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12
次編輯
變更
藕塘乡
,创建页面,内容为“ '''藕塘乡'''位于仁寿县中部,全乡幅员面积20.46平方千米,辖设 6个行政村,59个经济社,总人口9240人(2017)。耕地面积14300.87…”
'''藕塘乡'''位于仁寿县中部,全乡幅员面积20.46平方千米,辖设 6个行政村,59个经济社,总人口9240人(2017)。耕地面积14300.87亩,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水果、蔬菜。
2019年12月,眉山仁寿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藕塘乡,设立藕塘镇,以原农旺镇、原石咀乡、原藕塘乡所属行政区域为藕塘镇的行政区域,藕塘镇人民政府驻中心街33号。;
==概况==
藕塘乡历史上原名五皇乡,解放前一直是五皇乡,解放后于1954年并乡,因南宋丞相虞允文出生于该乡藕塘湾,故改名藕塘乡。1981年11月改名为藕塘乡。藕塘乡地处仁寿中部,东与鹤立乡交界,南与凤陵乡相邻,西接始建,北连石咀。
全乡6个行政村,59个经济社,总人口9240人(2017),辖区面积20.4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302亩,其中田6300亩,土8002亩。
藕塘是仁寿农业大乡,以浅丘为主,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水果等农作物,桑蚕、生猪、鸡、鸭等畜牧产业发达,特别是近年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绿色小家禽、山羊产业化发展迅速,今年来结构大调整以种植花椒和春见为主,并取得非常好的成效。2012年全乡全年完成固定生产投资6250万元,招商引资410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增长18%,粮食总产量1.2万吨。
'''区划调整'''
2019年12月,眉山仁寿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藕塘乡,设立藕塘镇,以原农旺镇、原石咀乡、原藕塘乡所属行政区域为藕塘镇的行政区域,藕塘镇人民政府驻中心街33号。
'''自然条件'''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 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
地貌: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龙泉山脉自境东北角走向西南斜贯,荣威山脉矗立南端。
土壤:土壤类型多,宜种性广,有粘沙适中,深厚肥沃,主产玉米的灰棕紫泥土,有磷钾丰富,排水区好,宜于棉粮生产的棕紫泥土,有适宜水稻、茶叶种植的酸性老冲积黄泥。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基础设施'''
藕塘乡在2005年底实施"三通"工程,全乡已通电话500户,安装了600户闭路电视,全乡街道2条。全乡有商贸和个体商户80余户,农贸市场2个,中小学4所,在校生2050人,有乡卫生院1所,集中供水站1个。
'''文教卫生'''
教育设施: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5所。 藕塘乡初级中学地处中心街200号,建于1975年,占地7000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0人,教学班12个,学生800余人。数十年来取得骄人业绩:1983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县区主管部门评为综合一等奖,教学质量特等奖;02、05年荣获县教学质量特等奖,教学目标管理特等奖。 藕塘乡中心小学位于新兴街218号,始建于1942年,占地面积8865平方米,有普教班20个,幼教班6个,在校生1380人(含幼儿园),在岗教职工58人。学校拥有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今年来学校采取"创办规范+特色学校,培养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方案,先后获得了乐山市"农村示范学校","环境建设优秀学校"等多项荣誉。
卫生医疗设施:藕塘乡卫生院,藕塘乡计划生育服务站,12个村医疗站;
社会福利设施:藕塘乡敬老院;
文化娱乐设施:藕塘乡文化站,藕塘乡新华书店;
藕塘乡供水站:供水工程于2002年4月开工,8月竣工,9月正式投产,工程总投资91.54万元,解决3058人饮水问题。
'''农业经济'''
藕塘乡农业经济结构合理。其中有优质水稻6404亩,优质水果500亩,蔬菜面积1792亩,粮食总产量达982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10元。 2007年仁寿县藕塘乡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藕塘乡新栽果树2300多亩,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调动了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
针对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藕塘乡党委政府在2008年的结构调整上围绕市场,合理调整结构,早计划、早宣传、早安排、早落实。在做法上注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制定了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长期规划,确立环连、百子三个村发展青见柑桔类高新优水果;同时加强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培训,积极引导生产与市场对接,组建了青见协会;并多渠道筹措农业项目资金和充分利用农村小额信贷,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整治,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采取了大户带动,成片发展的办法。工作着力点放在了专业大户和农业开发上,充分发挥了农业开发和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规模发展了专业村、组,强有力地推进了规模经营。
==经济建设==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项可使单季水稻高产的新技术,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增产潜力大,平均亩产在700至800公斤;二是节省40%至50%用种量,能节省移栽用工和1/3以上灌溉用水;三是改善环境,以施用农家肥为主,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水稻地膜覆盖强化栽培核心示范片100亩,分布在珠嘉乡黑虎村3个组,涉及农户86户。示范田最高产量732公斤,最低650.2公斤,平均产量696.1公斤,比常规对照田增产114.6公斤,增19.7%,多收入183.3元/亩。在去年严重旱灾情况下,水稻地膜覆盖强化栽培技术有效抵御旱灾,每亩节省抗旱成本15元以上,示范片总增产11460公斤,总增纯效益就达19830元。
在"田饱肚"(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搞好"地调经",即改旱地和丘陵地区二台土以上的旱地搞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用根系经济林作物代替传统的毛系农作物,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主要以经济林为主,大力推广枇杷、梨、桃、青见等水果产业。在"地调经"过程中以"种种结合、种养结合"为主的立体农业,确保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结构调整的信心。利用这一模式,2008年仁寿在藕塘乡实施结构调整,种植适合当地发展的清见、麻竹等作物3000亩作为示范点。
'''乡镇建设'''
打造三大产业,培育优势产业群。着力打造水果、畜牧、劳务三大特色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建成枇杷生态区域和枇杷走廊、梨子基地、柑桔基地,形成特色水果产业。依托银丰、川仁等肉食品加工企业,利用龙泉、荣威山脉丰富的牧草资源,大力发展生猪和波杂山羊,形成特色明显的畜牧产业;利用全省抓工业的有利时机,大办工业集中区,加快工业重点乡镇建设,积极引进大项目,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抓好农民文明教育,倡导农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教育,通过制作电视专题节目,大力弘扬仁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爱家乡、特别讲仁义"的精神;转变农村婚育观念。
==交通==
藕塘乡距成都124公里,距仁寿县城26公里,全是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