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粘滞阻力

增加 3,404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https://graph.baidu.com/s?entrance=GENERAL&extUiData%5BisLogoShow%5D=1&inspire=&promotion_name=pc_image_shitulist&sign=1210a4cda8e5fcd3a336601678285608&tn=…”
{| class="https://graph.baidu.com/s?entrance=GENERAL&extUiData%5BisLogoShow%5D=1&inspire=&promotion_name=pc_image_shitulist&sign=1210a4cda8e5fcd3a336601678285608&tn=pc&tpl_from=pc"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粘滞阻力'''<br><img
src=" https://bj.bcebos.com/shitu-query-bj/2023-03-08/22/4cda8e5fcd3a3366?authorization=bce-auth-v1%2F7e22d8caf5af46cc9310f1e3021709f3%2F2023-03-08T14%3A26%3A53Z%2F300%2F%2F93fa1c5dc139ac2165ca9695724d0cbd71eb0f52706078e918ed2c394dfb7388"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百度</small>
|}
'''粘滞阻力''' (viscosity resistance),物体在粘滞流体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物体浸在粘滞流体中时,表面上就附着一层流体。在运动时,物体表面附近的流层间就存在一定的[[速度梯度]]。物体所受的粘滞阻力就是物体表面附近的流层间的内摩擦力引起的。

==简介==
物体在粘滞性流体中运动时,由于紧靠物体表面的流体附于物体的表面而被带走,于是在物体表面附近形成速度梯度,因而流层之间有[[内摩擦力]],物体受到内擦阻力。这种由于流体的粘滞性直接产生的阻力叫做粘滞阻力。当物体运动速度不大,且物体的形状是适宜的[[流线型]]时,物体的后边没有涡旋发生。在此情形下,物体所受的阻力就是粘滞阻力。
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如下的规律:若物体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很小时,其所受阻力F与物体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v、流体的粘滞系数η及物体的线度l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斯托克定律]]。其比例系数随物体的形状而定,对于球形物体来说,其线度以半径r表示。其比例系数为6π,即球形物体在粘滞性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粘滞阻力位:F=6πηrv,该式称为斯托克定律。<ref>[[赵景员,王淑贤编 .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2 :419~420]]</ref>

==评价==
在理论力学中所说的“与物体速度一次方成正比的阻力”,指的就是粘滞阻力。在空气中运动速度不十分快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主要是粘滞阻力。
形成流体粘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流体分子间的[[引力]],当流体微团发生相对运动时,必须克服相邻分子间的引力,这种作用类似物体间的相互摩擦,从而表现出[[摩擦力]];二是流体分子的热运动,当流体层之间作相对运动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使流体层之间产生质量交换,由于流层之间的速度差别,必然产生动量交换,从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得相邻的流体层之间产生摩擦力。不论气体和液体,都存在分子之间的引力和热运动,只是所占比重不同而已。对于气体,由于分子距比较大,分子间的引力相对较小,而分子的热运动却非常强烈,因此构成气体粘性的主要原因是分子的热运动;对于液体,分子距非常小,分子之间的相互约束力非常大,分子的热运动非常微弱,所以构成液体的粘性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引力。<ref>[[杜广生.工程流体力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8:54~56]]</ref>

'''视频'''

'''粘滞流体的阻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r4y1F7Ty/?p=96 哔哩哔哩]

==参考文献==
{{Reflist}}
13,3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