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人名,普通出现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有:革命烈士、佛教居士、哲学家、陶瓷艺术家、教授、青年画家、世界最矮男人等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吴康{|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国籍 中国|-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吴康 - 哲学家</big> '''
|-
| [[File:吴康 - 哲学家.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吴康
职业 ; 哲学家 信仰;佛教
信仰|} '''吴康''',著名教育家、 佛教居士、哲学家。
目录1 == 人物简介2人物生平3人物成就4专著5论文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吴康(1895~1976)字敬轩,自号锡园主人。广东省平远县(归梅州市管辖)东石镇锡水村(一说洋背村)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是平远历史上第一位留学博士,客属近代文史哲学家第一人,平远历史上教育与学问楷模第一人。==
民国5年吴康(19161895~1976) 毕业于平远县第一中学旧制第三届高中。民国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字敬轩 , 获文学学士学位 自号锡园主人 。 在京与 同学俞平伯等创办《新潮》杂志,倡导改革。后回 [[ 广东 任教,民国13年任广 ]]省平远县(归梅州市管辖) 东 大学屮国 文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教授会议主任石镇锡水村( 后称文学院长一说洋背村) 人 。 民国14年秋,任文 著名[[教育家]]、[[哲 学 院院长 家]] 。 同年冬,广东大学校务会 是平远历史上 第 五十八次会议决定派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 国 一位 留学 。他在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 博士,客属近代 文 学 史 及康德 哲学 的研究 家第一人 , 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为 平远 在外国得博士 历史上教育与 学 位的 问楷模 第一人。
民 国20 国5 年(19311916) 回国任广东 毕业于平远县第一中学旧制第三届 高 等师范学校教授 中 。民 国21年2月至民国25年7月,任中山 国9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 ,获 文学 院院长,兼中山大 学 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所长 士学位 。 民国24年8月 在京与 同学俞平伯等创办[[《新潮》]]杂志 , 赴欧洲出席罗马国际 倡导改革。后回[[广 东 方学第十九届大会。 ]]任教, 民 国25 国13 年 应邀赴法国讲学,被聘为巴黎 任广东 大学 中 屮 国 学院客座 文学 系 教授;同时 , 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演讲《中国大学 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 教 肓》捷克布拉格大学讲 授 《中国 会议主任(后称 文 化》,并被聘为捷克国家科 学院 通讯会员 长) 。民 国26 国14 年 春回国 秋 ,任 中山大学中国 文 学 系教授、研究 院 文科研究所主任 院长 。 抗日战争爆发后 同年冬 ,广东 省文化界及各党 大学校务会第五十八次会议决定 派 人士组成"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宣传抗日,吴康与欧阳山、草明 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 国]]留学。他在[[法国巴黎]] 、 蒲风、雷石 [[里昂]] 等 担任协会理 地专门从 事 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 , 并电告欧洲 获得[[巴黎]]大学 文 化界 学博士学位 , 遣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 为平远在外 国 得博士学位 的 罪行 第一人 。
民 国27 国20 年(19381931) 秋,广州沦陷后,中山大学分散迁移至云南澄江及 回国任[[ 广东 坪石、梅县 ]]高 等 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以满腔的爱国热忱积极工作,办好文 师范 学 院各个系,而且亲自讲 校教 授 多门课程 。民 国27年 国21年2月 至民 国29年及民国31年至民国35年1 国25年7 月, 他又两次 任中山大学文学院 院长,兼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所 长 职 。民 国31年秋 国24年8月 , 开办 赴[[欧洲]]出席罗马 国 文专科 际东方 学 校于粤北坪石 第十九届大会 。 不久 民国25年应邀赴[[法国]]讲学 , 改 被聘 为 [[巴黎大学]] 中 华 国学院客座 文 化 学 院 教授;同时 , 任院长。是年秋,办 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演讲[[《 中 华文化 国大学教肓》]]捷克布拉格大 学 院梅县分院,任院长。1949年吴康到香港,拟在港设校办 讲授[[《中国 文化 学院 》]] , 但按香港法例,只能注册 并被聘 为 文化专 捷克国家 科学 校 院通讯会员 。 在港居住几 民国26 年 不能如愿 春回国 , 便赴台湾 任 教。先后任台湾 [[中山 大学 、台湾师范大 ]]中国文 学 系 教授 、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省文化界及各党派人士组成"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 , 后 宣传抗日,吴康与[[欧阳山]]、草明、[[蒲风]]、雷石等担 任 政治大学 协会理事,并电告[[欧洲]] 文 学院院长。晚年常因教学来往于香港、台湾间 化界,遣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
吴康是 民 国时期有名的哲 国27年(1938)秋,广州沦陷后,中山大 学 家 分散迁移至[[云南]]澄江及广东坪石 、 教育家 梅县等地 。 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 他 先后担任 以满腔 的 爱国热忱积极工作,办好文 学院各个系,而且亲自讲授多门 课程 有西洋哲 。民国27年至民国29年及民国31年至民国35年1月,他又两次任中山大学文 学 史、中 院长职。民国31年秋,开办 国 哲 文专科 学 史、笛卡儿哲 校于粤北坪石。不久,改为中华文化 学 、比较 院,任院长。是年秋,办中华 文 化 学 等。出版的专著和论 院梅县分院,任院长。1949年吴康到[[香港]],拟在港设校办 文 主要有:《比较 化学院,但按香港法例,只能注册为 文 化专科学校。在港居住几年不能如愿,便赴[[台湾]]任教。先后任台湾大 学 》 、 《周易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后任政治 大 纲》、 《抗战史料》、《西洋哲 学 史》、《新人 文 学院院长。晚年常因 教 育论》、《苏格拉底哲 学 思想》、《希腊哲学之唯物思想》 来往于香港 、 《亚德来个人心理学》等多种;在 台湾 出版的《吴康全集》(1-8册)超过1000 万字 间 。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吴康 曾就读于平远县立中学校(今平远中学),与曾养甫 是 同班同学。1918年在北京大 民国时期有名的[[哲 学 读书时,与傅斯年、毛子水、俞平伯、杨振声、罗 家 伦、顾颉刚、张申府 ]] 、 康白情等一同创办《新潮》杂志社。1920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24年任国立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 [[ 教 授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教授会议主任( 育家]]。他先 后 称文学院长)。1925年秋, 担 任 文 的课程有[[西洋]]哲 学 院院长。同年冬, 史、[[中 国 立广东大 ]]哲 学 校务会议决定派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国留学。他在法国巴黎 史 、 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 笛卡儿 哲学 的研究,获得巴黎大学 、比较 文学 博士学位,成为平远县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 等。出版 的 第一人。1931年,回国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32年2月至1936年7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所长。1942年秋,在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创办中华文化学院国文 专 科学校(1946年在黄花岗附近建新校舍,改名"私立中华 著和论 文 化学院",1947年更名为"私立 主要有:[[《比较 文 化大 学"),并任校长。1949年迁文化 》]]、《周易 大 纲》、 [[《抗战史料》]]、《西洋哲 学 至香港(该校在大陆的部分由 史》、[[《新 人 民政府接管,并于1951年并入华南联合大学,后华南联合大学各系科分别并入现在的中山大 文教育论》]]、《苏格拉底哲 学 思想》 、 华南师范大 [[《希腊哲 学 之唯物思想》]] 、 华南 《亚德来个人心 理 工大 学 。而 》等多种; 在 香港 [[台湾]]出版 的 学校于1956年并入联合书院,1963年联合书院并入香港中文大学[[《吴康全集》]](1-8册) ,1951年春赴台,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还担任过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 超过1000 万字 。
折叠编辑本段 == 人物 成就吴康先 生 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先后担任的课程有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笛卡儿哲学、比较文学等。先生虽数度担任学校行政工作,然志在学术著述。公余仍埋首写作不懈,出版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比较文学绪论》、《周易大纲》、《抗战史料》、《西洋古代哲学史》、《人文教育哲学概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希腊哲学之唯物思想》、《亚德来个人心理学》等。在台湾出版的《吴康先生全集(1-8册)》超过1000万字。惜天丧斯文,先生于1976年逝世。平==
折叠编辑本段 吴康曾就读于平远县立中学校(今平远中学),与曾养甫是同班同学。1918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与[[傅斯年]]、毛子水、[[俞平伯]]、杨振声、[[罗家伦]]、顾颉刚、[[张申府]]、康白情等一同创办[[《新潮》]]杂志社。1920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24年任国立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教授会议主任(后称文学院长)。1925年秋,任文学院院长。同年冬,国立广东大学校务会议决定派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国]]留学。他在[[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平远县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1931年,回国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32年2月至1936年7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所长。1942年秋,在[[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创办中华文化学院国文专科学校(1946年在黄花岗附近建新校舍,改名"私立中华文化学院",1947年更名为"私立文化大学"),并任校长。1949年迁文化大学至香港(该校在大陆的部分由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51年并入华南联合大学,后华南联合大学各系科分别并入现在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而在[[香港]]的学校于1956年并入联合书院,1963年联合书院并入香港中文大学),1951年春赴台,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还担任过[[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 ==人物成就== 吴康先生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先后担任的课程有[[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笛卡儿哲学]]、比较文学等。先生虽数度担任学校行政工作,然志在学术著述。公余仍埋首写作不懈,出版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比较文学绪论》]]、《周易大纲》、[[《抗战史料》]]、《西洋古代哲学史》、[[《人文教育哲学概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希腊哲学之唯物思想》]]、《亚德来个人心理学》等。在[[台湾]]出版的[[《吴康先生全集(1-8册)》]]超过1000万字。惜天丧斯文,先生于1976年逝世。<ref>[http://book.kongfz.com/19661/2252131365/ 台湾商务版 吴康《老莊哲學》] , 孔夫子旧书网 </ref> == 专著== [[ 《近代教育史》 ]] ,〔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9月初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年、1972年再版。
吴康先生(1960年端午节摄)
吴康先生(1960年端午节摄)
《中世教育史》,〔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商务印书馆1922年初版,1938年重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5月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汉籍考原》(Histoire de la Bibliographie Chinoise),署名Woo Kang,法文著作,1938年列入巴黎中国学院文库出版。
[[ 《周易大纲》 ]] ,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重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52年、1991年重版。
《尚书大纲》,商务印书馆1941年4月初版
《老庄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55年2月初版,1958年、2006年重版
[[ 《宋明理学》 ]] ,台湾华国出版社1955年10月初版,1962年、1977年增订再版
《黑格尔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初版,2000年11月再版
《孔孟荀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6月初版,1987年10月重版
[[ 《康德哲学简编》 ]] ,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出版
《人文教育哲学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出版
《哲学概论》,吴康、周世辅/合著,台湾国立编译馆1973年初版,正中书局发行
[[ 《西洋古代哲学史》 ]] ,遗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4月出版
《吴康先生全集·补篇》,遗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1月出版
《文学概论》
折叠编辑本段 == 论文== [[ 《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 ,载于《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
《人生问题》,载于《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
《对于中文旧书分类的感想》,署名吴敬轩,载于《图书馆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
[[ 《周代学术勃兴之原因》 ]] ,署名吴敬轩,收入《中国学术讨论集》(第1集),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7年出版
《客家研究导论·序》,署名吴敬轩,希山书藏1933年11月初版。
《中国四十年革新之回顾》,载于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语言文学专刊》第1卷第3期,1937年6月
[[File:吴康 - 哲学家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老庄与道教》,载于台湾《大陆杂志》第7卷第4期,1953年8月
《南宋湘学与浙学》,载于台湾《学术季刊》4卷2期,1955年12月,后收入《宋史研究集》(第十三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1年出版。
[[ 《庄子之怀疑思想》 ]] ,载于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七期,1956年4月
《庄子的道学》(An exposition of the Tao-theory of Chuangtze),署名Woo Kang,Proceeding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ilosophy,1958年。
《孔子教育思想之完全人格君子、圣人》,载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第4辑,1961年11月
[[ 《墨子哲学思想述要》 ]] ,载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第5辑,1962年11月
《孔子与春秋》,载于《孔孟月刊》第2卷第1期,1963年9月
《晚清今文经学代表康有为之改制大同思想》,载于《孔孟学报》第12期,1966年9月
[[ 《陈白沙学说》 ]] ,载于台湾《学园》第2卷第6期,1967年2月
《孟子哲学思想》,载于《孔孟学报》 第14期,1967年9月
《荀子论礼乐》,载于《孔孟学报》第20期,1970年9月
[[ 《荀子论王霸》 ]] ,载于台湾《孔孟学报》第22期,1971年9月
《周濂溪学说研究》,载于项维新、刘福增主编《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第四册,台湾牧童出版社1977年出版
《康圣人的故事》,收入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增订本),三联书店2009年4月版
[[ 《宋代书目考》]]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