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神经调节

增加 8,94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神经调节'''<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神经调节'''<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review.21cnjy.com%2Ffiles%2Fed%2Ff3%2Fedf38c2c2a8a6cfcfeacd534128f06d2.png&refer=http%3A%2F%2Fpreview.21cnjy.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4605492&t=f263b2bb5ab53f483c905b6bdd0e2e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21cnjy.com/H/11/5380/4557722.shtml 圖片來自21世纪教育]</small>
|}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例如当血液中氧分压下降时,颈动脉等化学感受器发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至呼吸中枢导致中枢兴奋,再通过传出神经使呼吸肌运动加强,吸入更多的氧使血液中氧分压回升,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反射调节是机体重要的调节机制,神经系统功能不健全时,调节将发生混乱。

神经调节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引言==
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除受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之外。还有一种主要调节形式---神经调节。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才能协调统一,成为—个整体。
==基本方式==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为在生活过程中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而后者为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然而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根据反射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反射分类如下:

1.按照反射形成过程分类,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按照生理功能分类,反射可分为防御反射(如咳嗽反射)、食物反射(与摄取和消化食物有关的反射)、探究反射(如由新异刺激引起,并且表现为警觉和面向该刺激物运动的反射)和与延续种族有关的性反射等。

3.按照感受器作用特点分类,反射可以分为外感受性反射(即由外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如视觉反射)和内感受性反射(即由内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如肌肉牵张反射)。

4.按照效应器作用的特点分类,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如屈肌反射)和内脏反射(如血管舒缩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它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效应,兴奋在神经系统内运行的整个路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传递途径==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出去。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机体活动
==兴奋传导==
===感受器===
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感受器的分类===
①根据其特化程度分为:

一般感受器:分布于全身各部,如痛、温、触、压等感受器。

特殊感受器:如视、听、平衡、嗅、味的感受器,仅分布于头部。

②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分为:

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接受心血管等处来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渗透压、温度、离子和化合物浓度等的刺激。嗅粘膜的嗅觉感受器及舌的味蕾,其刺激虽来自外界,但这两种感受器与内脏活动有关,通常也将其列入内感受器。

外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刺激主要来自外界,如触、压、痛、温、光、声等。

本体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置觉感受器,接受主要来自机体运动时所产生的刺激。

更常用的是结合刺激物和它们所引起的感觉或效应的性质来分类,据此所能区分出的人体的主要感觉类型和相应的感受器。
===神经纤维传导===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膜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即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即动作电位)。但是,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这样,在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在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地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的部位又不断地依次恢复原先的电位。兴奋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的。
===细胞间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泡内含有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当兴奋通过突触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通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模(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通过胞吐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外界刺激传入神经中枢后,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再由神经中枢对机体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解。虽然各级神经中枢对机体的活动都有调解作用,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
==提出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2年)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将反射分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同类动物都具有的,是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上述呼吸反射就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按照它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例如,工人进入劳动环境中就会发生呼吸加强的条件反射,这时虽然劳动尚未开始,但呼吸系统已增强活动,为劳动准备提供足够的氧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条件反射是更具有适应性意义的调节。
==实验研究==
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淌口水,或者说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还观察到,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淌口水,而不必尝到食物的刺激,也就是说,单是视觉就可以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参考文献==
13,6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