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129
次編輯
變更
福州上执政书
,《'''福州上执政书'''》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的作品之一。
曾巩的散文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曾巩对中正平和的文风的喜好,另一方面则是人生态度的影响。曾巩在[[思想]]上曾巩推崇儒学,在文章的美感追求上曾巩则喜好学习刘向的文风。除了在思想和文风[[学习]]上偏好的影响,曾巩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是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因素之一。曾巩十八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直到三十九岁才金榜题名。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ref>[http://www.guoxuemeng.com/shiren/tangsongbadajia/ 唐宋八大家],国学梦</ref>,世称“南丰先生”。
<center>福州上执政书</center>
==原文==
巩顿首再拜上书某官:窃以先王之迹去今远矣,其可概见者尚存于《诗》。《诗》存先王养士之法,所以抚循待遇之者,恩意可谓备矣。故其长育天下之材,使之成就,则如萝蒿之在大陵,无有不遂。其宾而接之,出于恳诚,则如《鹿鸣》之相呼召,其声音非自外至也。其燕之,则有饮食之具;乐之,则有琴瑟之音。将其厚意,则有币帛箱篚之赠;要其大旨,则未尝不在于得其欢心。其人材既众,列于庶位,则如《或朴》之盛,得而薪之。其以为使臣,则宠其往也,必以礼乐,使其光华皇皇于远近;劳其来也,则既知其功,又本其情而叙其勤。其以为将率,则于其行也,既送遣之,又识薇蕨之始生,而恐其归时之晚;及其还也,既休息之,又追念其悄悄之忧,而及于仆夫之瘁。当此之时,后妃之于内助,又知臣下之勤劳,其忧思之深,至于山脊、石且、仆马之间;而志意之一,至于虽采卷耳,而心不在焉。盖先王之世,待天下士,其勤且详如此。故称周之士也贵,又称周之士也肆,而《天保》亦称“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其君臣上下相与之际如此,可谓至矣。所谓必本其情而叙其勤者,在《四牡》之三章曰:“王事靡,不遑将父。”四章曰:“王事靡,不遑将母。”而其卒章则曰:“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释者以谓:“谂,告也。君劳使臣,叙述其情,曰:女岂不诚思归乎?故作此诗之歌,以养父母之志,来告于君也。”既休息之,而又追叙其情如此。繇是观之,上之所以接下,未尝不恐失其养父母之心;下之所以事上,有养父母之心,未尝不以告也。其劳使臣之辞则然,而推至于戍役之人,亦劳之以“王事靡,忧我父母”,则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于此也。及其后世,或任使不均,或苦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则有《[[北山]]》之感,《鸨羽》之嗟;或行役不已,而父母兄弟离散,则有《陟岵》之思。诗人皆推其意,见于《国风》,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者也。
伏惟吾君有出于数千载之大志,方兴先王之治,以上继三代。吾相于时,皆同德合谋,则所以待天下之士者,岂异于古?士之出于是时者,岂有不得尽其志邪?巩独何人,幸遇兹日。巩少之时,尚不敢饰其固陋之质,以干当世之用。今齿发日衰,聪明日耗,令其至愚,固不敢有徼进之心,况其少有知邪?转走五郡,盖十年矣,未尝敢有半言片辞,求去邦域之任,而冀陪[[朝廷]]之仪。此巩之所以自处,窃计已在听察之日久矣。今辄以其区区之腹心,敢布于下执事者,诚以巩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巩守闽越,仲弟守南越。二越者,天下之远处也。于著令,有一人仕于此二邦者,同居之亲当远仕者,皆得不行。巩固不敢为不肖之身,求自比于是也。顾以道里之阻,既不可御老母而南,则非独省晨昏,承[[颜色]],不得效其犬马之愚。至于书问往还,盖以万里,非累月逾时不通。此白首之母子,所以义不可以苟安,恩不可以苟止者也。
方去岁之春,有此邦之命,巩敢以情告于朝,而诏报不许。属闽有盗贼之事,因不敢继请。及去秋到职,闽之余盗,或数十百为曹伍者,往往蚁聚于山谷。桀黠能动众为魁首者,又以十数,相望于州县。闽之室闾莫能宁,而远近闻者,亦莫不疑且骇也。州之属邑,又有出于饥旱之后。巩于此时,又不敢以私计自陈。其于寇孽,属前日之屡败,士气既夺,而吏亦无可属者。其于经营,既不敢以轻动迫之,又不敢以少纵玩之。一则谕以招纳,一则戒以剪除。既而其悔悟者自相执拘以归,其不变者亦为士吏之所系获。其魁首则或縻而致之,或歼而去之。自冬至春,远近皆定。亭无桴鼓之警,里有室家之乐。士气始奋,而人和始洽。至于风雨时若,田出自倍。今野行海涉,不待朋俦。市粟四来,价减什七。此皆吾君吾相至仁元泽覆冒所及。故寇旱之余,曾未期岁,既安且富,至于如此。巩与斯民,与蒙其幸。方地数千里,既无一事,系官于此,又已弥年,则可以将母之心,告于吾君吾相,未有易于此时也。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ref>[https://www.sohu.com/a/421179966_100268679 古时候说的秀才、举人、进士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搜狐,2020-09-27 </ref>后,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四年,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唐论]]》是代表作,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著名有《[[墨池记]]》、《[[越州赵公救灾记]]》、《[[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曾巩也擅长写诗,有四百余首传世。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
==散文成就==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堂该校点,诗赋文21卷。
曾巩文章的特色体现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曾巩的散文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曾巩对中正平和的文风的喜好,另一方面则是人生态度的影响。曾巩在[[思想]]上曾巩推崇儒学,在文章的美感追求上曾巩则喜好学习刘向的文风。除了在思想和文风[[学习]]上偏好的影响,曾巩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是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因素之一。曾巩十八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直到三十九岁才金榜题名。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ref>[http://www.guoxuemeng.com/shiren/tangsongbadajia/ 唐宋八大家],国学梦</ref>,世称“南丰先生”。
<center>福州上执政书</center>
==原文==
巩顿首再拜上书某官:窃以先王之迹去今远矣,其可概见者尚存于《诗》。《诗》存先王养士之法,所以抚循待遇之者,恩意可谓备矣。故其长育天下之材,使之成就,则如萝蒿之在大陵,无有不遂。其宾而接之,出于恳诚,则如《鹿鸣》之相呼召,其声音非自外至也。其燕之,则有饮食之具;乐之,则有琴瑟之音。将其厚意,则有币帛箱篚之赠;要其大旨,则未尝不在于得其欢心。其人材既众,列于庶位,则如《或朴》之盛,得而薪之。其以为使臣,则宠其往也,必以礼乐,使其光华皇皇于远近;劳其来也,则既知其功,又本其情而叙其勤。其以为将率,则于其行也,既送遣之,又识薇蕨之始生,而恐其归时之晚;及其还也,既休息之,又追念其悄悄之忧,而及于仆夫之瘁。当此之时,后妃之于内助,又知臣下之勤劳,其忧思之深,至于山脊、石且、仆马之间;而志意之一,至于虽采卷耳,而心不在焉。盖先王之世,待天下士,其勤且详如此。故称周之士也贵,又称周之士也肆,而《天保》亦称“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其君臣上下相与之际如此,可谓至矣。所谓必本其情而叙其勤者,在《四牡》之三章曰:“王事靡,不遑将父。”四章曰:“王事靡,不遑将母。”而其卒章则曰:“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释者以谓:“谂,告也。君劳使臣,叙述其情,曰:女岂不诚思归乎?故作此诗之歌,以养父母之志,来告于君也。”既休息之,而又追叙其情如此。繇是观之,上之所以接下,未尝不恐失其养父母之心;下之所以事上,有养父母之心,未尝不以告也。其劳使臣之辞则然,而推至于戍役之人,亦劳之以“王事靡,忧我父母”,则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于此也。及其后世,或任使不均,或苦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则有《[[北山]]》之感,《鸨羽》之嗟;或行役不已,而父母兄弟离散,则有《陟岵》之思。诗人皆推其意,见于《国风》,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者也。
伏惟吾君有出于数千载之大志,方兴先王之治,以上继三代。吾相于时,皆同德合谋,则所以待天下之士者,岂异于古?士之出于是时者,岂有不得尽其志邪?巩独何人,幸遇兹日。巩少之时,尚不敢饰其固陋之质,以干当世之用。今齿发日衰,聪明日耗,令其至愚,固不敢有徼进之心,况其少有知邪?转走五郡,盖十年矣,未尝敢有半言片辞,求去邦域之任,而冀陪[[朝廷]]之仪。此巩之所以自处,窃计已在听察之日久矣。今辄以其区区之腹心,敢布于下执事者,诚以巩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巩守闽越,仲弟守南越。二越者,天下之远处也。于著令,有一人仕于此二邦者,同居之亲当远仕者,皆得不行。巩固不敢为不肖之身,求自比于是也。顾以道里之阻,既不可御老母而南,则非独省晨昏,承[[颜色]],不得效其犬马之愚。至于书问往还,盖以万里,非累月逾时不通。此白首之母子,所以义不可以苟安,恩不可以苟止者也。
方去岁之春,有此邦之命,巩敢以情告于朝,而诏报不许。属闽有盗贼之事,因不敢继请。及去秋到职,闽之余盗,或数十百为曹伍者,往往蚁聚于山谷。桀黠能动众为魁首者,又以十数,相望于州县。闽之室闾莫能宁,而远近闻者,亦莫不疑且骇也。州之属邑,又有出于饥旱之后。巩于此时,又不敢以私计自陈。其于寇孽,属前日之屡败,士气既夺,而吏亦无可属者。其于经营,既不敢以轻动迫之,又不敢以少纵玩之。一则谕以招纳,一则戒以剪除。既而其悔悟者自相执拘以归,其不变者亦为士吏之所系获。其魁首则或縻而致之,或歼而去之。自冬至春,远近皆定。亭无桴鼓之警,里有室家之乐。士气始奋,而人和始洽。至于风雨时若,田出自倍。今野行海涉,不待朋俦。市粟四来,价减什七。此皆吾君吾相至仁元泽覆冒所及。故寇旱之余,曾未期岁,既安且富,至于如此。巩与斯民,与蒙其幸。方地数千里,既无一事,系官于此,又已弥年,则可以将母之心,告于吾君吾相,未有易于此时也。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ref>[https://www.sohu.com/a/421179966_100268679 古时候说的秀才、举人、进士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搜狐,2020-09-27 </ref>后,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四年,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唐论]]》是代表作,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著名有《[[墨池记]]》、《[[越州赵公救灾记]]》、《[[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曾巩也擅长写诗,有四百余首传世。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
==散文成就==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堂该校点,诗赋文21卷。
曾巩文章的特色体现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