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016
次編輯
變更
内江市桥牌协会
,無編輯摘要
'''内江市桥牌协会''',成立于1982年1月1日,位于 [[ 内江市 ]] 市中区广场路199号附14号, [[ 组织 ]] 桥牌比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相关资讯==
===内江人打桥牌,打出个国际桥牌大师===
桥牌运动在内江约有70年 [[ 历史 ]] ,如今,玩桥牌的队伍逐步壮大。
在这70年的内江 [[ 桥牌 ]] 运动发展史中,内江桥牌协会为国家输送了王维国、翁龙海、徐敬川、李新等一批又一批人才。桥牌不仅丰富了广大市民的 [[ 生活 ]] ,也为内江赢得了许多荣誉。
听老牌友回忆“周末茶座”
桥牌是一项益智而高雅的 [[ 体育 ]] 竞技项目。虽然同是扑克牌,桥牌却与斗地主等玩牌方式不同——不赌财物。所以桥牌传入中国后,玩桥牌的人当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
四个人,一张桌子,一杯清茶,一副扑克牌,大家就能够在桥牌桌前坐上一整天。“老啦!最近两年我都打得少啦!年轻时我们多时髦!打桥牌都用 [[ 英文 ]] 叫牌呢!”89岁的丁绍仪有60多年的桥牌史,谈及美好的青葱岁月,他忍不住笑了,两眼闪烁着光芒。
上 [[ 世 纪50 纪]]50 年代,毕业于荣县师范的丁绍仪来到内江市政协(现市中区政协)工作,在这里接触桥牌,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桥牌。
“当时玩桥牌的人并不多,据我所知,最初 [[ 内江 市|内江]] 玩桥牌的人,就只有我们市政协的那几位,刚好凑成一桌。”那时候,几乎每个周日,丁绍仪都与牌友相聚在市政协的茶话座谈室内,他们称这为“周末茶座”。
杯几分钱的茶, [[ 茶 ]] 香缭绕间,一坐就是半天。有人打麻将,有人下棋,有人玩长牌,还有不少围观者,但是玩桥牌的人似乎永远只有丁绍仪和黄仲阳、李应忠、叶寿昌等人,他们成为“铁杆”牌友。
====内江市桥牌协会成立====
1958年,内江市政协从北街搬迁到文英街一个大院办公,政协的“周末茶座”也随之迁到政协小会议室, [[ 继续 ]] 举行星期日的娱乐活动。
1962年,当时负责科委工作的孙先成与丁绍仪取得联系,召集 [[ 科技 ]] 人员每周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讲课之后,孙先成与丁绍仪组织这些科技人员以及政协其他成员一起,参与棋牌活动,桥牌由一桌发展到两桌、三桌,新增了金明善、欧阳操、杨宗贵等人,一直延续到1966年。
1976年,内江市政协从文英街搬到南街,在政协 [[ 食堂 ]] 过厅继续举办“周末茶座”,开展棋牌活动。桥牌重新走入公众视线,几位老牌友得以光明正大重新聚在一起打桥牌。
1983年8月,内江市桥牌协会正式 [[ 成立 ]] ,黄仲阳任第一届秘书长,刚刚成立的桥牌协会没有足够的经费,所有的牌具都是桥牌爱好者自己掏钱买的。
2004年,在党和 [[ 政府 ]] 的关怀下,一处约500平方米的体育休闲活动场地正式建成,内江市桥牌协会终于有了自己的固定活动场所——内江市桥牌(棋牌)活动中心。
之后,市桥牌协会集体筹资,先后投资十余万元装修和购置 [[ 设备 ]] 、器械。活动中心每天从早晨8:00到晚上11:30开放,为桥牌爱好者搭建起一个很好的活动平台,不仅是本地牌手,外地牌手也到内江参与桥牌活动,为内江桥牌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今,内江市桥牌协会的会员已经 [[ 发展 ]] 到上千人。
====出自内江的“全冠王”====
几十年发展,内江桥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广泛的 [[ 群众 ]] 基础和极大的影响力,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桥牌选手,仅1985到1992年,就涌现了王维国、翁龙海、王庙根、王友根、李新等一批桥牌高手,他们不断在全省、全国各类大赛上获奖,极大地推动了内江桥牌活动发展,确立了内江桥牌的地位。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