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18
次編輯
變更
余恕诚
,→学人轶事
== 学人轶事 ==
一九三九年,余恕诚生于安徽省肥西县] 一个农家。"改变生活的转机,是一张油印的告示",余恕诚回忆道,一九五一年,还是十二岁孩童的他,挑着一着六七十斤重稻把子,路过二三十户人家的小镇,无意中看到路旁土墙上新贴了一张油印告示:肥西初等师范学校招生。"免费的,而且有助学金"余恕诚说,那时候家里很穷,虽然免费,但是穷困的家里需要人劳动,作为家庭重要的劳力之一,
父母不同意他求学。那时开明的祖父说,小孩要上学就让他上吧。于是,在哥哥的陪同下,经过五个小时的夜路奔波,走到五十里外的县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举考中。一九五四年,初级师范毕业可以领到三十七块五毛的工资。但是余恕诚毕业时年龄太小,被保送去六安读中师。这个继续深造的机会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喜庆,经济困难是主要问题。最后还是祖父发话,余恕诚继续他的求学路。"当时到六安读中师,报道根本没有钱",余恕诚说,从家到六安一共一百四十五里路,在六安上学的三年里,在余恕诚的记忆里,只乘过两次车。一次是年前,因为大雪无法行走,一次是毕业,拿着派遣费坐车回来的,其余都是步行去学校。他说,一百四十五里的路,十五六岁的少年,每次都是天刚朦朦亮,带上干粮从家出发,走十几个小时的路程,赶到学校后,整个人就如树棍,直愣愣的,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同学帮忙脱鞋、洗脚。一九五七年,余恕诚在六安中师毕业后,又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芜湖的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那时候家里依然没有钱,依然穷困。祖父编了十几双草鞋,沿着公路叫卖,算是凑齐了到芜湖的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