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66
次編輯
變更
彰化八堡圳
,無編輯摘要
==八堡圳的形成==
[[File:八堡圳00.jpg|300px|缩略图|左|八堡圳取水口[https://www.wra04.gov.tw/cp.aspx?n=11029#lg=1&slide=1 照片來自]]]
由清康熙年代、日治時期、一直到今國民政府[[農田水利會]]時期都陸續興工增改築,為彰化發展相當重要之 [[ 水利系統 ]] 。八堡圳之開發過程,由日治時期臺中廳廳長加福豐次於大正8年(1919年)在二水林先生廟立之碑文清楚描述如下:
「八堡圳取源於南投廳,沙連下堡濁水莊至鼻仔頭(今二水鄉倡和村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一帶),入匣門,漸下,為兩大幹流,右為第一圳,及原八堡圳也。左為第二圳,即原十五莊圳也。
原八堡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兵馬指揮施世榜允投資募工,鑿山疏水罔效,有一老叟,衣冠古樸,袖圖來見,曰:公興水利甚善,吾當為公成之,並授以圖說。世榜乃從之,即按地勢低昂,疊筍築堤,於是乎全工竟竣,圳水源源而至,八堡原田皆潤其澤,時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也。世榜德之,酬以千金弗受,數次,叩稱其名始曰:但乎林先生可也。『先生』名即大噪,然遺跡杳然,終不知其所,嗣後建祠堂於圳頭,歲時祭之,爾就,乃物換星移,間有慶渠,高閨不洽官規,履加戒飭於施家,不果,改隸後,臺中縣亦督勵改修之事,明治三十年(1897年),舉辜顯榮主宰之,同四十二年(1909年)歸於彰化廳長主管。原十五莊圳,康熙六十年(1721年)係由黃仕卿首倡之,開設後,經屢次變遷,同治吳群山等四十四名業戶集資改修,輪流交替,管其事,後魏尚瑩管之,明治三十五(1902年),為公共埤圳,魏精仁次之,明治四十年(1907年)遂合於八堡圳,廳長小松吉久銳意舉圳務,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臺中廳長枝德二繼前緒改築圳頭,閘門及分水門,徒門埔鹽埤三村,三平亦改築為慶豐埤,至此蜿蜒百里注入灌溉八堡百街莊二萬餘甲,每戶稼豐穰,人煙日加,產業日興,和風扇而甘沐者,豈非前人之偉績耶?余蒞任恐其之湮沒,並改築林先生祠堂,使民所向,敘本圳沿革之梗概,勒功傳之木朽矣!」。
八堡圳取水口,亦稱為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即位於位於二水鄉倡和村濁水溪中游。[[濁水溪]]之河水至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後,水流一分為二,一條往西北向 (為施厝圳,灌溉範圍較廣幾乎涵蓋彰化) 、另一往西南向流 (為十五庄圳,灌溉範圍為田中及二水一帶) ,西南向制水門水閘有五道、原西北向制水門水閘有八道,現況此八道水閘封閉,由上游新進 [[ 水閘 ]] 來管制。
===外觀特徵===
彰化平原在漢人尚未墾殖以前,住著二個[[平埔族]]群,那就是費佛郎族(Favorlang)及洪雅族(Hoanya),他們的農業生產採用輪耕休田制。漢人入侵墾殖後仍以平埔族的輪耕休田、陸稻耕作的農業經營方法。然而,隨著大量的移墾後,生口日繁,耕作方式及技術漸作調整,水稻耕作方式乃應運而生。
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及街莊的產生,跟水田化運動有很大關係。漢人在彰化平原進行水利建設,早期是興築規模較小,只能提供一地灌溉的「 陂」,如周鐘瑄助築的「打廉莊陂」及「燕霧莊 陂」。等到開發規模擴大之後,則由資本雄厚的業戶以獨資或合股的方式投資興建規模龐大的水圳。 從西元1710年至1735年在此25年間,彰化的耕地增加了一萬一千餘甲的土地,這些耕地的增加與水圳的開發有極密切的關連。
施世榜之父施秉,曾襄助施琅攻打臺灣鄭氏政權有功,授左都督,繼而從事墾殖,成為半線地方之墾首,並兼營糖業,累積資產。施世榜在清康熙36年(西元1697年)為鳳山縣拔貢生,後捐納任兵馬司副指揮。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世榜協助官軍平定之。 世榜繼承父業後,除加以擴大外並買下鹿港大片塭地,兼事魚蝦養殖,定居鹿港,奠定傳世基業。
===黃仕卿主導策劃功勞大===
八堡一圳之圳邊,另有一支流,亦係截取濁水溪溪水流經二八水,灌溉十五庄、溪州、田中、二水、社頭等地帶農田,稱為「十五庄圳」。因水資源出自同一源頭,故改稱「八堡二圳」,係福建饒平人黃仕卿於西元1721年(康熙60年、辛丑)完成開鑿,正式啟用。<ref>[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 八堡圳],開鑿八堡圳重要人物-鄉土研究</ref>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