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沙汀

增加 5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沙汀'''(1904-1992)作家。原名杨朝熙, [[ 绵阳市 ]] 安州区绵阳市安州区人。在成都毕业于 [[ 四川省 ]] 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抗战后任教于成都协进中学。历任 [[ 西南文联 ]] 副主任, [[ 中国 ]] 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 四川省 ]] 文联主席, [[ 中国 ]] 作协四川分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二至四届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还有长篇小说《困兽记》、《还乡记》,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老邬》,中篇小说《木鱼山》等。有《沙汀选集》(四卷)。
== 简介 ==
沙汀(1904-1992)作家。原名杨朝熙,安县人。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沙汀,原名杨朝熙、杨子青。1904年出生于四川安县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7岁读家塾。少年跟随舅父经常出入于四川乡镇之间,对地方军阀、地主豪绅及其他各种社会势力的腐败情形非常熟悉。1932年出版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同年加入“左联”并继续创作。以《兽道》、《代理县长》等一批反映川西北乡镇生活的别具一格的沉实之作著称于左翼文坛,被鲁迅誉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抗战爆发后回川,任教于成都协进中学并从事文艺界团结救亡工作。历任西南文联副主任,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中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二至四届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还有长篇小说《困兽记》、《还乡记》,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老邬》,中篇小说《木鱼山》等。有《沙汀选集》(四卷)。
}}
== 生平经历 ==
生于 [[ 四川 ]] 安县。7岁开蒙读私塾。少年时期经常出入于 [[ 四川西北 ]] 的城镇乡间,谙熟地方军阀和毫绅们的腐败情形。17岁进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受五四新文化和科学社会沙汀作品主义思想的影响。1926年毕业后曾赴南京、北京,求学不成返回四川。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不久,成都发生二一六惨案,他隐蔽一段时间后,1929年流亡到上海,与省一师同班同学艾芜(汤道耕)相遇,共同走上文学道路。193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俄国煤油》后,曾与艾芜联名写信给鲁迅先生求教小说的题材问题。193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随即加入“左联”,成为“左翼文学新人”之一。以后陆续发表《丁跛公》、《在祠堂里》、《代理县长》等作品,着力表现真正熟知的四川农村社会。
为发国难财争夺金矿而引起的内讧。这一时期的短篇《范老老师》、《呼嚎》、《医生》等,表现人民争民主、反内战的新主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沙汀担任全国和 [[ 四川省 ]] 文学界的领导工作,同时继续创作,写了《卢家秀》、《你追我赶》、《老邬》等,转而歌颂新型的农民。1976年后重新执笔,以不凡的创作活力连续发表中篇小说《青枫坡》、《木鱼山》、《红石滩》。
沙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主要以 [[ 四川 ]] 作为他故事的背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描写中国现代农村。他擅长描写四川社会风习,渲染场面气氛,捕捉人物的典型细节。他的小说以极强的幽默感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著称。沙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任上离职退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仍不倦地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 学习经历 ==
1922年进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接受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思想并广泛爱好新文艺。沙汀自传1926年师范毕业后曾赴北京等地,求学不成返回四川。
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政局动荡, [[ 成都 ]] 发生二·一六惨案,白色恐怖迫使他于1929年前往 [[ 上海 ]] 。与流亡上海的四川同仁创办“辛垦书店”。
1931年与省一师同班同学艾芜在 [[ 上海 ]] 相遇,共同研究探讨小说创作。193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得到鲁迅、茅盾的肯定和鼓励。同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以后改用现实手法写出以四川乡镇社会为背景的《丁跛公》《在祠堂里》《代理县长》等作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四川。1938年与何其芳、卞之琳等人奔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同年11月随贺龙同志去晋西北和冀中一带体验生活。后写出著名的《随军散记》《奇异的旅程》。1940年回到重庆,这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潮。陆续发表《在其香居茶馆里》《磁力》《堪察加小景》等著名短篇小说。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也相继问世。此时的作品主要反映抗战时期的四川农村生活,从不同侧面揭露抗战时弊和新旧痼疾。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