说"....这样,就使跃起的船、夸大的浪、一整团兴奋中的船工和毛、周等在船的中后部站起的形象还有战马等,形成一排出行仪仗式般的勉强凑成的图式,缺少可信任的生活真实性的依据。这种构图基础之所以始终没有变,并不是在生活中没有提供别的可能处理的启发,只是那时自己思想上受到了流行公式的限制。"
[[File:04 0631.jpg|缩略图|左|250px|[http://wfwb.wfnews.com.cn/IMAGE/20140422/04/04_0631.jpg 原圖鏈接][http://wfwb.wfnews.com.cn/content/20140422/Articel04004EL.htm 来自潍坊新闻网]]]
其实对于此,先生是过于诚恳的苛求自己了,因为那原本就是一个领袖"头绕灵光圈"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