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
次編輯
變更
提尔西特和约
,無編輯摘要
'''内容'''
俄法两国于1807年签订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1807年6月,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初,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见拿破仑战争)。1807年6月25日,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又译蒂尔西特,即今苏联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7日,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7月9日,普法两国代表也签订了《[[法普和约]]》。根据《[[法俄和约]]》,原属普鲁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区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版图,由拿破仑一世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任国王;在普鲁士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攫得的地区(见波兰的三次瓜分),成立华沙公国,由萨克森国王兼任君主;格但斯克成为自由市;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划归俄国。俄国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 [[ 路易·波拿巴 ]] 为荷兰国王,允诺将卡塔罗海湾转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主权。
'''法俄盟约'''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自由主义贵族和民族主义者得以推行改革,拯救德意志,出现了1807年开始的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改革虽只在普鲁士残存的一 半国土上推行,却具有全德意义:它既为德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开始走上了 现代化,又为德意志提供了统一的力量。与此同时,拿破仑在莱茵兰地区推行的资本主 义改造使莱茵兰地区成为德意志境内最先转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地区,促成了一个德意志 现代工商业资产阶级,为普鲁士改革者提供了可借鉴和效法的榜样。1815年后莱茵兰最发达地区归属普鲁士成为此后德意志现代化的火车头,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莱茵文明”,它不仅发展成为全德的重工业基地,而且成为德意志自由和统一运动的中心 。
统一是 [[ 德意志民族 ]] 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化是当时的时代精神,拿破仑战争最终把这两件关系德意志民族生存的大事提上了日程,并促成了两者的结合。
=='''结果'''==
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为战胜法国,英国不断寻求盟国以组织新的反法同盟。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次年,奥地利与英国签订盟约,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随即加入反法同盟。新生的拿破仑帝国面临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联合夹击。
此时,拿破仑也为入侵英国积极准备。他在海峡沿岸集中大量兵力,还有几千条帆船和驳船,让部队进行登船和登陆两栖作战训练。同时,拿破仑率军不断打击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国。他率领部队从乌尔姆向东推进,在摩拉维亚突然袭击俄奥联军,取得了 [[ 奥斯特利茨 ]] 大捷。这次大捷之后,俄国残余部队退入波兰,奥地利与法国缔结了和约,拿破仑从奥地利取得威尼斯地区,把威尼斯并入了受他控制的意大利王国。
'''建立同盟'''
1807年,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在会谈中,拿破仑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并以他拉丁人奔放的想象力使亚历山大神魂颠倒。这次会谈的结果便是双方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 [[ 法兰西帝国 ]] 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这一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五年。但亚历山大很快发现:他在这个同盟中赢得的不是和平,而仅仅是时间。<ref>[https://gaokao.xdf.cn/201308/9625857.html 历史上的今天1807年7月7日法俄代表签署《提尔西特和约》],
新东方2013年8月20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