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平頜鱲

增加 34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肉稜。頭較大。吻略突。眼中大,上位。口斜裂,上頜骨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無鬚。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向下彎曲,側線鱗數43-45;背鰭前鱗16-18。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腹鰭 1(不分枝軟條)+8(分枝軟條);成熟雄魚的臀鰭前4根分枝鰭條明顯延長,末端可達尾鰭基部;成熟雄魚的胸鰭延長,但不及腹鰭起點。體背側淡青褐色,體側及腹側銀白。幼魚及雌魚體側約有10餘條之不明顯深色橫帶,雄魚則具明顯的藍綠色光澤橫帶,橫帶常在體中央融合成一大片的塊狀斑,斑間有粉紅色至橘紅色斑紋;雄魚胸鰭橘紅至鮮紅色,臀鰭與背鰭或多或少呈現橘紅色之光澤。繁殖期時,雄魚有追星出現,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連成一線。陳&張(2005)將早期記載普遍分布於臺灣西部、北部河川或湖泊中的平頜鱲更名為長鰭馬口鱲(Opsariichthys evolans),同時認定目前常見於北部淡水河流域中,俗稱『日本溪哥』的平頜鱲為外來種。與長鰭馬口鱲的區別,在幼魚及雌魚階段不易靠外觀分辨,雄魚則可由(一.)胸鰭末端不及腹鰭起點(vs.達腹鰭起點之後);(二.)體側橫帶通常融合成塊狀斑,橫帶條數不易計數(vs. 體側橫帶明顯區分為11-14條)。與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的差異,可由背前鱗16-18(vs. 25-27)以及側線鱗數43-45(vs. 51-55)加以區別。 X光照片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平頜鱲'''<br><img src="https://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0f/8f/46.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0/38/4d.html 圖片來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small>
|}
==棲所生態==
33,0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