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30
次編輯
變更
赛龙镇
,'''赛龙镇'''是岳池县南部边陲一个商贸发达的闻名古镇,东邻罗渡镇,南临渠江相望的重庆市合川区[[香龙镇]]、[[龙市镇]],西连大佛乡,北枕齐福乡,幅员面积24.05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117个村(居)民小组,现有人口14653人(2017);耕地面积806公顷,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农产品,蚕桑、生猪、肉牛、家禽、水产等养殖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外,渠江边上出产的花生、芝麻、沙罐萝卜、土烟是远近驰名的特色农产品,正宗、地道的"大河鲢鱼"、"黄蜡丁"更是特色美食。境内还蕴藏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沙石资源,正待大力开发。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9366.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86万元,农民纯收入达到5230元,转移富裕劳动力7000人,实现劳务收入4600万元。出栏生猪3.5万头,出栏家禽30余万只,出栏肉牛2500头,各种水产品产量达3.8万公斤。<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赛龙镇] </ref>
==地理环境==
赛龙镇海拔高度350米,相对高度200米,属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最高温度21.7度,最低温度14.6度,雨量充足,气候温和。
赛龙曾是川东北重要的驿马古镇和商贸大镇,传说南宋末代皇帝曾兵败逃难于境内渠江边上的永清寨,留有"圣涌泉"等典故美传。气势恢弘,景色迷人、风光独特的永清寨被誉为川东雄寨,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永清寨外形壮观,形如犀牛,气势恢弘,景色迷人,风光独特的永清寨被誉为"川东雄寨",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该古寨面积810多亩,位于渠江岸边,地理位置优越,离直辖市重庆仅60公里,两个寨门完好,有北面和西面两道山寨门进出,北面寨门为太平门,门楣上刻有"太平门"三字,门柱上刻有浮雕图案,门拱上则刻有"皇清嘉庆3年7月,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众领事募化,众生捐资修建永清寨同立。"由众多宽约3米的石板组成的石阶从寨门下穿过,坡度较陡之处竟接近70度,也曾有人细心数过,石阶从寨脚到寨上,竟有376步;西面寨门名为顺天门,门楣上"顺天门"三字还隐约可见,两侧门柱则刻有楹联,右为"千尺垣墉寒贼胆",左为"万夫雄杰固民心",门拱则刻"大清咸丰二年阳月十八日补修永清寨吉立"。
正在建设的"广安港"(广安四九滩-岳池县赛龙镇丹溪口-重庆朝天门)航运工程,将为赛龙镇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发展沿江产业提供优越的环境。
'''人口数量'''
镇人民政府驻地赛龙场,全镇共有14653人(2017)。全镇2党委,22个党支部,564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496名,机关16名,老干13名,学校27名,企事业12名。赛龙初中、赛龙小学共有教职员工77人,在校中小学生1470余人。全镇有耕地面积1066.18公顷,其中,田10144亩,土2264亩,林地2713.8亩,园地852.9亩。<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地理环境] </ref>
==建制沿革==
解放后为赛龙公社,属罗渡区,文革期间改名为五四公社,文革后恢复为赛龙公社,1992年9月,调整行政建制时,赛龙保留为乡,2001年10月,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赛龙场,距县城38公里。赛龙镇位于县境南部,东连罗渡镇,北倚齐福乡,西邻大佛乡,南界重庆市合川市码头镇。幅员23.40平方公里。境内丹溪口为全县最低点,海拔207.80米,渠江流经6个村,流程15公里。2002年末,辖老隍堂、顺梁寨、井淹院、打铁口、花柳溪、天神堂、牛敞沟、罐顶山、千字岭、龙泉、老人坪、赵家坪、红花园、十字路、龙口场、新观音等16个村委会,111个村民小组和赛龙街村1个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有丰富的麻竹、柜桉等林业资源和传动雄寨"永清寨"旅游资源。
==特色产品==
全镇有耕地12500余亩,地貌以中丘中谷为主,全镇地热北高南低,渠江流经境内,先后修建了牌坊河堰和会仙桥水库主干渠上支渠7条,流灌钱镇12米、油菜,是岳池县重要的粮食、甘蔗、蚕桑、柑桔、家禽生产基地,土特产有纱罐萝卜、蘑菇、花生、芝麻、白沙柚等。农业业主开发渐成气候,初具规模。赛龙镇距县城38公里,距广安市35公里,省道罗武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001年食粮总产量达107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702元。驻地有单位11个。
'''沙罐萝卜'''
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赛龙沙罐萝卜产于岳池县赛龙镇渠江边花柳溪村和天神堂村的河床河沙之中,系渠江流域特有沙质土壤的独特无公害农产品,远近闻名,有千年种植历史。
其通过提纯选育,其形似沙罐,个圆皮薄,口味独特,炖吃尤佳,是萝卜中的精品。其特点有(1)细颈、大肚、独根,外形像"沙罐";(2)水份充足,营养丰富,脆嫩甘甜,含有糖份、粗纤维、维生素C、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3)肉白汁浓味甜,可当水果吃,口感好,无辣味,不易空心老化,素有红皮春不老之称。早在20世纪初,沙罐萝卜就颇有盛名,远销广安、南充、合川、重庆,人们赞誉"沙罐萝卜煮腊肉,不放油盐都好吃"、"沙罐萝卜大,不放油盐吃得下"。
'''黄辣丁'''
渠江中盛产"黄蜡丁"、"大河鲢鱼",是当地名贵土特产,均供不应求。
赛龙镇渠江中的野生"黄辣丁"(号称鱼中极品),学名黄颡,也叫黄骨头、昂刺鱼,
'''黄辣丁'''
是肉食性淡水凶猛鱼类。赛龙镇野生"黄辣丁"略有浅黑色断纹,无鳞,全身滑溜溜的。有胡子,背上有一根昂起的硬刺,不小心就会让它刺中。 当你捏住它背部的那根硬刺,它便会"昂刺,昂刺"地叫出来。赛龙镇野生"黄腊丁"味道很鲜美,烹调的方法也有很多,来到赛龙镇,吃上野生"黄辣丁",真是一种享受(城市里面的"黄辣丁"多是人工养殖,极少有野生的)。
'''黑花生'''
赛龙镇的黑花生主产于天神堂村,黑花生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黑粒花生,晴仁谷花生。黑花生是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种。黑花生与红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
黑花生含量较高的10种氨基酸效用分析:黑花生富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57%,仅次于黑大豆,必需氨基酸比例占22.90%。以下为含量较高的10种氨基酸。<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特色产品] </ref>
==人文历史==
'''标帜山寨'''
广安市岳池县文管所要去赛龙镇境内的标帜山寨安放文保碑,那是双枪老太婆待过的地方,电视连续剧《双枪老太婆传奇》火爆全国,同时也让双枪老太婆这一人物闻名全国。
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人物之一--陈联诗。作为这一历史名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标帜山寨,标帜山寨位于赛龙镇牛敞沟村。其东面脚下,便是渠江,寨顶高出江面约500米,深入寨中,犬吠不断,但寻声而去,仅见完屋一座,大门紧锁,屋前散落着两个雕着图案的石墩。民房西侧10余米,是一口面积约5米见方的池塘,池水深褐,不见其底。池壁由条石砌成,青苔横生,东面池壁上,一棵直径足有七十厘米的黄桷树贴壁而生,似乎在向世人默默诉说着池塘历史的久远。过池塘,沿着小道继续前行,两侧,一道道残垣立于土中,不用说,这里以前定是密集的住房,一种沧桑之感不禁向心头袭来。残垣尽头,突然一个下坡,原是山寨的西门,是一座完好的石拱门,门空高约3米,门顶中石上刻有"×丰三年××"等字迹。从"丰"字上看,想必寨墙应建于清咸丰年间。寨门外已是荆棘丛生,一条小道若隐若现,西门内侧左上方,一条石径向寨后深入,靠寨墙一面的土块说:"很早以前,这里是火药库,存放着大量打仗用的火药。"石径另侧的泥土里,散落着无数瓦砾和陶瓷碎片。从那些精美的陶瓷残片来看,这里以前住的必是大户人家,继续向前,穿过一块大石坝,一条斜道弯转右下,便到了山寨的东门,它的结构和刻饰比西门相对简单,门楹及门柱上的刻也已被毁,但站在这里可直观渠江之水滔然而去,并可顺着门前小道直下渠江。折身而返,步于寨北,向寨下往去,前方一川平坝,座座楼房立于其间。那是罗渡镇云门寺村,也叫陈家坝,"双枪老太婆"便出生在这里。标帜山寨因四周的寨墙及两道寨门保存相对完好,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汪家坝'''
赛龙镇天神堂村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渠江包着这个村来了一个倒"U"字的半包围圈,前面为江,后面为山,江与山之间便是平坦的坝子,名为汪家坝。汪家坝是一个占地约500亩的临江台地,台地平均高出江面10余米,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岳池县境内渠江段最大的临江平坝。虽以"汪家"命名,但如今,整个坝子却找不到一家姓汪的。传说汪家坝以前是一座城,特别是在2组与3组交界的这一片,往下面挖2尺多深就可挖到以前的老屋基。汪家坝更多的传说是关于一个历史人物,村民称为"汪翰林",说汪家坝是汪翰林的家,汪家坝也便由此得名。《岳池县志》载:"汪洋,天顺间举人。以训导分校楚闱,累官至云南同知。清戍弭盗,均役浚渠,升知府。入祀乡贤。"同知,正五品,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为从四品。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guǐ)、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岳池县志》载:"云南知府汪洋墓,在治南东月里,离城九十里,石碑尚存。
'''古坟山'''
位于天神堂村的古坟山系南北走向,高约50米,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明墓沿山体布局,呈台梯递叠状,计6层以上。临山体东北面的一排墓葬中,已暴露8座墓穴,均为东北朝向。墓群中,有两处为三室墓,其余为双室墓,均采用普通石板堆砌而成。墓室的封门石板已经不见,部分墓室已被泥土填埋,个别墓室内还散落着白骨和棺木。每座墓室均有墓龛。从已打开的几座墓室看,其龛制有两种形制,一为尖拱减底龛,一为连弧纹拱减底龛。所谓减底,就是将图外沿线内的板石层揭取掉,又称"减地法",是石刻技法中的一种工艺。但墓龛中和两墓壁没有纹式雕刻。
'''天佑寨'''
天神堂村的制高点有一座天佑寨,建于清咸丰年间,在现存完好的唯一一座寨门外,大家这才发现,这座山寨并非叫天神堂寨,而叫天佑寨--门拱的中条石上,刻着"大清咸丰四年□寅□造修天佑寨众□议"的字样。
据《岳池县志》记载,天佑寨虽为小山寨,却创造了成功抵御数万大军的奇迹。其记载内容如下:
(咸丰十一年十月)十三日,朱逆窜往罗渡溪焚掠居民。天佑寨首事刘锦山等探得贼不满千,即刻选派壮丁百有余名,潜至岳家溪隘口堵截。贼欲窜扰赛龙场,望见隘口旗帜不敢前进,夜半仍觅原路而去。迨十一月初九日,贼首周拜拜(跛子的意思)拥众数万潮涌而来。寨首等率勇防守,炮毙贼七名,杀毙贼四名。贼怒,围寨一昼夜。寨首等拼力死守,矢石交下,贼不能攻,十三日晨早撤围。即派壮丁三百余人径往花柳溪截贼尾队,砍贼落水死者十余人,夺得大旗一杆,小黑旗三杆,抬枪两杆,号褂两件,扎筏篾绳数百卷。贼远遁去。
这段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咸丰年间的李蓝起义,即云南李永和、蓝大顺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清代官方史料常以"滇匪"、"逆"、"贼"等称之)。文中的"朱逆"是指当时窜扰川北的一支,其领头人叫朱国迁;周拜拜本名周绍勇,是窜扰川北的另一支队伍的领头人。记述中有三处特别有意思:一是天佑寨首事刘锦山等得知朱国迁的队伍不足千人时,竟只派了百余名壮丁去岳家溪隘堵截,而且只是在那里树起了旗帜,一个近千人的队伍就被吓得不敢前进,只好利用夜半时分按原路返回;二是周绍勇率领几万人的队伍来围攻占地只有26亩的天佑寨,激战一昼夜,竟只得无奈撤去;三是周率几万人离开天佑寨后,寨首又派300余人抄小道去追杀周的尾队,也大获全胜。第一次是以一敌十,不战而胜,二、三次则是以一敌百,均为大胜。
'''永清寨'''
乘着渠江里的蓬船,一路顺江而下,偏西的太阳在江面上撒下无数的金色鳞片,两岸的青山如巨龙船向船尾迅速游走。船过古渡打铁口,即至丹溪口时,忽见一石寨依江而峙,寨顶高出江面200余米,四周悬崖峭壁,如刀砍斧削,寨下南北两侧又各有溪河相间,使石寨呈三面环水之势。我们不禁高呼:此雄寨也,千里渠江,难得一见!
这就是位于岳池县赛龙镇境内的永清寨,与山寨隔江对望的是合川香龙镇,南面一河相间的是合川龙市镇。由于地处渠江边上,又是合川、岳池的交界地带,加之山寨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千百年来,永清寨一直是扼守水陆两路的军事要寨,寨上至今还有炮楼的遗迹。
相传南宋末年,中原大半国土被元军攻占,南宋皇帝自知无力回天,但又不愿做亡国俘虏,欲赴海殉国。但最让他揪心的是,太子尚幼,若同赴死难,于心不忍。遂叫来心腹侍卫,令他带着太子,乔装打扮,绕道送至合州(今合川)避难。
合州钓鱼城防御工事本极为坚固,也曾多次击退元军的进攻。但太子来合州不久,元帝便御驾亲征,终于攻破钓鱼城。太子誓不降元,率部分宋军,顺渠江而上,逃避元军。
一日,船过永清寨下,太子见一石寨拔天,壁如刀削,南北又有小溪护卫,不禁慨叹道:"此乃天助我也。"遂令众人藏船登寨。因连日奔命,太子登至寨下时,不觉身疲力乏,便拔剑刺地,撑剑稍作休息。待拔剑续行时,只见一股清泉从剑眼处涌出,众人甚是惊奇,认为是太子显圣,便将此泉命为圣涌泉,太子也当即书下"圣涌泉"三字,并命随从将其镌于泉水旁的石壁上。
'''永清寨'''
上得寨来,寨上百姓知是大宋太子后,纷纷大礼参拜,并献上食物,腾出房舍,供太子及随从住下。太子深知元军迟早会沿途追来,翌日,便率宋军和寨上百姓修墙筑寨,以抵御元军攻寨。
不多日,元军果然追踪而来,见山寨如此险奇,防守严密,料想太子便藏在寨中。元军将山寨包围多日,连攻多次,皆被寨民和装扮成寨民的宋军联合攻退。元军久攻不下,以为山寨缺水,只要围困些时日,寨民便会自动缴械投降。但令元军意想不到的是,多日后,寨民用烧得滚烫的水向前来游说的元军泼去,烫得元军喊爹叫娘。元军见此,实觉无计可施,加之没弄清楚太子是否就在寨上,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了山寨。至于宋太子最终离开山寨,魂葬黎梓卫(今中和镇),这则是后话了。
为让我们相信故事为真,村民还特地将我们带到了圣涌泉处,只见旁边的石壁上"圣涌泉"三字清晰可见,石壁下的泉水仍旧静静地流着。<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人文历史]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