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72
次編輯
變更
郑若麟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郑若麟.png|缩略图|250px
|center|[https://p1baike.ssl.qhmsgso.com/t01e18e8ee3286ef20e.png 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43312&sid=46943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443312-469430.html 来自360图片]]]| 出生日期 图像说明 = 文汇报高级记者, 研究员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文汇报高级 记者 ,研究员
}}
'''郑若麟'''文汇报高级记者,研究员<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902865/cc49j3ciChoNEczseXIuPQMhZwZFy7pK 郑若麟:思考,成就深度--专访旅法中国资深记者 ]广东侨网 .2007-08-01[引用日期2012,2012-08-11]</ref>。现为[[文汇报]]国际评论专栏撰稿人。1990年至2013年任文汇报常驻巴黎和欧洲记者,常驻法国超过二十年。他的国际评论曾获中国新闻奖等多项全国性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等地方新闻奖。他的许多作品被[[法新社]]、BBC等外国传媒翻译成英、法文转载和评论。
== 人物评价 ==
郑若麟还曾出版著作两种,译作七种。特别是用法语撰写和出版的《Les Chinois sont des hommes comme les autres》一书在法国影响颇大。
== 人物经历 ==
《郑若麟:思考,成就深度--专访旅法中国资深记者》 作者: 黄冠杰 稿源: 欧洲时报最近,一篇专访法国新一代汉学家的文章《不要再在道德上教训中国》在中国引起广泛影响。各大网站相互转载,并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记者将这一词条打入谷歌搜索网站搜索,竟出现109万条符合要求的查询结果。法国新一代的中国问题专家利奥纳尔·韦龙在其新著《中国的挑战》提出的"应该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个重新审视西方所坚信不疑的一切和西方的社会模式的机会,永远不要再在道德上教训中国。"的观点惊世骇俗。而发现、发掘这位新汉学家而写出这篇报道的,就是中国《文汇报》常驻巴黎高级记者、香港文汇报驻巴黎特约记者郑若麟先生。
郑若麟第一次驻巴黎期间,正赶上了海湾战争爆发,期间郑若麟采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撰写了许多国际时事评论,正是这些客观、锐利、深刻的报道和评论,自成一格的文笔,在国内外引起广泛注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如1991年通讯《战火映红巴格达夜空》获上海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并被收入《建国以来百篇优秀通讯》一书中。他的国际评论也接连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全国经济新闻奖等多项全国性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等地方新闻奖。他的许多作品被法新社、BBC等外国传媒翻译成英、法文转载和评论。他的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国内新闻教材和优秀新闻作品集。
郑若麟的国际报道和评论之所以受关注,还在于他的"观点不新誓不休"。如现在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等论调甚嚣尘上,郑若麟与法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埃斯布尔的对话后,写出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强大》的报道,阐述了欧美世界战略研究界的思想主流对当代中国的看法:"中国威胁"是一种"感觉","感觉"往往会演变成为一种"现实";中国是大国、强国,中国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中国有其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中国的一举一动影响巨大。所以,中国应该重视"中国威胁"的"感觉",并找到相应的解释和说法,才能逐渐消除有关"中国威胁"的"感觉"。埃斯布尔的看法已经引起国内的重视。郑若麟在法国大选期间为本报撰写的分析文章,都有独到的思考。自2004年以来,郑若麟在文汇报头版和国际版开辟了个人专栏"在巴黎看世界--郑若麟专栏"。在国内大报头版上拥有个人专栏的记者屈指可数。他新颖的观点,独特视角,使专栏中刊登的国际评论受到国内学术界和新闻界广泛注意。
作为一个驻外记者,郑若麟报道的频率,题材的广泛,都是别人很难企及的。仅仅给《文汇报》,他每年就有上百篇报道,另外他还为[[ 香港]] 《文汇报》、《文汇周刊》及海外华文媒体撰稿。郑若麟在法国新闻界也是个活跃人物。他用法语在一些报刊和网站上撰写有关法国大选和政治的文章,受到业界的关注。他还参与撰写了《Desir de France》一书。[[ 法国电视三台]] 文学节目《Ce soir ou jamais》、四台的《Le Grand journal》等都采访或邀其作为嘉宾,访谈他对法国政坛和大选的看法。国内大门户网站搜狐网还邀其开了国际评论博客,吸引了大批[[ 网络读者]] 。
不猎奇,以真实、深入的采访写世界;不奉承,以朴素、怀疑的眼光去看世界;不盲从,以独特、新颖的思考去想世界,正是郑若麟成功的地方。[1]== 参考资料:==
== 参考来源==[[Category:记者]][[Category: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