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凤台花鼓灯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凤台花鼓灯 </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4c57ad7c59de06a8.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606263&sid=6820050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凤台花鼓灯''' ,是 [[ 安徽花鼓灯 ]] 中一个重要流派,使用的道具为 [[ 手巾 ]] 、 [[ 折扇 ]] 、 [[ 岔伞 ]] 等,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凤台花鼓灯艺术是淮河流域一些艺术品种的根脉。 [[ 淮剧 ]] 、 [[ 淮北花鼓戏 ]] 、 [[ 泗州戏 ]] 、 [[ 凤阳花鼓 ]] 等都是由花鼓灯衍生而来的。<ref>[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2888 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ref>
2006年,凤台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台花鼓灯是安徽花鼓灯中一个重要流派。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历史上,男角称"鼓架子",一律上穿对襟小褂,不扣扣子,系腰带或左衣襟对右衣襟系个结。下着红彩裤,头上勒"扎巾",穿布底单鞋,面部不化妆。女角称" [[ 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清朝末期,"兰花"下穿红彩裤,脚下"挂垫子",上穿滚领扣绊大襟褂,袖头上沿有中间宽两边窄的三道边,肘部也有三道同样的装饰。头带球花," [[ 勒子]]"紧扎在前额,面部系" [[ 遮脸羞]]"。民国时期"兰花"上穿着通大襟褂,下系裙子,包头,顶" [[ 球花]]",戴" [[ 架花]]",系" [[ 勒子]]",不系" [[ 遮脸羞]]",不" [[ 挂垫子]]",不化妆。解放后,不论男角、女角均采用戏剧油彩化装。服装基本沿袭民国时期的样式。使用的道具为 [[ 手巾 ]] 、 [[ 折扇 ]] 、 [[ 岔伞 ]] 等。
凤台花鼓灯的产生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页,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凤台花鼓灯有四百多种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花鼓灯舞蹈动作内涵丰富,其中典型动作"三掉弯"(三道弯)强调腰部的扭动,是东方舞蹈的重要特征"S"型在花鼓灯中的充分体现。
2006年5月20日,凤台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32年至1937年,是凤台花鼓灯兴盛时期之一。几乎庄庄有锣鼓,村村有灯班。每年春节、庙会时,茅仙洞、四顶山、赵家孤堆等地便是花鼓灯灯班聚会、竞演(抵灯)的好地方。各灯班敲着锣鼓,举着岔伞、彩旗,鼓架子顶着腊花,边走边唱,涌向会场,以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服饰吸引观众。
为提高知名度,各灯班纷纷聘请著名艺人精心培育新秀,或刻苦钻研,练出绝招。1933年在尚塘集一次"抵灯"中,40多个灯班连续演出四天四夜,400多名花鼓灯艺人参加了演出。在这五年间,凤台花鼓表演艺术有了较大发展,传统节目《[[小场]]》的舞蹈语汇逐渐丰富,表现力更强了。腊花去掉了"村子"(绑在脚上的道具),步法由过去碎小的"咯噎步、软步"发展了"上山步、脚跟梗步"、"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动作。服装由原来宽边大袖清代装束改为时装。花鼓歌[绣荷花」、[绣兜兜」、[败调」等已很完整。出现了[[抢手绢]]、[[抢扇子]]、[[抢板凳]]等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小舞蹈。
===1938年至1948年===
"文革"中,花鼓灯歌舞中的扭、晃、颤、颠、抖、三调弯等舞姿,被斥为"黄色下流",演员与艺术均遭批判,花鼓灯艺术活动销声匿迹。
凤台县花鼓灯已经发展成为能表现多种题材、塑造各种人物的舞台艺术,它的音乐和舞蹈被戏曲和其他艺术广泛吸收,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已传播到日本等13个亚洲国家和法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引。
凤台花鼓歌属于有打击乐伴奏的乐歌。主要唱调有十余种,歌词的格式是七言五句,也有四句或多句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感染力,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多种演唱方式。常在热烈欢腾的舞蹈中插入,使整个演出节奏有张有驰、有起伏、有对比,起到了舞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凤台花鼓灯锣鼓有两种,一是为花鼓灯歌舞伴奏的" [[ 灯场锣鼓]]",二是为招徕观众或在狮子灯串门,灯班赶会,抵灯时演奏的" [[ 曲牌锣鼓]]"。演奏使用的乐器有花鼓、大锣、大镲、小狗锣。每件乐器的演奏技巧、如何相互配合、领奏乐器如何指挥,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凤台花鼓灯锣鼓点子丰富,节奏鲜明,演奏情绪热烈欢快,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
凤台花鼓灯的舞蹈特点,一是兰花舞蹈中扇花极为丰富多彩。据统计:在30多个扇花中,凤台县特有的达半数以上。二是其动作灵、脆、活泼。如灵巧的"小起步"、"退步"、"追步"的转身;还有鼓架子的"小转弯"、"指兰花"等动作也很俏皮。三是代表人物有"绝招"。田振起的小起步加后勾,扇花上的抽扇、端扇,演唱上的清脆多情;陈敬芝的颤、颠、抖"三字经",步伐上的上山步、风摆柳,体型上的"三调弯",扇花上的"三指夹",演唱上的"一条线调"等,均堪称一绝。四是鼓架子善于逗趣,表演上常有一些哑剧式的手续,在小场中与兰花交流表演比较多,幽默风趣。
凤台花鼓灯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花鼓灯舞蹈动作内涵丰富。因此,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目前,一期工程五层综合楼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正在筹备之中。为加快花鼓灯艺术事业的发展,安徽省文化厅批准将凤台县花鼓灯艺术职业中专学校更名为"安徽省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为花鼓灯的艺术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据悉安徽省文化厅已经确定在凤台成立"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而基地就设在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学校。
目前,凤台县花鼓灯在国内外重大演出中,已获得"山花奖"、"群星奖"、"荷花杯"等奖项100多个。目前花鼓灯艺术团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场。
灯舞舞风情,今朝更动情。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在凤台考察之时感慨,中华文化的主题是汉文化,享有东方芭蕾之美称的凤台花鼓灯,不仅是最具影响力徽文化品牌,而且是汉文化民间的典范。前不久,凤台县文化部门已与复旦大学联系,计划合力打造花鼓灯文化品牌,着力促进凤台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凤台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凤台花鼓灯这朵艺术奇葩,必将绽放出其光异彩。
===邓虹=== [[邓虹]],女,1944年出生,安徽省怀远县人,安徽花鼓灯研究会常务理事。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凤台)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邓虹出生于怀远县城关镇,兄妹九人,她从小活泼好动,上小学就是学校腰鼓队、歌咏队成员。1957年邓虹13岁高小毕业,报考了正在怀远演出的凤台推剧团,在二姐的支持下成为一名随团学员,当时生活比较困难,加之年龄小,吃住随团行动,冬天就睡在老师的脚头,十分艰苦。那时推剧团演出虽以戏剧为主,但每场结束都必须加演花鼓灯节目,老演员们都有很深厚的花鼓灯功底,从那时起 [[ 邓虹 ]] 就暗自喜欢并痴迷上了花鼓灯。
"四清"运动期间,文化馆成立文化轻骑队到各乡镇演出,她调入文化馆工作。文革期间因出身清白,工作积极,"莫名其妙"地被推选为文口革委副主任,继而被造反派打成"保皇狗",撵出文化馆大院,后下放到毛集牛大台孜。二年后,调回县针织厂当工人,又二年,重新调回文化部门工作。
邓虹同志聪明伶俐,是个有心且用功的人,曾师从著名花鼓灯艺人陈敬芝(艺名:一条线)、李兆业(艺名:小猫春)、李金珠(艺名:小油壶)、王德全(艺名:花蝴蝶)、李学宏等。在多年的学习和艺术实践中,邓虹同志采百家之长,将各种艺术风格融会贯通,既坚持凤台花鼓灯风格的原汁原味和传统动作形态,又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舞台上塑造了多个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例如:《 [[ 拾棉舞 ]] 》、《 [[ 稻花飘香 ]] 》、《 [[ 代代花 ]] 》、《 [[ 鼓乡夜话 ]] 》等节目中形象迥异的角色。尤其在花鼓灯双人舞《 [[ 小花场 ]] 》中运用和创造了"大颤步"、"颤颠"、"蝴蝶飞"、"颤颠拔泥"、"抱头揉扇"、"前仰后合"等创新动作,与张士根配合加工整理并表演的《 [[ 小花场 ]] 》,被誉为"安徽首席小花场"。
邓虹同志的艺术生涯中可谓成果丰硕,《 [[ 花鼓之乡 ]] 》获优秀演出奖,《 [[ 田间卫士 ]] 》获表演三等奖,独舞《送茶》获特别奖,群舞《 [[ 代代花 ]] 》获个人表演一等奖,三人舞《 [[ 鼓乡夜话 ]] 》获表演一等奖,《 [[ 人欢鱼跃 ]] 》、《 [[ 小花场 ]] 》获全省民族民间舞蹈二等奖,《 [[ 新编四老爷观灯 ]] 》获创作一等奖等等。
邓虹同志从1984年起,一直与张士根等花鼓灯艺术家爱好者、支持者一起长期致力于花鼓灯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言传身教,结合舞台实践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近千人,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凤台夕阳红花鼓灯艺术团从事花鼓灯舞蹈的普及工作。
邓虹同志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舞蹈家协会理事,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淮南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为研究、整理与传承花鼓灯民间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11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和授牌仪式,凤台县著名花鼓灯老艺人陈敬芝获此殊荣。今年的6月9日,他又被确定为安徽省30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是89岁高龄的陈敬芝,艺名"一条线",是凤台流派花鼓灯和推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表演以情感细腻、身段优美、舞姿活泼、唱腔动听而闻名淮河两岸,饮誉中国舞蹈界。他的颤、颠、抖"三字经",舞步上的"风摆柳",形体上"三掉弯",扇花上"三指夹"等,都堪称花鼓灯艺术的经典。
步履已是有些蹒跚的陈敬芝老人,手里拿着挥舞手巾花,一个戏水动作,一个扑蝶姿势,眼神顾盼神飞,都非常活泼自如,丝毫不逊年轻的小伙子。陈敬芝不但能跳,而且善唱。早期他把花鼓灯民间小调融于戏剧唱腔中,后跟老艺人学"清音"调,慢慢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他的演唱风格初期被群众称为"四句推子",后被称为"一条线调",对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特色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e0129ezjjz2|480|270|qq}}
<center>安徽花鼓灯6《一枝独秀凤凰台》</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