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3
次編輯
變更
吴松弟
,無編輯摘要
== 学术成果 ==
1、《 [[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 ]] 》,独著,台湾 [[ 文津出版社 ]] ,1993年。
2、6卷本《 [[ 中国移民史 ]] 》第三卷( [[ 隋唐五代时期 ]] ),独著,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97年。
3、6卷本《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独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4、6卷本《 [[ 中国人口史 ]] 》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独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5、《移民与中国》,合著,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
7、6卷本《中国移民史》第一卷“大事年表”部分,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8、 [[ 《南宋人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8年10月。
(二)论文
1 [[ 、读史札记 ]] 二则(宋史地理志户口年代考异、三阳志成书年代考),《 [[ 历史地理研究 ]] 》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宋代 [[ 靖康之乱 ]] 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 [[ 中华文史论丛 ]] 》第51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 [[ 黄淮海平原 ]] 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1993年。
4、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 [[ 浙江学刊 ]] 》1994年第1期。
5、唐代铁勒诸部的内迁,《 [[ 西北史地 ]] 》1994年第1期。
6、《移民历史与上海》学术讨论会综述,《文汇报》1994年11月日。
7、唐五代时期朝鲜半岛对中国的移民,《 [[ 韩国研究论丛 ]] 》第一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5年。
8、宋代福建人口研究,《 [[ 中国史研究 ]] 》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 史1995 史]]1995 年第7期转载。
9、客家南宋源流说,《 [[ 复旦学报 ]] 》199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12期、华东师大《客家学研究》第4辑(1997年)、广东梅州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客家学辑刊》(1998年)转载。
10、金代东北民族的内迁,《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1995年第4期。
11、北方移民与南宋思想文化的发展,载祝瑞开主编《宋明思想文化与华夏文明》, [[ 学林出版社 ]] ,1995年。
12、唐代 [[ 吐谷浑 ]] 和吐蕃的民族迁徙,《 [[ 河北学刊 ]] 》1996年第2期,1996年人大复印资料K22第5期转载。
13、西汉至民国时期黄淮海平原人口变迁概述,载《成长中的新一代史学-1991年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 [[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5年。
14、隋唐时代西域胡人的内迁,《 [[ 汉学研究 ]] 》第14卷第1期,1996年,台北。
15、宋代今广东省境的南方籍移民,《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中国文化大学 ]] ,1996年,台北。
16、1669-1840年今香港和深圳地区的外来移民与人口增长,《 [[ 历史地理 ]] 》第13期。
17、蒙元时期朝鲜半岛对中国的移民,《韩国研究论丛》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8、唐代 [[ 突厥族 ]] 的内迁,《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年。
19、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1997年人大复印资料K22第2期转载。
20、北方流民武装与南宋初期时局,《 [[ 岳飞研究 ]] 》第4辑,中华书局,1996年。
21、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宋代户口的汇总发布系统,《 [[ 历史研究 ]] 》1999年第4辑。
23、就《宋代苏州经济考略》至方健先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
24、元朝官方户籍和户口数据的统计范围,《历史地理》第17辑,2001年。
25、《元史·地理志》所载嘉兴、福州、饶州三路户口考证,载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 心主编《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
26、《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卷后记,中国宋史研究会编《宋史研究通讯》,2001年第1期。
27、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China: The Liao, Song, Jin and Yuan Periods, Translated by Peter K. Bol,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31( 2001).
28、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 [[ 宋辽金元 史2002 史]]2002 年第2期,K23转载。
29、宋代五等丁产簿研究,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会《宋辽金元史研究》第5号,2001年6月。
30、南宋路和全国主要户口数据的考证和估测,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会《宋辽金元史研究》第6号,2001年12月。
31、南宋路和全国主要户口数据的考证和估测——为悼念 [[ 漆侠 ]] 教授而作,载 [[ 《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32、盛唐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空间分析,载 [[ 李孝聪 ]] 主编《唐代地域结构和运作空间》,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03年。
33、宋代户口调查统计制度史研究述评,载 [[ 包伟民 ]] 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商务印书馆,2004年。
34、从上府 [[ 铸锅匠 ]] 到大上海钢材商人——为《铁流千里—周宁商业移民现象透视》序,《上海闽商》, [[ 创刊号 ]] ,2004年12月;《 [[ 福建日报 ]] 》2005年2月17日第4版。
35、南宋における移民と临安文化の变迁,日文, [[ 大阪市立大学 ]] 《东洋史论丛》特集号,2005年3月。
36辽宋金元时代の中国における南北人口発展の重大な不均衡とその相関问题,日本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八集,《宋代の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史の视点ガら》,日本汲古学院,2006年10月,第273-304页,远藤隆俊译。
37、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35-50页。 二、区域经济史和区域历史地理 (一)著作
'''二、区域经济史和区域历史地理''' (一)著作 1、《 [[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 》,合著, [[ 邹逸麟 ]] 主编,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1993年。
2、《“上帝”让温州人发财——温州创业文化启示录》,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2004年6月修订版。
3、《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主编,齐鲁书社2009年11月出版。
4、《 [[ 走入历史的深处 ]]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二)论文
2、明清时期的洞庭湖水利,译作,合作,《历史地理》第4期。
3、浙江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 [[ 地理科学 ]] 》第8卷第2期,1988年。
4、宋代福建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1988年第3期。
5、明州,《中国大百科全书隋唐五代史卷》,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88年。
6、宋代 [[ 东南沿海丘陵 ]] 地区的经济开发,《历史地理》第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人大复印中心报刊资料复印中国古代史1991年转载。
7、温州的地名与海岸线的变迁,《 [[ 地名知识 ]] 》1990年第5期。
8、我看《 [[ 光明之城 ]] 》,《世纪书窗》2000年第2期。
9、1166年的温州大海啸与沿海平原的再开发,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 [[ 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交通道路和 [[ 俞源 ]] 的兴衰,为邹伟平、俞发松《走进俞源》作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11、论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的诸因素,《历史地理》第19期,2003年。
12、“温州模式”中的创业文化,《上海证券报资本周刊》2002年6月30日,第6版。
13、创业文化,区域经济贫富的分水岭——吴松弟教授访谈录(上), [[ 中国企业报 ]] ,2003年6月9日。
14、创业文化,区域经济贫富的分水岭——吴松弟教授访谈录(下),中国企业报,2003年6月16日。
15、 [[ 温州 ]] 人精神:宋代已成形?《人民日报(华东版)》华东新闻地理,2004年11月24日,第12版。
16、800年前,浙江沿海也“海啸”,《人民日报(华东版)》华东新闻地理,2005年1月26日,第11版
17、深度创业,和谐创业,载《 [[ 杭州创业文化研究 ]] 》,西冷印社出版社,2004年12月。
18、大陆中国にぉける宋代都市史研究回顾,日文,大阪市立大学东洋史论丛,第14号,2005年3月,第19-50页。
19、通向财富之路—访 [[ 复旦大学 ]] 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松弟, [[ 《新长征》半月刊 ]] ,中共吉林省委主办,2005年第3期 。 20、地理环境、交流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和变迁,载石源华、胡礼忠主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53-66页。 21、塘河岁月长,千年流到今,《[[温州日报]]》2006年3月21日,第9版 。
1、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合著,实际主编,齐鲁书社,2005年。撰写“前言”、第一章,以及各章开头的总论部分。
2、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合著,主编,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2006年2月第一版,并撰写“前言”(第1~3页)、第一章(第1~22页)、第11章(第355~372页)。
3、《港口:腹地与北方的经济变迁(1840-1949)》吴松弟等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1年7月。
(二)论文
1、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外贸港口、出口物资和 [[ 泉州港 ]] 繁盛的主要原因,《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重视 [[ 历史地理学 ]] 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合作,执笔人,《 [[ 求是 ]] 》1993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K91,93-4转载。
3、明清时期我国主要商港的北移趋势及 [[ 上海港 ]] 的崛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4、两汉时期徐闻港的重要地位和崛起原因——从岭南的早期开发和历史地理角度探讨,《 [[ 岭南文史 ]] 》2002年第2期。
5、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第一作者,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6、港口—腹地和 [[ 中国现代化 ]] 的空间进程,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教育部委办《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地理学2004年第5期转载。
7、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 [[ 近代史资料 ]] 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第一作者,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 中国近代史 ]] ,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
8、港口—腹地应互动发展——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人民日报(华东版)》2005年4月14日,第19版,《 [[ 中国水运报 ]] 》4月15日转载。
9、The impact of the opening of Tianjin on economic change in its hinterland, Selected Public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istory, Volume 1,2005,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第一作者。
10、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的基本构想,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 [[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 ]] 》,齐鲁书社,2005年。
11、港口—腹地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第1~8页,载《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 [[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12、The impact of the opening of Tianjin on economic change in its hinterland,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ume 1,Number 2.April 2006, publish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与樊如森合作。
15、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概说,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栏目,第25-35页。
16、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 [[ 郑州大学学报 ]] ,2006年第6期,“近代开埠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笔谈)”栏目,第5-8页。 17、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四、古文献研究'''
1、《欧阳修集》,整理并点校,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列《传世藏书》集库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