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
次編輯
變更
白羊肚巾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白羊肚巾'''== 陕北和晋西北居民春秋两季多以头巾缠头。晋中、吕梁一带则一年四季以白羊肚手巾,成圈状挽手头顶。晋西北河曲一带以白毛巾兜包后脑,前额上方打个结,显示一种阳刚英武之气,类似[[陕北风俗]]。到了晋东南则头顶粗布,脑后打结,方便轻松,谓之“戴首巾”。 =='''简介'''== [[秧歌]]、二人台、陕北道情头戴巾。白色绵纱织成。长约六十厘米,宽二十厘米。从脑后向前围包,于额挽十字花结。多为男角演员所用,现代戏应用更为普遍。 陕北和晋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手巾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最初的手巾,只是类似于今天的面巾纸的简易布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布片被人们用羊腹步柔软的毛片替代,后来,纺织技术提高,他们就用羊毛制成毛巾。 =='''历史'''== 这种羊肚肚手巾质地手感都好,[[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纷纷把它包在头上,除了春秋两季抵御风沙之外,还可以夏天防晒,冬天御寒。到了现代,制作毛巾的原材料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羊肚手巾的说法还是沿用下来。白羊肚头巾是[[陕北文化]]的一个鉴证和缩影,在其中能够领略到许许多多无法用言语传承的东西,它们和其它一些独特的东西,例如民歌、[[窑洞]],共同构成了陕北的人文风景。流行地域陕北 晋西北 太行吕梁山区。 每每看到电视电影里的陕北农民形象,总是离不开一条白毛巾,陕北人把它叫做“[[白羊肚子手巾]]”其得名大概是因为毛巾上凸出的绒线与羊肚了有几分相似吧! 自从毛主席带领红军走进陕北,建立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火种之后,象征陕北农民形象的白羊肚子手巾便随着革命的胜利而传遍了祖国大地。我敢说无论是谁,只要一提到陕北、一提到延安,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土窑洞和头扎白羊肚了手巾,面颊黑红,憨厚老实的陕北农民形象,可别小看这条白毛巾,抗战时期扎着白毛巾的游击队为陕北[[红军]]运送粮草、救护伤员,为巩固大后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羊肚子手巾的第二次传播,恐怕离不开安塞腰鼓出名的功劳,安塞腰鼓以其豪迈、粗犷、激烈,打起来地动山摇、震撼人心的剽悍之势,走出黄土高原,走进北京城、上了中央电视台,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安塞腰鼓打起来惊天地,泣鬼神,但离开了头上的白羊肚子手巾,恐怕就和岐山臊子面不放醋和辣椒一样索然无味了。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传播,在人们心中,白羊肚子手巾似乎成了轩辕皇帝后裔民族服饰的标志,也成为陕北人的象征,其实在陕北农民眼里它并不仅仅作为一种服饰,它的产生与陕北的地理环境、民族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黄土高原堆积着世界上最大、最厚的黄土层,而陕北就在黄土高原的腹地,黄土土质细微、疏松,遇风飘扬,特别是春冬两季,强大的西北风会卷黄土,刮的天昏地暗,而长期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使黄土不落入头发,就将羊肚子手巾系在头上。刮风的时候,羊肚子手巾可以遮风防土的;天热流汗的时候,羊肚子手巾又是一顶帽子;干完一天活,腰酸背乏,走到小溪边洗脸时,羊肚子手巾又成了洗脸用的手巾,一巾多用,实在奇妙。 其实白羊肚子手巾并非陕北人的专利,晋北、甘肃、宁夏农民也扎,晋北的农民是将张开的毛巾从前往后面扎,这在电影《[[地道战]]》中我们已略领过了,而甘肃一带的农民则将其叠成条扎在头上,头顶的一块露出来。陕北的农民则从前面扎,一般是将毛巾头的两头从额头两边对称地露的叫做“[[双龙盘头]]”,也有将头巾的两头从额头的一边上下出头,称之为“[[凤凰摆尾]]”,真是生动贴切,自然准确。其实聪明善良,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陕北人在扭秧歌时,也扎白羊肚子手巾。甚至连唱信天游时,也不忘其头上那条烙着黄帝后代重要标志的羊肚子手巾编进信天游,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篮,四妹子和我没个完,来年娶你过家门,热热闹闹把喜事办。”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变迁,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陕北的天变的更加蓝,水变的更加清,风沙正逐年减少,除了上了年龄的人还扎着白羊肚子手巾,而青年人嫌其太土气不愿意扎。但愿白羊肚子手巾作为一种文化服饰保持下来,而不会成为过去。 [1] <ref>[https://newwww.qq163.com/omnnews/20180819article/20180819A027ALC3TK93VC00014AED.html 它常被当成杂草,农民见了连根拔,却不知是珍贵的“叶里藏珠” 白羊肚手巾 山丹丹花], 腾讯, 2018-08-19网易2016年10月21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