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次編輯
變更
索迪
,增加内部链接,调整图片,
=='''索迪'''==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弗雷德里克· 索迪| 圖像 = [[File: 弗雷德里克· 索 迪迪555.jpg|无框|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https://pic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0303528&di=0b6ee6bacccb6649dbd797bf27bc0bb4&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a4.baikeatt.sosohudong.com/ugc/baikepic2/11292/20170802210805-1304328214%2F64%2F33%2F01300000245463122440331482223_140.jpg/0httpsgif 原图链接] [http://tupian.baike.sogou.com/h168045086.htms/弗雷德里克·索迪/xgtupian/1/0?sptarget=l168045087 a 原图链接来自互动百科]]]|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77一1956
| 國籍 = 英国
| 原文 别 名 = Frederick Soddy| 職業 = 物理学家 、 </br> 化学家|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 </br> 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 </br>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索迪''' (Frederick ('''Frederick Soddy 1877一1956 ''' ), [[ 英国 ]] 人,物理学家、化学家。索迪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 1913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为放射化学、核。
== 人物生平 ==
== 主要成就 ==
1877年9月2日索迪生于 [[ 英国 ]] 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就立志将来作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为此,从小学到大学他都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年年优秀,还曾多次获得奖学金,1898年,他以荣获一级荣誉学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 。 1899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在分离铀矿物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铀具有放射性,另一部分铀却无放射性。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同时还发现,钍、镭等放射性元素不仅能产生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而且还能使与它有接触的物质也产生放射性。这种放射性还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最后会消失。这些奇异的、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当时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任实验物理学教授的卢瑟福的极大兴趣。他决定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他觉得开展这项研究,必须为自己配备一个精通化学的实验助手。正当卢瑟福为自己寻找助手时,恰逢索迪到蒙特利尔大学访问。索迪一眼就被卢瑟福相中。就这样索迪刚出校门不久,就很幸运地成为卢瑟福的助手。事实已证明他们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 。
1899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在分离铀矿物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铀具有放射性,另一部分铀却无放射性。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同时还发现,钍、镭等放射性元素不仅能产生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而且还能使与它有接触的物质也产生放射性。这种放射性还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最后会消失。这些奇异的、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当时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任实验物理学教授的卢瑟福的极大兴趣。他决定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他觉得开展这项研究,必须为自己配备一个精通化学的实验助手。正当卢瑟福为自己寻找助手时,恰逢索迪到蒙特利尔大学访问。索迪一眼就被卢瑟福相中。就这样索迪刚出校门不久,就很幸运地成为卢瑟福的助手。事实已证明他们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拉姆塞和索迪分别获得了1904年和1921年的诺贝尔奖
| 圖像 = [[File:拉姆塞和索迪分别获得了1904年和1921年的诺贝尔奖.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708319752&di=b6dc8f4fd7824eb74e61bf81065ce590&imgtype=0&src=http%3A%2F%2Fs6.sinaimg.cn%2Fbmiddle%2F001FkqaFgy6LbLFonSRd5%26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0192cd0102uzp8.html 来自新浪网]]]
}}
他们首先对钍的放射性做了大量的实验。他们将硝酸钍溶液用氨处理,沉淀出氢氧化钍,过滤后检查干燥的沉淀,其放射性显著降低,而将滤液蒸干除去硝酸铵后的残渣,却有极强的放射性、但过了一个月后,残渣的放射性消失,而钍却又恢复了原有的放射性。他们证实钍的放射性的确变化无常。他们还发现,如果把钍放在密闭的器皿中,其放射性强度较稳定,如果放在一个敞开的器皿中,其放射性强度就会变化不定,尤其容易受表面掠过的空气的影响。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有某种物质放射出来,不久他们便证明这种被放射出来的物质是一种气体;他们称它为钍射气。
他们对有放射性的镭、锕进行实验研究,也发现存在同钍一样的现象。他们把镭放射出来的气体称为镭射气,锕放射出来的气体叫锕射气。根据这些实验结果,1902年卢瑟福、索迪提出元素蜕变假说:放射性是由于原子本身分裂或蜕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引起的。这与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它不是原子间或分子间的变化,而是原子本身的自发变化,放射出 a 、b 、g 射线,变成新的放射性元素。同时他们将这些实验结果和上述假说整理写成 论文:“放射性的变化”。他们关于元素蜕变的假说一提出来,立即引起物理学界、化学界的强烈反对,因为认为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元素的原子不能变的传统观念。周围的同事们也纷纷告诫他们,千万要小心,以免愚弄自己。开始时[[卢瑟福]]也有点犹豫,但是尊重实验事实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家的责任感,促使[[卢瑟福]]和[[索迪]]勇敢地决定,一定要使论文发表。
他们 对 将论文寄到当时在科学界颇 有 放射性 影响 的 镭、锕进行实验研究 [[《哲学杂志》]]时 , 也发现存在同钍一样 遭到杂志主编[[开耳芬勋]]爵 的 现象 拒绝 。 他们把镭放射出来 [[开耳芬勋]]爵是[[英国]]科学界 的 气体称为镭射气,锕放射 泰斗,19世纪最杰 出 来 的 气体叫锕射气 物理学家之一 。 根据这些 在学术问题上开耳芬有一种观点,他认为 实验 结果,1902 仅是验证理论的一种方法。另外,晚 年 以思想保守而著称的开耳芬实际上是反对元素蜕变理论。[[ 卢瑟福 、 ]]和[[ 索迪 ]]在 提出元素蜕变假说 : 时,根据 放射性 是由于原子本身分裂或蜕变为另一种 元素 的原子而引起的。这与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它不是原子间或分子间的变化,而是原子本身的 在 自发 变化,放 地发 射 出 a 、b 、g 射线 ,变成新 的 放射性元素。 同时 他们将 ,还不断地放出能量 这 些 一事 实 验结果和上述假说整理写成 论文: ,提出了 “ 放射性 原子能” 的 变化” 概念 。 他们关于元素蜕变 [[卢瑟福]]还用这理论说明太阳能和地热 的 假说一提出 来 源 , 立即引起 平息了 物理学 界、化 家和地质 学 界的强烈反 家 对 ,因为认为一种元素 此 的 原子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观点,打破了 长期 以来认为元素的原子不能变的传统观念 争论 。 周围 开耳芬则是物理学家 的 同事们也纷纷告诫他们 代表 , 千万要小心,以免愚弄 主张这种能源来 自 己 引力收缩 。开 始时 耳芬显然不愿意发表卢瑟福和索迪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 卢瑟福 也有点犹豫 ]]只好赶回剑桥 , 但是尊重 求助于他的导师[[汤姆逊]]。通过 实验 事 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证 实 了电子的存在的[[汤姆逊]],对新 的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 科学 家 发现和理论遭受白眼是很有感触 的 ,因此他毫不迟疑地支持[[卢瑟福]]。汤姆逊亲自找到开耳芬,向开耳芬保证这篇文章由他负 责 任感 , 促使 开耳芬才不得不同意刊登[[ 卢瑟福 ]] 和 [[ 索迪 勇敢地决定,一定要使 ]]的 论文 发表 。
因为他是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所以他特别关心放射性及其能量的和平利用,他提出应当控制放射性即原子能这个大能源库,使它成为人们的又一个太阳。他十分重视科学的社会功能,强调科学家要真正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1956年9月22日,索迪在英国的伯莱顿去世了,享年79岁。由于他对现代化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卓越贡献,他的名字将永远和同位素联系在一起 。了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