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徐承东
,创建页面,内容为“徐承东,1985年生于浙江浦江。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艺评网合作艺术家。2009年获政府第六届文…”
徐承东,1985年生于浙江浦江。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艺评网合作艺术家。2009年获政府第六届文艺奖,作品先后入选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被多家艺术机构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徐承东
出生日期
1985年
目录
1教育经历
2参展记录
3艺术评论
4作品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教育经历
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2016年,毕业于北京画院,导师方政和先生。
折叠编辑本段参展记录
2005年
中国美术学院迎春作品展获优秀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006年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
2007年
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中国画作品展,湘潭,齐白石纪念馆;
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西安,亮宝楼;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江苏,盐城美术馆;
2009年
浙江省第十二届美展,杭州,浙江美术馆;
2013年
浙江省第三届群星视觉艺术大展优秀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浙江,舟山美术馆;
2016年
5.19文化旅游专题展,杭州,浙江旅游博物馆;
栩栩之境——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作品展,北京,博雅大观;
美冠京华——首届中国当代画名家代表作品展,北京,吴东魁艺术馆。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评论
折叠梅霜若雪苦岁寒
文/陈文先
春醒,绿草浓茵,山间小花初绽,娇艳喷红罗。与徐兄亭下端坐,一言两语,相谈甚欢。正欲起身离去,忽降骤雨,喟叹春潮带雨晚来急。这山泼墨,水按蓝,翠相搀,一副霏风飘渺的烟雨江南。不由心情愉悦,联想徐兄近日新作,真是一壶春风醉,人生几何……
徐兄承东,江南人也,性宽仁恭爱,待人谦和,想初日因画与其结缘,不觉已数年。徐兄喜静,画风清雅,常作百草图,花鸟鱼虫,皆忆古贤名笔,斟酌而成。《西山归来》之倦鸟知还,铅华洗尽而得之于幽;《东窗即景》之豁然凭眺,心存志高而得之于行;《饮马》之悠乐自得,秋韵长歌而得之于雅;《墅屏有牛》之天际阔远,田园清梦而得之于眷;《秋游》之烟汀鹅戏,春色如黛而得之于醉;几分“诗情驰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的洒脱,几分“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秀逸。以花为本,鸟为神,叶为态,枝为形,以秋水为歌,以神态为赋,吾间然矣。
《西山归来》西出天边雨 山野幽虫鸣 归隐何处去 来往影单行 《东窗即景》一叶知秋寒意浓 繁花尽,与谁同 独怜幽草涧边生 性坚韧,不相争 拾阶山林观黛墨 虽路艰,志难平 忽闻黄鹂枝上鸣 心豁然,百山行 《饮马》山抹青翠 花絮纷飞 微风初入弦 竹海饮马 回岸带沙 鱼惊潺水边 旧叶新色 清香氤氲 秋韵满心间 丛花野卉 拥芳抱馥 直道好个天 《墅屏有牛》春来江南烟雨间 莺飞草长艳阳天 云际遥山连空阔 耕牛伏卧清溪边 微风拂耳惬百意 人间难得唯清欢 《戏游》叠翠红罗缀芳菲 鹅点烟汀惹春晖 且听藻鉴歌长赋 丹青用尽不知归
观其作,端其人,行墨流水;使其然,使其不然,焉知快哉。画作同修行,心若定,其身修远,仅以拙诗几首,与君共勉。
折叠重生
文/徐承东
如果说绿叶勃发,代表的是人生的激昂与朝气。那么枯萎凋谢与凝结则更像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清逸与淡泊,有几分“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怡情,也有几分“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的恬淡。
年幼喜画,常以书页课桌为本描摹绘画。三两鱼虫,四五燕雀,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撞开了书画之门。
年少的笔端单纯鲜亮,却也稍嫌浮燥,总想着尽快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不停地追赶师辈们的步伐,无奈常常迷失自我,也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荏苒时光,我已到而立之年,闲云的笔端突地落在了枯萎的枝叶,仿若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那些树叶斑驳的纹理,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这是一张张旧时光中安静平和的面庞。那些枯枝倔强而坚定的保持着自己的形态,貌似单调乏味,却如清茶一钵,有超然的深邃。
从鲜丽到恬淡,画风悄然的转变见证了心路的历程。流沙岁月让人顿悟有得:所有的努力皆源于自然的馈赠,唯有自励,自勉,方可心安。
折叠感受自然、表现自然
文/吴建明
当代中国画坛从表象看可谓空前的繁荣,西风东渐在当代中国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以结实的造型、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表达直接、再现的审美趋向;而85新潮后的新新人类,则以张扬个性、抒写自我为旨归,以一种个体的情绪渲泻为切入点,以调侃、诙谐、变形的画面造型演绎在受众面前;作为中国画坛主流则更多专情于传统基点上的创新,然在固守与突破上始终处在难以调和的境地,这三大趋向往往使涉足画坛者难所适从。而书画之乡的浦江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是一方“净土”, 因为这是一个较少受时风影响的地方,作为搞艺术的人这块地方更是一块福地,青年画家的徐承东即生活在这福地中。
寡言、纯朴是徐承东给我的笫一印象,而他对画画的那份执着的态度则使人感动不已,这对于投身工笔画创作的新人来说,这一些正是工笔画创作者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工笔画的创作相比较而言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人,结合他以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为创作切入点,这一切都表明工笔画对于徐承东来说是一种最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分析其作品,可以看出,徐承东在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中,有其独到之外,他善于在平凡、朴索的自然中提取有意味的形式,他的灵感与创意大多来源于大自然的母题,以自己的眼睛去选择与心灵契合的情景和物象,枝叶穿插的野花,纵横交错的草丛与栖息的禽鸟,在这些意象之间营造出湿润与空气感,使画面充满自然的生命活力。另外,也在朴索的自然表现背后透出了徐承东的苦心经营和不倦的求索精神。尽管他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不是奇花异草,也不是珍禽贵鸟,却都被他注入浓郁的情思,使其笔下的野草花丛体现着“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特点。为表现自然的天趣,他精心勾勒着细细曼延的枝条,其不经意的穿插展示着节奏、韵律之美。各色的叶子,以不同几何形状的块面进行组合,线条则始终用中锋徐徐写出,加巧妙的渲染,显现出空间变化的多样性,在色、墨、线、面的处理中,他以灰色调为主,构成了淡雅的气息,弥漫在整个画面。
徐承东这一路独特的画风,曾取得入选获奖中国美协举办的四次展览并获奖成果,深得业内好评,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苦心经营外,与浦江的书画大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特别近几年来浦江画坛上工笔画创作水平有长足的提高,因此徐承东在工笔画创作上并不缺乏良好的学习和借鉴的平台。而他在中国美院的深造,又使他对中国画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他深知中国画中的“技” 是形而下的,是造型、表意的手段而巳,而学识、修养的提升,则是技进乎道的必由之道,因此,近年来他对中国绘画史梳理、研究上下足了功夫,并从宋元入手,逐渐形成了自已独特绘画的绘画风格,再度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和赞许。
前贤有言:不历入世难以出世,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就其画坛表象之繁荣和本质之纷扰而言,生活在“净土” 的徐承东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应历纷扰之磨练方有更高层次的体悟,这一切都表明他正处在更高一个积累、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他正年轻,他的毅力、潜力和可塑性,必将使他的艺术创作之路走得更远。[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徐承东
出生日期
1985年
目录
1教育经历
2参展记录
3艺术评论
4作品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教育经历
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2016年,毕业于北京画院,导师方政和先生。
折叠编辑本段参展记录
2005年
中国美术学院迎春作品展获优秀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006年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
2007年
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中国画作品展,湘潭,齐白石纪念馆;
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西安,亮宝楼;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江苏,盐城美术馆;
2009年
浙江省第十二届美展,杭州,浙江美术馆;
2013年
浙江省第三届群星视觉艺术大展优秀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浙江,舟山美术馆;
2016年
5.19文化旅游专题展,杭州,浙江旅游博物馆;
栩栩之境——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作品展,北京,博雅大观;
美冠京华——首届中国当代画名家代表作品展,北京,吴东魁艺术馆。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评论
折叠梅霜若雪苦岁寒
文/陈文先
春醒,绿草浓茵,山间小花初绽,娇艳喷红罗。与徐兄亭下端坐,一言两语,相谈甚欢。正欲起身离去,忽降骤雨,喟叹春潮带雨晚来急。这山泼墨,水按蓝,翠相搀,一副霏风飘渺的烟雨江南。不由心情愉悦,联想徐兄近日新作,真是一壶春风醉,人生几何……
徐兄承东,江南人也,性宽仁恭爱,待人谦和,想初日因画与其结缘,不觉已数年。徐兄喜静,画风清雅,常作百草图,花鸟鱼虫,皆忆古贤名笔,斟酌而成。《西山归来》之倦鸟知还,铅华洗尽而得之于幽;《东窗即景》之豁然凭眺,心存志高而得之于行;《饮马》之悠乐自得,秋韵长歌而得之于雅;《墅屏有牛》之天际阔远,田园清梦而得之于眷;《秋游》之烟汀鹅戏,春色如黛而得之于醉;几分“诗情驰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的洒脱,几分“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秀逸。以花为本,鸟为神,叶为态,枝为形,以秋水为歌,以神态为赋,吾间然矣。
《西山归来》西出天边雨 山野幽虫鸣 归隐何处去 来往影单行 《东窗即景》一叶知秋寒意浓 繁花尽,与谁同 独怜幽草涧边生 性坚韧,不相争 拾阶山林观黛墨 虽路艰,志难平 忽闻黄鹂枝上鸣 心豁然,百山行 《饮马》山抹青翠 花絮纷飞 微风初入弦 竹海饮马 回岸带沙 鱼惊潺水边 旧叶新色 清香氤氲 秋韵满心间 丛花野卉 拥芳抱馥 直道好个天 《墅屏有牛》春来江南烟雨间 莺飞草长艳阳天 云际遥山连空阔 耕牛伏卧清溪边 微风拂耳惬百意 人间难得唯清欢 《戏游》叠翠红罗缀芳菲 鹅点烟汀惹春晖 且听藻鉴歌长赋 丹青用尽不知归
观其作,端其人,行墨流水;使其然,使其不然,焉知快哉。画作同修行,心若定,其身修远,仅以拙诗几首,与君共勉。
折叠重生
文/徐承东
如果说绿叶勃发,代表的是人生的激昂与朝气。那么枯萎凋谢与凝结则更像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清逸与淡泊,有几分“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怡情,也有几分“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的恬淡。
年幼喜画,常以书页课桌为本描摹绘画。三两鱼虫,四五燕雀,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撞开了书画之门。
年少的笔端单纯鲜亮,却也稍嫌浮燥,总想着尽快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不停地追赶师辈们的步伐,无奈常常迷失自我,也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荏苒时光,我已到而立之年,闲云的笔端突地落在了枯萎的枝叶,仿若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那些树叶斑驳的纹理,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这是一张张旧时光中安静平和的面庞。那些枯枝倔强而坚定的保持着自己的形态,貌似单调乏味,却如清茶一钵,有超然的深邃。
从鲜丽到恬淡,画风悄然的转变见证了心路的历程。流沙岁月让人顿悟有得:所有的努力皆源于自然的馈赠,唯有自励,自勉,方可心安。
折叠感受自然、表现自然
文/吴建明
当代中国画坛从表象看可谓空前的繁荣,西风东渐在当代中国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以结实的造型、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表达直接、再现的审美趋向;而85新潮后的新新人类,则以张扬个性、抒写自我为旨归,以一种个体的情绪渲泻为切入点,以调侃、诙谐、变形的画面造型演绎在受众面前;作为中国画坛主流则更多专情于传统基点上的创新,然在固守与突破上始终处在难以调和的境地,这三大趋向往往使涉足画坛者难所适从。而书画之乡的浦江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是一方“净土”, 因为这是一个较少受时风影响的地方,作为搞艺术的人这块地方更是一块福地,青年画家的徐承东即生活在这福地中。
寡言、纯朴是徐承东给我的笫一印象,而他对画画的那份执着的态度则使人感动不已,这对于投身工笔画创作的新人来说,这一些正是工笔画创作者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工笔画的创作相比较而言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人,结合他以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为创作切入点,这一切都表明工笔画对于徐承东来说是一种最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分析其作品,可以看出,徐承东在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中,有其独到之外,他善于在平凡、朴索的自然中提取有意味的形式,他的灵感与创意大多来源于大自然的母题,以自己的眼睛去选择与心灵契合的情景和物象,枝叶穿插的野花,纵横交错的草丛与栖息的禽鸟,在这些意象之间营造出湿润与空气感,使画面充满自然的生命活力。另外,也在朴索的自然表现背后透出了徐承东的苦心经营和不倦的求索精神。尽管他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不是奇花异草,也不是珍禽贵鸟,却都被他注入浓郁的情思,使其笔下的野草花丛体现着“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特点。为表现自然的天趣,他精心勾勒着细细曼延的枝条,其不经意的穿插展示着节奏、韵律之美。各色的叶子,以不同几何形状的块面进行组合,线条则始终用中锋徐徐写出,加巧妙的渲染,显现出空间变化的多样性,在色、墨、线、面的处理中,他以灰色调为主,构成了淡雅的气息,弥漫在整个画面。
徐承东这一路独特的画风,曾取得入选获奖中国美协举办的四次展览并获奖成果,深得业内好评,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苦心经营外,与浦江的书画大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特别近几年来浦江画坛上工笔画创作水平有长足的提高,因此徐承东在工笔画创作上并不缺乏良好的学习和借鉴的平台。而他在中国美院的深造,又使他对中国画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他深知中国画中的“技” 是形而下的,是造型、表意的手段而巳,而学识、修养的提升,则是技进乎道的必由之道,因此,近年来他对中国绘画史梳理、研究上下足了功夫,并从宋元入手,逐渐形成了自已独特绘画的绘画风格,再度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和赞许。
前贤有言:不历入世难以出世,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就其画坛表象之繁荣和本质之纷扰而言,生活在“净土” 的徐承东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应历纷扰之磨练方有更高层次的体悟,这一切都表明他正处在更高一个积累、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他正年轻,他的毅力、潜力和可塑性,必将使他的艺术创作之路走得更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