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妙高镇

增加 10,56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妙高镇'''隶属浙江省遂昌县松阳县毗邻,距省会杭州205公里,距丽水市100公里,龙丽高速公路和50省道贯穿全境。…”

'''妙高镇'''隶属浙江省[[遂昌县]]与[[松阳县]]毗邻,距省会杭州205公里,距丽水市100公里,龙丽高速公路和50省道贯穿全境。地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万人。<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895676987_ac98863b02000fb0c.html 秒高镇] </ref>

==简介==

妙高镇下辖50个行政村,七个社区,户籍人口5.7万人。

妙高镇,是遂昌县县府所在地,省级卫生城镇、地区级文明县城(省级文明县城正在创建之中)。是浙西南综合经济重镇.构溪河流经河溪关注入嘉陵江。

妙高镇团委现有9名团委委员组成,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下设61个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1100余名。近年来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使团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力地推进了妙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历史==

妙高镇建置历史悠久、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区域内有浙江元立集团,更有丽水第一家上市企业--凯恩特纸;龙谷丽人茶、文照竹炭享誉全国,自1996年镇工业园区开发以来,工业总量逐年递增,一直荣获丽水市"工业强镇"的荣誉称号;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之誉的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曾在此地当任县令五年,并撰写名著《牡丹亭》;绍兴年间(1311-1162年)建三台寺辟含晖洞景区,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妙高书院。

400多年前,汤显祖曾在这里撰写名著《牡丹亭》,改革开放今作为县城所在地的妙高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街承载历史变迁 西街在县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是店铺林立、人头攒动。改革开放前,西街还只是两米多宽的石子路,两旁土木结构老房子里林立着打铁店、布店、裁缝店、杂货店,常常看到满街的肩挑卖柴火、卖炭的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出钱把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到2001年,经过新一轮大规模旧城改造后,西街彻底改头换面,生活在西街的人们告别了狭窄的小道,两旁的土木房退出了历史舞台。记者在西街看到,宽敞的街道上汽车来回穿梭,两旁是整齐高大的楼房,装潢一新的服装店、专卖店、超市和酒店吸引着来往的人群,老西街的影子已经成为了人们永恒的回忆。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县城交通大动脉--东街南侧的拆建启动,正式拉开了遂昌城市大规模拆迁建设的序幕。通过旧城改造,先后对县城东街、北街、西街、凯恩路、公园路延伸段、南街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拆迁总用地面积超过25公顷,拆迁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

2004年10月,占地面积1公顷、设有99个地下车库的平昌广场建成投入使用;2005年起,先后在县城核心地块建成两处停车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随着2003年龙丽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启动了城北道路网和城东道路网改造工程,到2007年底,县城两个进城口的30米宽水阁路、36米宽汤公大道、24米宽牡丹亭路和25米宽的平昌路等相继建成通车。到2007年底,城市桥梁共计30座,道路总长度65千米,道路总面积达84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对外交通条件。

'''几张老照片见证今昔巨变'''

1999年的时候,一场《东西南北街旧貌换新颜》的影展在县城街头摆开了,以新旧对比为主题的70多幅照片在县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元立国际饭店和遂昌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的原址在那时还是老旧的破房子。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1999年建成的日供水能力4万吨的自来水厂经过十年扩建城供水管网总长超过130公里,县城污水干管长度达到18公里,排水管总长超过50公里,公交线路也由最初的两条增加到4条,运营路线长度从不足30公里增加到45公里,县城公共绿地面积从原来的2万平方米增至目前的12万余平方米。

县城的轮廓线不断丰富,住宅、商务、办公领域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出现了安居大厦、银泰大厦、元立国际饭店、公安大楼、电力大楼、遂昌大厦等一批"山里巨人",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提升了县城品位。

'''一堵门墙留得遗爱在山城'''

"现今仅存的遗迹只剩下'遗爱祠'的门墙,打造汤显祖文化已经成为县政府发展特色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陈敏民告诉记者,400多年来,遂昌县城曾留下"相圃书院"、"启明楼"、"灭虎祠"、"济川桥"、"遗爱祠"、"尊经阁"等与汤显祖有关的六处遗迹。

一堵门墙留得山城遗爱在。改革开发以来,汤显祖文化得到了极大传承,1984年,遂昌汤显祖研究会成立,1985年,举行纪念汤显祖诞辰435周年活动,民众自发捐资在妙高山又建遗爱亭。1995年,汤显祖纪念馆建成,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现已成为当地传播和推广汤显祖文化的中心和基地。2007年5月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反映汤公文化为主题的北门三岔口景观公园开始建设。以汤显祖和《牡丹亭》等人文文化为背景,与旅游业结合构建"汤公寻梦"、"游《牡丹亭》圣地"、"汤公诗词之路"等旅游专线,将遂昌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等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遂昌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全面推进和发展。<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历史] </ref>

==自然景观==

妙高镇里妙高台。妙高台在雪窦寺西南约500米。自千丈岩飞雪亭西上,有青峰绝顶,即妙高峰,又名天柱峰,海拔高396米。顶上有坪如台,约350平方米,中有晏坐石,为天然石凳。

东西南三面峭壁,傍临深渊。凭栏四眺,近峦远岗,梯田层布,亭下湖嵌于群峰间,波光岚影,风景如画。妙高台周围松樟翠锁,阴翳蔽日,游者如在半空云雾之中,被称为雪窦山最胜处。

宋楼钥《妙高峰》诗曰:'一峰高出白去端,俯瞰天涯千万山;试向冈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雪窦寺志》载,台左有伏虎洞,右有消凡台,前有晏坐石等,均宋高僧知和禅师遗迹。相传其每日五更在晏坐石做功课,岩下大洞两虎听其诵经后,野性渐收,以藤结龛于虎洞口,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知和圆寂,两虎守其塑像旁,不肯离去。

台北首,清初有栖云庵,1726年(清雍正四年)建有石奇僧塔。1930年,蒋介石在此建楼房别墅一幢,自题'妙高台'额。正门上平顶阳台,两边平房各1间,中间天井,楼上水泥走廊与阳台相连,后有正房3间,有围墙连成一体,建筑面积436平方米。右侧并列亭子2座。蒋介石回乡常住此。1949年1月,蒋下野回溪口曾居此。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7年重建,筑六角亭、四角亭,别墅前观赏平台,置栏杆,有公路通雪窦寺。<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自然景观] </ref>

==农业发展==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是妙高镇推出"服务全县、发展妙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一项民心工程。

经过一年来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镇建设沼气池144只,总计1258立方米,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据调查,每只沼气池可节省化肥、燃料等1200多元。全镇沼气池144只,节本增收17.3万元。农村沼气建设,突破了传统燃料的范畴,以沼气池建设为中心,结合改厕所、改猪栏牛栏、改厨房、改水"一池四改"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了家居、畜居温暖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发展农村沼气,既为农村生活提供优质的燃料,减少森林砍伐,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美化环境,而且彻底改变了农村以往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极大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健康水平,为该镇农业发展,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农业发展] </ref>

==经济发展==

发展中的妙高镇,社会和谐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攀升,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事业长足发展,有浙江省 "百校工程"的成员单位妙高小学,丽水市绿色学校金岸中学。近几年全面实施的农村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镇村之间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使该镇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妙高镇地处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方便,地理、气候等环境优越。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2亿元,财政总收入6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95元。2007年,妙高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6%,2008年工业总产值更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10%。同时,来料加工业已成为我镇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点,2008年,全镇来料加工队伍发展到3200人,共实现来料加工总产值925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140%,较好地解决了我镇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社会发展==

永不停步、锐意进取的妙高人民将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致力于打造和谐、富裕、活力、秀美和文明的妙高;全力打造"工业强镇、生态立镇"的战略品牌,立足于"服务全县、发展妙高",争创和谐环境。

妙高镇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至2004年妙高镇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100%(纯9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小学升初中比例99%,"三残"儿童入学率85%。于1996年通过省"两基"评估验收,1997年又通过了省"普及实验县"的验收,于1999年被评为"丽水市教育强镇"。

镇政府坚持"撤、并、建"并举,完成了25所小学和2所初中的撤并工作,新建了妙高镇中心小学。该镇教育形成了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辅导小学2所、村小8所、幼儿园(班)2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的格局。其它各项事业也发展迅速。<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社会发展]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29,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