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等待一本书的火(杨华)

增加 6,26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等待一本书的火'''<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等待一本书的火'''<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1346010/pexels-photo-1134601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等待一本书的火》'''是[[中国]]当代作家杨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等待一本书的火===

“火,火,火,一定大火!”当我们并不年轻的面孔,如顽童般的纯真笑颜,定格在小巷中[[夕阳]]下刚刚好的光线,这一瞬间,让奔走于尘世中无比疲累的心,霎时柔软。

从未如此期待,一本书的出版。

初夏,连续几日潮湿的雨天后,一个有阳光的下午,按照张季次先生信息提供的详细路线,来到位于锦官驿站的[[成都]]掌柜时,眼前的景,似曾相似。青砖黑瓦,雕花木门,青石板路,处处透出[[历史]]的沉积,与文艺的气息。正如一个人,骨子里的内涵,总会掩饰不住地于举手投足间,漫溢出来。

张季次先生和曾令琪先生。

上楼,靠窗的一隅开放式包间,一群人正谈笑风生,隔着几米远,就能听见空气中哔哔燃烧的声音。一层轻曼的窗纱,隔离于尘嚣与天籁之间。

师父曾令琪先生招呼我落座,一如既往地和畅。并介绍在座的音乐家陈川先生及夫人,我与先生曾有一面之缘,相互不觉陌生。正忙着与笔记本电脑前一陌生人交谈的张季次先生,插空抬头招呼我自用水果茶点,惯常地热情周到,犹如春风拂面。

曾令琪先生赠陈川先生《临江仙》词手迹。

坐下来,斟上一杯绿茶,嗑上几粒瓜子[[花生]],吃上三五片[[西瓜]],颠沛流离的心,自动沉静下来。一抬头,看见桌子中央插在清水里的的几支橘粉的玫瑰花,自持地绽放着[[娇艳]]与芬芳,似乎,吐纳着天地间所有的精华。

透过花瓣,我看见,一群人专注的脸。情不自禁,用手机记录下这动人的画面。

新书封面初稿。

听令琪先生说起,大家正共同忙碌于一本书的出版。难怪,老远便能嗅到,空气中流动着一种,名为“激情”亦或“梦想”的元素。

因为这样的话题,气氛更加热烈。通过大家的介绍,很快了解到,这本《季风乐语话陈川》的书,不是普通的读物。是评论家季次先生,三十年持续追踪音乐大师陈川先生的创作之路,将其对民族音乐的巨大贡献,别具慧眼地提炼为“陈川走势”,并赋予其宣言、标志、内涵、[[精神]]的诠释。

曾令琪先生赠张季次先生《临江仙》词手迹。

作为一个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乐盲,我却对这本纯粹的乐评书,产生极大的好奇。

不由会想:是一份怎样的高山流水、惺惺相惜的缘分,才会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二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追随足迹?是一份怎样力排众议、敢做自己的[[勇气]],才会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坚如磐石地支持,给出“允公允正,戒谀戒欺”(令琪先生语)的评论?是一份怎样胸怀天下、舍我其谁的志趣,才会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独辟蹊径、推陈出新的艰辛探索,进行机理的提炼,路标的高悬?

令琪先生当场发给我一张图片,是书的封面。纯黑色的底上,有一张季次先生的照片,其笑容纤尘不染,力透纸背,让人恍然洞见,书中蕴藏的美好与热爱。

这帧非常有感染力的设计,出自正埋首于电脑前的卢朝金先生之手。他是陈川先生的学生,专业制作人。此时,他和季次先生,正专心致志于书稿的整理与核对,排版的沟通与讨论。

左起:张季次先生,杨华女士,陈川先生,曾令琪先生,张黎玲女士,彭卫锋女士。
 
期间,请求加了陈川先生的[[微信]],他的头像,有一种风华绝代的气度,让我甚觉惊艳。现年已73岁的陈先生说,这张头像,是他年轻时的照片。与眼前的真人一比照,发现,二十年前后的先生,除却头发黑白有差异,其它无异。修炼到极致的煦暖,通透,涵养,在他年轻的眉宇间,已然呈现!难怪,在音乐的路上,他能有如此的大觉悟,与大成就!

中途来了陈川先生培养的一位学生,民歌歌手张黎玲。还有一位作家彭卫锋。无论先来后到,中途加入聊起这本书,大家都兴致颇高,茶话轻松,亲融。

等书稿工作告一段落,幽默风趣的季次先生加入聊天,桌上的氛围愈加活色生香。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起,这本书出版的点点滴滴,方知,令琪先生已为其作序,并分别填词《临江仙》赠陈川先生与季次先生。还写下“共知心似水,安见我非鱼”的书法,赠与季次先生。

曾令琪篆书:共知心似水,安见我非鱼。

聚会的气氛被推向高潮,在大家一致的请求下,令琪先生现场朗诵书序及词赋,其文意、其声线,流露出由衷的真情,让人为之深深动容。

能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的书序,我想,关键在于,令琪先生真正懂得陈川先生、季次先生。正因为这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让他们在文艺的天地,相知相惜,相得益彰。

被尘封的生命的能量,化为股股暖流,在心底哗哗流淌。那一刻,恨不能变身为音乐家、文学家、书法家,结缘这超凡脱俗的高贵友谊,通融这润物无声的天地灵气!

太阳的余晖,给万物镶上一道金边,有一种梦幻的美丽。渴望留住,这一刻的闪闪光亮。我在一株火红的花树下,满怀虔敬与赤诚,许下“等待一本书的火”的期冀与祝语。<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杨 华,《[[西南]]作家》杂志优秀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16,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