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70
次編輯
變更
add
大观三年(1109年)二月,门人苏伯固、蒋湋护其丧归葬双井祖茔之西,建炎四年庚戌(1130年)高宗中兴,赠直龙图阁,德佑元年乙亥(1275年)太常寺议谥“文节”。
==历史变迁==
[[File:湖面全景.jpg|thumb|right| [http://n1-q.mafengwo.net/s10/M00/62/6C/wKgBZ1nPfYOAdGt8ACvNHgg_yrc51.jpeg?imageView2%2F2%2Fw%2F1360%2Fq%2F90 原图链接] [http://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09978.html 来源于马蜂窝网] ]]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王羲之生于琅琊临沂,并在此度过他的幼年时期。据《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西晋末,“永嘉之变”(307年—313年),临沂“诸王南迁,舍宅为寺。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一曰洗砚池,皆其遗址”(《集柳碑》)。
后魏时,名律寺。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赐名开元寺。北宋改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僧妙济禅师觉海来的普照寺任主持。4年后,在沂州防御使高召的赞助下,拆除墙垣,开拓庙基,建立围墙;并架石桥,跨望月湖,将原偏僻的水池隘寺,扩成空旷之境。同进翻修殿宇,并在大雄宝殿北建藏经楼,收藏佛经5048卷。工程告竣后,在寺中庭筑亭刻碑,以记其事,此即有名的“集柳碑”。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州李希贤在右军祠内设立琅琊书院。同治年间,在忠教祠西又修建了万善庵。昔时,这一带琳宫梵宇,错落分布,苍松古桧,林立其间,为临沂城五大形胜之地。夕阳西下时,暮霭朦胧,古城沐于一片灰暗之中,唯普照寺内高耸的大雄宝殿的西山壁上,被夕辉所映射,红光熠辉,光彩夺目,堪称奇观。古琅琊八景之一“普照夕阳”即指此景。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