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14,86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治</big> ''' |- | File:T012dcf014f5275583a.jpg|缩…”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治</big> '''

|-

|

[[File:T012dcf014f5275583a.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2dcf014f5275583a.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807073&sid=3998356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治,从水从台(胎的本字)。自水的初始处、基础、细小处开始,以水的特征为法,进行的[[修整]]、疏通,是为治。

治,本义水名,出自泰山。

治,一般做动词,亦可作名词或形容词。有[[管理]]、惩办、医疗、从事研究等意思。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如府治、治所等。还可作姓氏。

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清博大数据推荐的国内字为"国、爱、治、纪、会"。
=='''基本信息'''==
词目;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8

五笔;
ick

笔顺编号;
44154251

郑码;
VZJ

Unicode;
6CBB

GBK;
D6CE
=='''词义'''==
治,从水从台(胎的本字)。自水的初始处、基础、细小处[[开始]],以水的特征为法,进行的修整、疏通,是为治。

汉字:治

广韵音:丈之切

拼音:zhì

注音:ㄓˋ

笔画数:8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4251

五笔:ick

郑码:VZJ,U:6CBB,GBK:D6CE

释义: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

一、整理:~河。~水。

二、惩办:~罪。处(ch?)~。

三、医疗:~病。~疗。医~。

四.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从事[[研究]]:~学。~史。

五、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

六、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

七、姓。

近义词:汩;整;乱;处;字;尹;用;牧;易;靖;理;拔;庀;相;经;纬;管;论;纶;平;乂;里;听;御;厘;甸;纪;为;艾;陈;有;班;屈;道;事;摄;统;督;毒;调;领;断;居;辩;别;稽拔;视;视
=='''词源'''==
<动词>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 river;rebuild;repair]

昔禹治洪水。--郦道元《水经注》

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治理;管理;统治 [administer;govern]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伯乐善治马。--《庄子·马蹄》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树立威信。)--《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

办理;处理 [handle;treat]

后频历武威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后汉书·廉范传》

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

又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

经营 [manage]

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又如:治产(经营产业)

治;治疗 [cure]

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聋(医治耳聋)

惩处;惩办 [punish]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荀子·正论》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史记·蒙恬列传》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惩治;治释(惩治与赦免)

审理 [try]。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

修筑 [build;construct]

又治秦中。--《汉书·高帝纪》。注:"谓都之也。"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整顿,训练 [drain]

治其大礼。--《周礼·大宗伯》。注:"犹简习也。"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

(袁可立)二十六载始出,仗钺治登莱军。--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又如:治礼(讲习礼仪)

研究 [rearch;study]

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严复《译天演论序》

(袁可立)十一岁始专治《尚书》。――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又如:治经(研究经学)

治--1 治理,管理。 如:故治国无法则乱。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察今》

2 安定,太平。如: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列传》

3修治,建造。如:民治渠少烦苦。《西门豹治邺》

4 整理,备办。如:于是约车治装,载券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5训练,整顿。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

6对付,抵御。如: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7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您有病,在皮肤的纹理里,如果不医治,恐怕会更厉害。《扁鹊见蔡桓公》

8处理,处治。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9讲求,研究。如:此为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仪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名词>

1.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如:省治;县治

治所,即办公之地。例如:《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春夏则治于城外,秋冬则治于城中。"

2.政治 [political affairs];治理。《载敬堂集·民说》:"民为邦本,官因治设。"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

又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 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



治;zhì

<形容词>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stable]

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

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

治平至百余年。--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通"殆、始"

治、殆、始--《公羊传》:"莒将灭之,故相与往,殆乎晋也。"殆、治古音相近。音近义通。《荀子·强国》:"强殆中国。"杨惊注:"殆"或为"治","治"谓讼理也。以郑子欲立异姓为后,故相与讼理于晋也。《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叔武……为践土之会,治反卫侯。"注:"叔武讼治于晋文公,令白王者,反卫侯使还国也。"足知殆、治同义。殆古音"以",《说文》:"以声。"与治、始为一音之转,故同义。(《毛诗古音考》卷三"殆"字条)治又与始同义。钱大听谓:"古文故治与始通,《尚书》:'在治忽',《史记·夏本纪》作'来始滑',《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是'治'即'始'字。"《淮南子·主术训》:"能多者无不治也。"《诗经·鲁颂·驹·思马斯作传》中作"始也",是治与始本可通训。(《潜研堂诗文集》卷十《尔雅广雅》)(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入门》(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教材部,1962年2月;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词汇'''==
治安;zhì'ān

[public order;public security]∶国家与社会的安宁

扰乱治安

[maintain public order]∶治理,使社会安定

治安保卫工作

治本;zhìběn

[effect a permanent cure]∶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radical measures]∶指治国的根本措施

治标;zhìbiāo

[mer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an illness]∶仅仅在于减轻病症

[bring about a temporary solution (of a problem,etc.)]∶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对表面的毛病或细枝末节加以处理

治病救人;zhìbìng-jiùrén

[cure the sickness to save the patient] 原义是指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多用来比喻有针对性的批评人的缺点错误,促使其改过

治国;zhìguó

[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安邦治国

治国安民;zhìguó-ānmín

[run the country well and give the people peace and security] 治理内政、外交,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和平安定地生活

治家;zhìjiā

[homemaking] 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治经;zhìjīng

[study classics] 治:研究;经,指《易》、《诗》、《书》、《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资治通鉴·汉纪》

治理;zhìlǐ

[administer;govern;manage;rule;bring under control;put in order]∶整治调理

一个治理不善的政府难望维持长久

[harness]∶整修;改造

治理河道

治疗;zhìliáo

[treat] 医治疗养

他住院时,受到精心治疗

治权;zhìquán

[administrative power] 指统治权,即政府执行政务的权力,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五种

治丧;zhìsāng

[make funeral arrangements] 承办丧葬事宜

治丧委员会

治世;zhìshì

[times of peace]∶和平昌盛之世

[conduct state affairs]∶管理国家,处理国务

治水;zhìshuǐ

[prevent floods by water control;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治水工程

治下;zhìxià

[within the jurisdiction]∶所管辖的范围以及属下的吏民;统治之下

暴君治下的人民纷纷起义

[rule people]∶统治和管理人民

治下无隐情。--《汉书·严延年传》

治下严酷∶属下吏民对地方长官也自称治下

治学;zhìxué

[do scholarly research;pursue one's studies] 做学问;钻研

治学严谨

治愈;zhìyù

[mend] 使恢复健康

在骨折完全治愈之前不要上班

治人

1.统治他人。 2.指治理国家的人才。

治外法权

1.指外交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其他服务于国际的政治机关的官员(如联合国所属官员),在他国所享受的各项特权,包括人身和住宅的不受侵犯﹑不受当地法院审判﹑不服役﹑不纳捐税等。一国的军舰﹑军队根据有关协议,通过他国国境时,也享有这种权利。

治装;zhìzhuāng

[purchase things necessary (esp.clothes)for a long journey] 备办行装;整装

[冯谖]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治罪;zhìzuì

[punish] 根据法律给罪犯以应有的惩处

依法治罪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乿《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正韵》陈知切,$音持。水名。《说文》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

又水,出泰山。《前汉·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又《集韵》汤来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门郡。《前汉·地理志》鴈门郡阴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

又理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七日嫔妇,化治丝枲。

又盈之切,音怡。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直利切《正韵》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

又峑习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礼。

又校也。《战国策》皆无敢与赵治。

又有所求乞也。《周礼·地官·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

又监督也。《周礼·地官·乡师》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

又听狱之成辞亦曰治。《周礼·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则主之。《注》所上治,谓狱讼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又才多亦曰治。《左传·庄九年》鲍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注》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

又道家静室曰治。《六朝诗话》送谢灵运於杜治,犹今之宫观也。

又所都之处曰治。《前汉·田儋传》更王胶东,治卽墨。《注》治,谓都之也。

又州郡所驻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扬刺史曰治会稽。 《毛氏韵增》治字本平声,修治字借为去声,经典释文治字平声皆无音,假借治道平治字,$直吏切。
=='''成语'''==
治国安邦

犹治国安邦

不治之症

拼音:bù zhì zhī zhèng

简拼:bzzz

近义词:

不可救药

反义词: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治不好的绝症

解释: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例子:

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

歇后语:

大麻风爆了皮

谜语:

成语故事:

刘德夫妻是宣德年间天津河西务镇人,在运河边开了个小酒店,老两口六十多岁了,膝下无子。一日,寒天大雪,一个叫方勇的老军士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方申回山东老家,来店里躲避风雪。刘公不嫌弃他们穷,用酒肉款待他们,还挽留他们过夜,说:"四海之内都是兄弟。"方勇受了风寒,半夜发作起来。刘公夫妇又是端汤、又是加被。一早刘公冒雪请来医生。此时方勇已是不醒人世,医生诊了脉,说:"这叫'双感伤寒',是不治之症,只有七日了。"刘公夫妻把店中生意歇了,全力照料方勇。几天后方勇死了,刘公夫妇将方勇葬在自家祖坟里,将无依无靠的方申收为义子,改名刘方。刘方辛勤帮家、奉侍义父母,家业渐渐兴隆。大家都说这是阴德报应。

几年后,义父母患病,刘方衣不解带服侍。义父母相继亡故,刘方将他们葬了,又回山东迁来将自己母亲的墓,两家合葬在一处,自己守着酒店安心过活。

"不治之症"指绝症或无法解决的问题。<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6%B2%BB 治],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30,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