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717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英文名:CCTV Headquarters)是 [[ 北京 ]] 商务中心区的一座建筑,俗称“大裤衩”,又被称作“央视新址”,它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它共由位于西南侧的 [[ 中央电视台 ]] 总部大楼(主楼)、位于西北侧的电视文化中心(北配楼)以及位于东北角的能源服务中心这三栋建筑物组成,其中北配楼曾发生过火灾,已于2010年重建。
==建筑简介==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原“北汽摩厂址”),紧临东三环,地处CBD核心区,占地1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234米,工程建安总投资约50亿元 [[ 人民币 ]]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楼(CCTV)、电视文化中心(TVCC)、服务楼及媒体公园。[[项目]]建成后,中央电视台将具备200个节目频道的播出能力。
==建造过程==
2000年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开始进行前期 [[ 工作 ]] ,筹建央视新大楼。2001年3月,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开始进 行立项申请工作。2001年5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立项申请报告。2002年1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进行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2002年2月 [[ 国家 ]] 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的立项。2004年9月22日上午,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开工,采用了OMA/雷姆·库哈斯和奥雷·舍人的设计方案。
央视新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原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厂址),地处北京东部CBD,占地18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234米,工程建筑安装总投资约50亿元 [[ 人民币 ]] ,原预计在2009年启用,但是由于元宵节大火波及,该楼在2010年才完成与中央电视台的交接。
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主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服务楼、 [[ 媒体 ]] 公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SCEC)承包包括主楼在内的“A标段”,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包“B标段”(电视文化中心)。
==建筑构造==
===造型奇特===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 [[ 图案 ]] 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被称为“好看难建”的央视新大楼在2004年10月21日动工。除了“侧面S正面O”的奇特造型外,央视新大楼的安全也一直备受关注。国内许多专家仍认为大楼设计过于复杂,全楼先天性倾覆力巨大,抗冲击破坏力差。就此,莎瑞详细介绍了大楼设计的 [[ 安全 ]] 考虑。
===整体构架===
据设计师介绍,央视大楼的结构是由许多个不规则的菱形渔网状金属脚手架构成的。这些脚手架构成的菱形看似大小不一,没有规律,但实际上却经过精密计算。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暴露在建筑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奥雷舍人说,这样压力 [[ 基本 ]] 都能沿着系统传递下去,并找到导入地面的最佳路径。从外观上看,大楼有一部分钢网结构(包括拐角等压力较大部位)比较密集,它们也是整体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由于大楼的不规则设计造成楼体各部分的受力有很大差异,这些菱形块就成为了调节受力的 [[ 工具 ]] 。受力大的部位,将用较多的网纹构成很多小块菱形以分解受力;受力小的部位就刚好相反,用较少的网纹构成大块的菱形。
===塔楼连接===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 [[ 建筑技术 ]] ,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
北京建筑行业对建造这个设计方案并无现成的规范可用,于是,北京市政府组织13位结构专家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在设计竞赛两年后,央视新总部大楼获准开工建设。接下来,专家组做了一个3层楼高的复制品用来研究。它被放在一个能模拟 [[ 地震 ]] 的液压平台上,上面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用来监控“塔楼”上1万多条钢梁的位移,并测量在不同情况下哪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
===外围设计===
央视新大楼外面由大面积玻璃窗与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大楼外面采用特种玻璃,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日晒,适应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实际上,在空气污染很严重的日子里,这种玻璃就像融化在 [[ 空气 ]] 中似的,人们只能看到大楼的网状结构,彷佛闪电被凝固在空中。
==参考文献==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