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孟新宇

增加 4,3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本土文化中拓展 ----贾方舟'''
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上,来自河南的青年画家孟新宇的作品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作品不仅带着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而且带着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血脉,从这里走出来的画家如段正渠、段建伟至今保留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孟新宇虽然只是初出茅庐,但他对油画的本土化思考已经至为鲜明。他虽然在学院的正规训练中也曾经努力掌握严格的写实技巧,曾经迷恋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直到现代的诸多大师,一度徘徊在这些大师的阴影之下,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但在这块中原厚土上的生存经验和文化记忆终于将他从迷惘中引领出来,在油画创作中有了自己明确的文化选择。可以说,这种艺术上的“开悟”对孟新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开悟”就不会出现艺术上的跨越。当他还不能将画画这件事与他自己的生存经验和文化记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难以从大师的阴影中走出来,更难以建立自己的艺术信念。我们现在看他的作品,不难从中发现,在他激越奔放的笔触和凝重浓艳的色彩中,充盈着传统文化的濡染和民间艺术的熏陶,奔流着中原文化特有的血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已经完全放弃了他曾经为之倾心的灰色调的学院趣味,在作品中自觉而又大胆的融入民间艺术的浓丽色彩。如果说色彩的厚重浓丽是孟新宇油画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么,类似于“写”的用笔可以说是他的油画的第二个特点。他的画皴点涂抹,笔路清新,收放自如,始终洋溢着饱满的生命激情。在风格上是表现主义,但却是中国式的表现主义。在形式上,他的画有意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图示结构,以及卷轴画的外在形式。在西方油画中,很少有中国传统绘画这样细长的横批和卷轴的尺幅,这和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的观念密切相关。此外,他还借用了传统四条屏的形式如(如《乡间》),从而使他的画从内蕴到外观都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和个性特质。中国五千年极其丰富的文化传统,构成画家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但如何从传统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其中除了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入而整体的了解,还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途径。孟新宇的作品不只在外在形式上对传统有所借鉴,更重要的还是他对传统精神有自己的理解,他的艺术在整体气息上与传统文化有一种血脉关系。尽管从长远看,他还只是刚刚上路,在艺术上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但幸运的是,他已经将自己导入一条从传统艺术中借鉴、吸收、融会的有效途径,他的未来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期望的。来自河南虞城的青年油画家孟新宇,他的画已参加过一些重要的全国性大展。他那些带着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的作品,以其凝重浓艳的色彩,充满激情的笔触,传达出中原厚土特有的文化血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他在作品中自觉融入民间艺术的色彩、传统文人画的图式结构以及卷轴的外形式,从内蕴到外观都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和个性特质,在艺术上具有很大潜力。
== 孟新宇:紧握太行山的文脉 ==
大概在2000年,我出去写生时很偶然地发现了豫北太行山这个地方。这里处于南太行的腹地,也是河南林州石板岩界内的太行大峡谷的景区,一开始我就住在山脚下的高家台村,这个村子随着旅游者和写生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我逐步转移到山上高一点的村子住着画画,因为那里游客比较少。
 
就这样挪了好几次,越挪越高。2011年,我挪到了现在位于“太行屋脊”的槐树洼村,每年会在这儿住半年以上,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这个地方是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的交界处,地处八百里太行的南端,山上山下的落差跨度很大,山势非常雄伟。因为有水,又很灵秀,刚柔并济。
 
五代画家荆浩就曾隐居于此,北宋时的很多山水画的原型也出自于此,我感觉在这儿住着离北宋那些山水画大师最近,所以特别喜欢这里,也对这里的风景特别有感觉。我觉着人的一生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持之以恒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大的福报。
 
在山上,我常常翻看我喜欢的宋元画册,同时去感受山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的变幻。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感到宋元山水画的高级,古人与山水是如此地亲近,他们把画面处理得那么和谐。宋元山水完全代表了中国的山水精神,画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东方艺术之精神。
 
画太行山这么多年,我的绘画面貌也在缓慢地呈现。在创作中,我一直追求紧握住太行的文脉,再有会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山水画特别是我最钟爱的宋元绘画中的东方意蕴、气度融入到画面中。我一直画油画,虽说在图式、色彩、形式上学习和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比如像德国新表现的东西,但这些只是我的手段和“皮壳”,“内核”却是东方的。我经常想,自己要做的是怎么把这些融合并继续深入下去,让画面呈现那种“人在尘外”、“忘乎所以”“物我两忘”的境界。我觉得,我画面上的核心应该是表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精神,表现东方哲学的逻辑和东方艺术的精神,表现人和自然的融合亲近。
 
在山上,每天一睁眼,我推开窗户打开门就能看见山。四季的山是不一样的,四时的天气也不同。听着鸟叫声在山谷中回响,山风吹过树梢,看着阳光照进屋里,树叶慢慢长出来,繁茂过后又再落下⋯⋯好多好多东西,慢慢地浸到人的骨头里去了。画画的时候,我就不自觉地把好多在这儿亲历过的、感受到的东西带出来了。
 
山上空气好,氧气特别充足,在城里画一两个小时可能就会感觉到累;在这里一画就好几个小时,精力还很充沛。有时候很长的一笔画下来,抑扬顿挫、干湿浓淡、意在笔先,那种品质是在城里的画室中不容易得到的。大自然给你的不是一点技术的皮毛和程式化的知识,它带给你的营养会激发出更鲜活、更生动的一些未知的东西。如果把这座大山比作一部大书的话,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一生能翻几页就很了不起了。
 
由于长时间的在这儿生活,慢慢地,我的整个生活方式都改变了,生活节奏也一点一点慢下来了。在山里的生活状态就很安静,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画画,比如说5天时间我要完成一幅作品,每天进度是多少,基本上就是按照计划来的。
 
幸好自己每年能有半年的时光在山中度过,也能不停地去远行追寻艺术史留下的只言片语和精彩线索,在山水间体会自然的博大,感知岁月的沧桑轮回,寻找和反醒自己;生活、画画、沉思、读书,远离喧嚣和红尘,远离市井气和江湖气。山上静坐,山岚云雾能养山林气;读书远行,能养书卷气。好在我能择山而居,好在我能自得其乐,好在我能风雨兼程地前行,好在我还有梦。 <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QxOTkwNw%3D%3D&idx=2&mid=2247499244&sn=af1d65b90fee52495b7700834a819d49  孟新宇:紧握太行山的文脉],腾讯网, 2018-05-24</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1,9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