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乔仁卯

增加 2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big>乔仁卯</big>'''
乔仁卯, 男,1951年6月11日(农历)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先后毕业于郑州大学、西北大学中文系。原牡丹文学杂志副主编,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
==主要作品==
'''诗意大河洛 千古话芬芳'''
乔仁卯
上世纪末,台湾高雄文协秘书长 ''' 潘雷 ''' 先生来访。他在王城公园亲吻牡丹,在黄河岸边痛饮河水,令人十分感动。他说,他是“河洛郎”。其实,他的祖先早在800多年前,就迁移到江西六安去了。无独有偶,台湾著名诗人文晓村驾鹤西行之前,创作出版了纪实文学长卷《从河洛到台湾》,从母亲的柳笛到他的乡愁,从不堪的命运到他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他的河洛情结,读来令人唏嘘。他,就是洛阳土生土长的“河洛郎”。由此上溯到西晋“八王之乱”时期,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的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大批河洛人为避战乱,纷纷南迁。随后几次大规模南迁,形成了现在散布在福建、湖南、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的一个特殊人群:客家人。客家人的一支闽南人,后来和其他客家人又进到台湾、东南亚等地,于是,就有了“河洛郎”的称呼。据谪居洛阳的台湾客商,也是诗人的 ''' 李星汉 ''' 先生解释,河洛郎的正确写法,其实是河洛人,不过是闽南”人“的发音为leng,后来,大陆人念转了,就成了”郎“。<br>
河洛人,也就是客家人,现在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球。在国内,叫洛阳的地名,比比皆是:洛阳镇、洛阳村、洛阳江、洛阳桥、洛阳沟、洛阳堡……那些浓浓的故乡情,穿越千年时光,化作一个个思乡的情结,在每一个白天和夜晚,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每一个客家人的心扉。<br>
众所周知,河洛地区不仅仅是洛阳和洛阳周边县区的概念。几千年的岁月中,洛阳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京畿之地,管辖着大片河山与百姓。从小范围来讲,现在的郑州、三门峡、平顶山部分县市历史上一直隶属于三川郡(郡治洛阳)、河南府(府治洛阳)、洛州(州治洛阳)、洛阳地区等,只是进几十年,新的区划划给了其他地市而已。从大的范围来说,河洛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带动的地区还有焦作、晋南、豫东、豫南等地。
因此,在香港出版的《当代诗坛》此次选稿的时候, ''' 李清联 ''' 副主编就告诉我,这次所有稿件都要由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成英文发表,所以不能局限于洛阳市现辖的县区,而是要精选大河洛地区的优秀诗歌。这样,就有了焦作、三门峡、平顶山、郑州和其他地区的作品入选。 ''' 李清联 ''' 先生说:“大河洛诗选“将来还要选取客家人的诗稿,以图承载或延续千年诗意河洛的历史重负。<br>李清联先生,正是来自 ''' 李商隐 ''' 故乡——焦作沁阳的诗人。如今,他已经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度过60年的岁月了。从《 ''' 诗经 ''' 》里的风、雅、颂,到汉赋里的名篇佳作;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风亮节的诗人,到大唐盛世、北宋西京的名流荟萃,河洛地区诗歌的天空星汉灿烂,光彩夺目,名震华夏。<br>建国以来,洛阳又成为共和国的工业科技重镇,河洛地区的诗歌创作在沉默中崛起,在沉沦中呐喊,在和平的日子里温文尔雅地传承着大河洛无边的诗情和高古典雅的诗意。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河洛诗人在中国诗坛上发出优美嘹亮的声音。大河洛诗人高贵的手掌,再一次拉开了高贵的诗歌帷幕。 ''' 曹靖华、杨子敏、李清联、李志、李六正、边玺中、艺辛、森子、赵跟喜、高旭旺、冷慰怀、张国军、赵希斌、朱怀金、黑女、谭莹、马万里、丁立、余子愚、刀刀、高野、张红梅 ''' ……老中青少,或登大雅之堂,或金榜题名,或被介绍到国外,或被社会认知,一个大河洛诗群正在被世人接受,一批大河洛诗人正在走向世界。更加可贵的是,年逾八旬的“阳光老男孩“、诗人 ''' 李清联 ''' 发现并创造了”无障碍诗写“的理论框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他的这一发现和创造,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无疑起到了健康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说,为大河洛诗歌创作的风格和流派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一批热爱生活、洋溢着理想色彩、追求高雅文化品位的诗歌朗诵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洛阳朗诵群便是其中的佼佼者。<br>
漫步在黄河岸边,沉吟在洛水河畔,行进在黄土高原之上,伫立于千年佛龛之中,吟唱诗经汉赋,吟颂魏晋华章,吟诵唐诗宋词,怎一个心旷神怡,怎一个心潮翻卷。或低吟浅唱,或铁板铜琶,或携来诗友曾游,或独步于不朽古刹,生活在大河洛地区的诗人,比别人更多一份优雅,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
大河洛诗潮,或小桥流水,或波涌浪翻,必将再一次奔流万里。<br>
家国如梦山水间<br>
——'''王珂先生2013山水画集印象'''
乔仁卯
== 视频 ==
乔仁卯:丝绸之路与洛 阳XNDAxMTgxMzc3Ng
{{#ev:youku|XNDAxMTgxMzc3Ng|alignment=left}}
== 参考文献 ==
6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