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增加 27,62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陕西省西安植物园</big> ''' |- |File:陕西省西安植物…”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陕西省西安植物园</big> '''

|-

|[[File:陕西省西安植物园.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南三环与长鸣路交叉口西南角

开放时间: 营业状态调整频繁,建议提前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09:30 - 17:00

景点级别: AAA级

门票价格: 全票10元、半票5元

占地面积: 20 公顷

著名景点: 百卉园、木兰园、郁金香园

成立时间: 1959年

所属国家: 中国

建议游玩时长: 4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官方电话: 029-61109924

|}

西安植物园成立于1959年,是中科院在我国西北地区建设的第一个植物园,我国重点建设的八大植物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早成立的植物园。'''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现为省级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陕西省科学院,与陕西省植物研究所(于2006年12月挂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是从事植物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利用以及科普教育的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

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占地面积43公顷,收集保存植物3400余种(含品种),保存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32科70余种,是西北地区引种保存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1978年,中科院将西安植物园

交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现归口于陕西省科学院。<ref>[ ], , --</ref>

==园区门票==

全票:10元

半票:5元

==园区交通==

12路、26路、503路终点站下车即到

44路、407路、720路钟研所下车向南200米

==园区景点==

百卉园

该园引种栽培展示国内外名优陆地观赏花卉,建有国色天香的牡丹和姹紫嫣红的芍药两个专类园区,其中牡丹品种多达200余个,芍药130多种,另有草本花卉70余种。

木兰园

重点收集珍稀木兰科植物,展示西安植物园木兰科植物研究成果。共收集玉兰亚属植物43种,马褂木属植物3种,含笑属植物3种,定植有12个本园自育木兰新品种。地面配置芳香地被植物25种,有效的驱除了蚊虫。

芳香植物区

引种保存秦巴山区及国内外重要芳香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了大量丁香属、桂花属、蔷薇属等芳香植物,区内按种类分小区集中栽植,薰衣草、桃叶香草、薄荷、罗勒等草本芳香植物点缀其间,区域内空气清新香气扑鼻。

植物分类区

按照哈钦松分类系统排序,展示植物进化和演替的途径,是学生实习、普及植物知识的良好园地。引种各类植物1000余种,同时收集保存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和我省的保护植物。

生物能源/油料

以国内外木本生物能源与油料植物为收集对象,定植有翅果油树、黄连木、油橄榄、枫杨、美国山核桃、虎榛子、文冠果等128种。建有古亭、假山,地形高低起伏,树木成荫,配置的碧桃、榆叶梅、毛樱桃繁花似锦万紫千红。

翠华园

始建于1990年,日本式园林风格。憩亭、白塔、石灯与水体共同营造出和谐、静谧、美妙的独立空间。翠竹青秀、溪水潺缓,硅化木化石凝重朴实,是您休息和感悟自然的好去处。

热带亚热带

两座占地面积各千余平方米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是西安植物园为弥补大陆性气候的不足,专门为一些怕冷的南方植物建造的家园。展览温室共分高温展览室、中温展览室及低温展览室,收集保存植物400余种。

水生植物区

本区收集水生植物100余种。按其生态习性划分为挺水、浮水、沉水植物,分区栽植。区内配置有假山、方亭、隔水以曲桥相通,夏日里荷叶田田,娇容三变、叶大如盘的王莲是水面最靓丽的“娇点”。

郁金香园

西安植物园现已成功举办了十余届郁金香花展,共展出郁金香100余个品种,还有欧洲水仙、风信子、花毛茛、观赏贝母等名花做陪衬,更加突出了郁金香高贵典雅的皇后之美,使人们领略到群芳争艳、各展神姿的景观。

本草园

收集引种陕西优势中药材、草药、国内外医药原料植物资源500余种,按照不同种类生态习性进行栽培。是西北地区收集中草药种类最多的专类园,为中医药研究、教学、实习、宣传中医药文化提供了丰富实物材料。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原址位于西安市大雁塔旁,占地面积20公顷,收集保存植物3400余种,保存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70余种。为了满足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提升品质西安的魅力,201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安植物园在原址保留12公顷外,在西安曲江新区征地43公顷建设西安植物园新园区,并列入陕西省和西安市重点项目。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现为省级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陕西省科学院,与陕西省植物研究所(于2006年12月挂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是从事植物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利用以及科普教育的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现有职工120人,其中高级科研人员29人。建园以来,取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75项。西安植物园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青联、陕西省和西安市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 “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中国科协立项在西安植物园建立“陕西青少年植物科学工作室”。

西安植物园建有九个专类区:药用植物区、水生植物区、花卉区、油料植物区、芳香植物区、单子叶植物区、双子叶植物区、裸子植物区和木兰园;建有两座各一千余平方米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以及具有日式园林风格的翠华园。1993年,西安植物园率先在全国举办郁金香花卉展览,拉开了我国大江南北盛开郁金香的序幕。

建园以来,西安植物园始终以应用基础研究、植物引种驯化、种质保存和科技知识的普及为主要任务,在维护西部地区植物的多样性、拯救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环境教育及科学普及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沿革==

195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利用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指示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大力发展全国植物园网点的精神,开始筹建西安植物园。经多次在西安地区调查,最终将园址选定在大雁塔以南,面积为20hm2。确定园址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地势北高南低,适宜植物配置与造景,再者,该处多为多年坟地,且为旱地,对农业耕作影响不大。在选址的同时,先后派出50余名同志在秦岭,历经10天时间,移植野生有用苗木1万余株。

1959年,经报请中国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西安植物园。西安植物园是建国后全国首批建立的八个植物园之一,也是当时国家在西北地区建设的的植物园。

1963年4月,在园内召开了有西北农学院、果树研究所、陕西师大、西北设计院、西安市园林处和西安城建局等单位的专家、负责同志参加的规划会议,对我园的规划进行了专题讨论,肯定了我园的园景规模为720亩,由西安市设计院承担设计,拿出初步方案。

1964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西安植物园成为独立的研究机构,单位名称为“中国科学院西安植物园”。研究队伍进行了相应调整,将原设的分类、生态、资源植物、温室和种苗室整合为三个组,分别是植物区系组、经济植物组和规划建园组。

1970年,根据中央精神,一些原属中央各部委领导的机关、单位逐批下放地方管理。西安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下放归陕西省科技局(省科委)领导,单位名称仍沿用“中国科学院西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保留供物关系至1978年。园下设药用植物、油用植物、抗污染植物、芳香植物、植物化学等五个研究组和综合组。

1978年,陕西省委批准陕西省科学院成立,并做出决定:从1978年10月起,将原属省科委领导的西安植物园归属陕西省科学院领导。

1979年,陕西省科学院通知:“自1979年10月1日起,中国科学院西安植物园更名为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全国科学大会以后,为了加强研究工作,西安植物园将原有的研究组组建为三个研究室:经济植物、园林花卉、植物化学研究室。有关园林建设工作由研究项目组负责开展,重点研究项目有水飞蓟、西洋参、漆树、扁桃、毛竹、丹参和桔梗等。

1979年,先后五次派人员去秦岭和巴山,历时50多天,组织采挖种苗5000余株,收集标本900多份,制作蜡叶标本500多份,全年共完成引种500多种,是历年来引种最多的一年。

1980年,在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西安植物园园林建设与植物配置的综合研究]]》列入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园内所有研究技术人员划分为三片十一组,集中精力开展园林建设工作。

1984年9月,我园引种的王莲开花,借此机会,西安植物园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来园参观人数达到62560人。

1987年,西安植物园调整了机构设置,撤销了人事保卫科,成立园主任办公室、保卫科,原办公室改为行政科。

1988年,建设了面积为7200平方米的园中园-翠华园。

1993年,在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园举办了首届西安郁金香花会。花会吸引了数十万游人来园观赏,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新闻报道。为迎接花会的召开,省政府拨专款修建了我园大门。

1995年以后,我园对建园工作提出了“稳定、改造、充实、提高”的指导思想和“小而精”的建园方针,成立了建园领导小组,实行了经济责任承包制,调动了建园室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先后装修了试验办公大楼,添置了仪器设备,使研究、办公条件大大改善。对广场、道路进行了维修改造,现正在建设职工住宅楼。

==科学研究==

植物园区别于其他游览场所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植物园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即收集野生的或外来的植物种质资源,并将其驯化、培育成人工栽培的、可持续利用的植物品种。西安植物园科技人员以研究植物、保护植物、利用植物为己任,长期从事研究工作。截止2006年,我园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0余项,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研究、观赏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经济植物开发利用、秦巴山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等方面。我园承担有国家、陕西省、西安市和省科学院项目60余项,其中,“秦巴山区生物种质资源和生物群落调查研究”被列为陕西省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

==植物欣赏==

太白红衫

学名:太白红杉

拉丁文名:Larix chinensis Beissn

科名:松科 Pinaceae

落叶乔木。叶线形,在短枝上簇生。球果卵状长圆形,初红色,后为紫蓝色或灰褐色。特产于秦岭地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树形雄健优美,干枝苍劲,是秦岭高山地带的重要观景树种。

曼陀罗

基本资料

曼陀罗,是茄科(Solanaceae)植物之一。茄科乃广布全世界,但在南美洲特别多样化,约有96属,2300~2950种的一个中等大科植群(《[[中国被子植物综论]]》,2003,吴征镒等),依该书曼陀罗是属于其中茄亚科(Solanoideae)里的曼陀罗族(Datureae)。此族包括曼陀罗属(Datura)和木本曼陀罗属(Brugmansia)两类,前者约9~11种,一般认为原产北美南部或南、北美,已广泛逸出,然亦有持不同见解者。后者约包括15种植物,则确定主要产于南美洲,尤其{安第斯山}是它的多样性分布中心。

{曼陀罗属}植物,草本至小乔木都有,叶不分裂,花大型单生,花冠长漏斗形至高脚蝶形,在蕾中对折旋转,雄蕊5枚,子房2室同大至具假隔膜而不完全4室,萼管自基部梢上处环状断裂,蒴果带肉刺,瓣开。{木本曼陀罗属}与{曼陀罗属}的重要区别仅在:没有草本,全是灌木或乔木,花悬垂,萼作火焰苞状脱落,果实光滑,不规则开裂组织 肉质,果实特征 有向{曼陀罗属}中Aeratocaulis组过渡情形。

由于不论{曼陀罗属}或{木本曼陀罗属}植物,大多全株根、茎、叶、花、果、种子皆含霉素,尤其种子毒性最强;其毒性作用主要是来自类似阿托平(atropine)作用的生物碱 ,有莨菪、东莨菪及少量阿托品等,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是东莨。

东莨菪会使人体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等。初期症状是口渴,尿蓄积、口干、心跳快、瞻妄(delirium)等。晚期则为呼吸慢、发烧、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也有不少学者主张两者不要分,合并为曼陀罗属(Datura)一属的。

曼陀罗类所含的植物,也有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误食者一开始觉得口干舌燥、心悸、头晕,接着便出现幻听、幻视、哭笑无常的迷幻症状、最后产生痉挛及昏迷,严重时致命。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七侠五义]]》的{迷魂药},与《[[水浒传]]》的{蒙汗药},皆用曼陀罗制成。

其他妙用

虽然在古典小说里,曼陀罗总是被当做谋财害命的工具,但只要用量控管好,其实,它也可当做减轻痛苦的麻醉剂及止痛药。《[[本草纲目]]》里就记载说:{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二钱,子皆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即不觉苦也。}可见古人早已采用曼陀罗花,及火麻子(大麻)花等配酒服用,当作外科手术的麻醉药了!

翻开中国医药史,也可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外科鼻祖—华佗,在进行手术前一定要病人喝下[麻沸汤],喝下不久,病人就会昏迷,此时即可进行手术。这个麻沸汤的主要成分亦是曼陀罗花。

中医的理论认为曼陀罗叶片与种子,对于哮喘、咳嗽、神经痛具有疗效;在西医则认为其所含之阿品托,可治疗帕金森氏症、消化性溃疡、腹泻、哮喘等,只是用量都得拿捏准确,若超过安全范围,非常容易造成中毒。

别名的由来

在西方,曼陀罗的有毒成分,让它赢得了[恶魔喇叭](devil’s trumpe)、[刺苹果](thorn apple)等别名之外,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名--[詹姆斯镇草](Jamestown Island)。其源由是1607年间有几个拓荒者,到这当今美国维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岛(Jamestown Island),发现那里有很深的峡湾可让船只进出,视野又极开阔,便于警戒西班牙征服者的来袭,更棒的是那里没有原住民,于是沾沾自喜以为幸运的找到理想的前哨战。

然而,没多久他们即发现,原来岛上不仅蚊虫多、水脏又带咸味、没有任何可靠食物来源、还偏偏长满会开放美丽花朵的植物,诱人在饥饿难耐时伸手采摘食用。结果一个个采摘者先产生幻觉,接着痉挛、呼吸衰竭而死,而且死状令人毛骨悚然,留给移民们非常痛苦的印象。

大约70年后,英国士兵到该岛镇压新殖民地的首度叛乱,移民们立刻想起先民们的痛苦经验。找到这种有毒植物后,把它偷偷加到士兵们的食物中。也许他们只想在这场战斗中占上风就好,用的量并没有把英国士兵毒死,只让他们发了11天疯。

历史学家记载当时英国士兵的情况说:{一个把羽毛一根一根吹上天,另一个生气的拿麦秸丢向羽毛;还有一个光溜溜地像猴子般端坐角落,漏齿傻笑,朝人扮鬼脸;另一个更恶心,到处奔逐亲昵地拥吻同胞}。就是这个故事让曼陀罗多了{詹姆斯镇草}这个别名,日久之后再衍变为{吉姆森草}(Jimson weed)。

人是很好奇的动物,像曼陀罗这样恶名昭彰的毒草,还是引起一些人冒险做一些实验。一位业余药物研究者,就曾将自己试食曼陀罗的经验写下说:这一程最恐怖之处,是我不能呼吸,得用横膈膜帮助,倍觉辛苦,并且这种状况还持续了整个晚上。

加拿大的一名太太,1983年试用曼陀罗种子调味,把它们添加到汉堡的肉饼里,结果吃了以后,不久就昏晕过去,经过二十四小时才醒过来,向医生说明她干了什么好事,害她先生也一同住院医治,三天后才康复回家。

2006年11月,住在杭州、年纪已76岁的蒋老太太,被送进了杭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室,经内科急诊医生确认为曼陀罗中毒。经过一番抢救,老人总算脱离生命危险。事后,蒋老太太才说明情况:入秋后,她的四肢关节常常疼痛,又不愿去看医生,无意中听老姐妹说起,吃曼陀罗果实,可祛病止痛。有一天上床睡觉前,关节又痛得难耐,就到自家园中拔了一株曼陀罗,把刺茸茸的果实剥开,取出里面黑黑的、一粒粒比芝麻还小的种子后,连吃了五粒。半小时候,老人开始一阵阵剧烈呕吐,待住在隔壁的儿子赶过来时,人已歪倒地上,两眼翻白、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可见其毒性之强猛与快速!

佛法中的释义

[曼陀罗],是从梵语[Mandala]音译而来的佛学名词,或称曼荼罗、满达、曼达。有轮圆具足、聚集、道场等意,聚集具足诸尊诸德,加以祭供;藏族人也通称以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为供奉{曼陀罗}。可知在佛教里,{曼陀罗}是很盛重、很高贵的活动。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药,地上都由黄金装饰,还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曼陀罗花}不分昼夜不间断的从天而降,十分缤纷。《[[广群芳谱]]》引用《[[法华经]]》说法: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似与佛门有缘。但只要进一步追查,即知此{曼陀罗}并非彼{曼陀罗},不能混为一谈也。

据《[[佛学词典]]》(1970,瑞成书局)解释,《[[法华经]]》里的{曼陀罗}花,是指{适意}或{白华}。也就是说:凡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

谈到{曼陀罗仙},其实,在佛教历史中真有其人。依《[[佛教文化大辞典]]》(2003,杜继文等)记载:{曼陀罗仙}是南朝 梁僧人,为扶南国(今柬埔寨)沙门。梁武帝天监2年(503),扶南国王派他携带许多佛经与珊瑚神像赠予中国,梁武帝(502-549在位)也曾命他和僧伽婆罗共同翻译《[[宝云经]]》、《[[法界体性无分别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婆罗蜜经]]》等多种佛教重要经典。

原本起自于佛教的{曼陀罗}艺术,后被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

生活笔记学

日本人今泉浩晃则更进一步地加以系统化,利用其精神写了一本《[[改变一生的曼陀罗MEMO技法]]》,除了一步步详尽的解构关于曼陀罗的笔记学外,更教导《[[统整、 搜集跟丢弃]]》的曼陀罗哲学,里面有颇负盛名的八十/二十法则,相信最后所得的必是精华。同时还提供读者一个新的价值观念,那就是曼陀罗笔记学的初衷在于疑问学。

因为有疑问,所以想办法;因为无知,所以重新认识。开始,是永远不嫌晚的,依曼陀罗生活笔记法制作备忘录,应付学业与工作上的各项疑惑,灵感自然不断涌出。

如今{曼陀罗}这个名词,已经在各大领域的学习上,被人挂在嘴边,诸如{曼陀罗人脉网}、{曼陀罗行程表}、{曼陀罗思考法}等一一出现并广被应用。在当今高度资讯化的社会脉动里,曼陀罗生活笔记学似乎已渐渐成为学习与工作的最佳工具,而且将是现代人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生理构造

植物界里的{曼陀罗},学名:Datura stramonium L.,又叫枫茄花(上海)、狗核桃(云南)、万桃花(福建)、洋金花(山东)、野麻子、醉心花(江苏)、闹羊花(广东)、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属名Datura,是由印度土名衍生而来;种名stramonium也是这种有刺植物的土名。英文名除前述之外,也叫Angel’s Trumpet(天使的号角)。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原产印度,一说北美洲。依《[[台湾外来观赏植物名录]]》(1976,陈德顺等),最早是由许鸿源先生于1957年引进台湾的,现各地仅零星栽植。

曼陀罗的茎粗壮直立,株高50~150公分,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也液或枝杈处;花萼5齿裂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至紫色。蒴果直立,表面有肉质硬刺,卵园形。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

要注意的是它和学名叫:Datura metel L.的[洋金花]很相似,名称也常搞混。依《[[本草历史与台湾毒草]]》(1994,杨再义)一书记载:[洋金花]原产于印度,在1940年以前于台湾南部农家附近及海岸荒地,均很容易见到,其野生植株,1985年以后却突然在台湾本岛消失,只能在兰屿荒地看到。过去民间用它来治老人咳嗽、气喘,也将干燥花、叶切片混入烟丝中吸食,由于吸多了会导致发狂,所以,又称为{消鼓吹花}。其种小名metel,亦为颠茄的古希腊名。

[曼陀罗]和[洋金花]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花萼筒呈五菱角,花冠长6~10公分,果实直立生长,卵形;后者的花萼筒成圆筒状,花冠长14~20公分,果实横向生长,近球形或扁形。

种植法

曼陀罗类,除如前述可供药用外,因花朵美丽,所以,也常栽植庭园观赏,是台湾很常见的绿美化植物。花直壤土立、一、二年生的曼陀罗属(Brugmansia),则以插枝繁殖为主。大部分种类树性,病虫害也少,栽培土质不拘,性喜多肥,以富含有机质之壤土生育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可。生长极快,又因茎高,故一半多利用于墙角、笠垣,以为依靠生长。定植后,如分枝太少,可摘心并施用追肥一次,促使多分枝,开更多花。生育及开花期可多施腐熟天然肥,以延长花果期,花后宜修剪整枝,控制其长势与高度,方便欣赏与管理。

部分种类如[曼陀罗]、[洋金花]果枝,[黄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花枝,亦是常用花艺材料。

曼陀罗的茎粗壮直立,株高50~150公分,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也液或枝杈处;花萼5齿裂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至紫色。蒴果直立,表面有肉质硬刺,卵园形。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

总之,曼陀罗是既粗放却又优美的植物,只要了解其性质,不随便食用,并保持接触后先洗手再吃东西的习惯,就可避免中毒,千万不要有人误食出事上报,您说是吗?

山玉兰

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 Franch.),别名优昙花,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常绿乔木,叶色深绿,初夏花朵盛开,芳香,单朵花花期2-3天,非常短暂,是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原产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玉兰为亚热带栽培的珍贵树种,适应范围广,耐粗放管理,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树龄可达千年。引种至西安地区呈丛生状,能在西安地区正常开花结实,从侧面反映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一个佐证。

山玉兰也是佛教所谓“昙花一现”的佛教圣花。优昙花是梵文,意译为“祥瑞灵异之花”。

在庄重肃穆,香火燎绕的古刹寺庙入口处或大院里,人们经常就会见到树姿雄伟壮丽,枝繁叶茂,叶大浓荫,花大如荷,芳香馥郁的山玉兰树。它不仅给游人带来凉爽与清香,同是也给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粗大的树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宽大浓绿的树叶缀满枝头,婆娑多姿,活像一把大雨伞,把院寺遮得严严实实。6-7月份,在绿叶丛中开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间直立着园柱状的聚合果,恰似释迦牟尼佛端座在莲座上,这大概就是山玉兰成为佛门圣洁之树的由来吧。

高良姜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姜科 山姜属

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根茎圆柱状形,横生,棕红色,直径1-1.5cm,具节,节上有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茎丛生,直立。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窄,全缘,两面无毛;叶鞘开放,抱茎,具膜质边缘;吉舌膜质,长2-3cm,不开裂。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6-15cm,花序轴被绒毛;花萼筒状,管长8-14mm,先端不规则3浅圆裂;花冠管漏斗状,长约1cm,花冠裂片3,长圆形,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红色条纹,长约2cm;侧生退化雄蕊锥状;发育雄蕊1,长约1.6cm,生于花冠管喉部上方;子房3室,密被绒毛,花柱细长,基部下方具2个合生的圆柱形蜜腺,柱头2唇状。蒴果球形,不开裂,直径约1.2cm,被绒毛,熟时橙红色。种子具假种皮,有钝棱角,棕色。花期4-9月,果期8-11月。

龙牙花 (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蝶形花科

小灌木或乔木,羽状复叶具3小叶,叶柄有时有下弯的刺。小叶菱状卵形,下面中脉上有时有刺。总状花序腋生。花具短梗,开展或微下弯,花萼钟状,花冠红色,窄长而近于闭合状,旗瓣窄长圆形,翼瓣短,长约为旗瓣的1/3,龙骨瓣稍长于翼瓣。雄蕊长短不一,二体(9+1)。荚果圆柱形,具喙和果柄。

洋紫荆 (Bauhinia blakeana)

苏木科

常绿中等乔木,叶片有圆形、宽卵形或肾形,但顶端都裂为两半,似羊蹄甲,故有此名。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