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栗裕

增加 22,22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 ''' 粟裕 ''' (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ref>[1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88544/88548/6063921.html 追忆粟裕同志,中国共产党新闻] </ref>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 章节标题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图像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YYYY|MM|DD}} <!-- 逝世用: {{Birth date|YYYY|MM|DD}} -->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YYYY|MM|DD|YYYY|MM|DD}}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国籍 = | 别名 = | 职业 = | 知名于 = <br>}} == 人物生平 ==== 青年求学==1907年8月10日(农历丁未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枫木树脚村,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1916年转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1918年,迁居会同县城,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被录取为选送生。1924年3月,因错过考期,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和平民中学学习。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后因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 <ref>[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82819/99020/99967/index.html 栗裕,中国共产党新闻] </ref>
1927 == 入党革命 ==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 团。1927年6月,粟裕转 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 参加 了著名的 南昌起义, 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1928年1月,粟裕参加湘南起义 进入 到了 井冈山 。<ref>[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27855/7536807.html 粟裕 中国共产党新闻] </ref> 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1932年2月,粟裕由红军学校调回红四军,仍任红四军 加历次反“ 谋长。12月,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 剿”和 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下旬,红十军团奉命转到外线作战,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ref>[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88544/88546/index.html 粟裕,中国共产党新闻]] </ref> 1月红十军团在谭家桥战斗失利后,又在怀玉山遭到敌人围歼。率领先头部队果断突出封锁线,安 部五 到达闽浙赣苏区。 2月-4月,建立浙西南游击区,任挺进师(四百余人)师长。5月-8月,与刘英一起指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挺进师的第一 剿” 战争。长征 ,挺进师发展到近千人。10月5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 留在南方 省军区成立,任省军区司令员、省委 组织 部长。  == 抗战时期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 游击 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粟裕粟裕,加入新四军 斗行列 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28 战争期间 他奉命组建 新四军 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6月11日,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6月21日,先遣支队撤销,仍回 第二支队 副司令员 ,后任代司令员。 [2] 1939年1月,粟裕在指挥水阳镇伏击战 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中,歼日伪军400余人,俘日伪军57名,并炸毁火车一列。8月,新四军 江南指挥部 和苏北指挥部 成立,任 副指挥 。1941年 。 [2]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 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 (后兼政治委员) 苏中军区司令员 第六师师长 政治委员。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日军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 [5] ),粟裕与夫人楚青粟裕与夫人楚青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12月26日,与楚青在黄海之滨石家庄(今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结婚 第二次 [2] 1944年1、2月间,粟裕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 土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日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 [4] 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 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 期间 役,歼灭陈泰运部及日伪军2300余人。 [4] 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 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10月 任华中 野战 区副 司令 、华 野战军 副司令、代 司令员 兼代政委等职 主要 指挥高邮战役 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 ,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 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4] ==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 苏中 内线作战。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华中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奋起迎击。分两个阶段作战,历时45天,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国民党军五分之二兵力),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6] 1947年1月,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 战役、孟良崮战役 等,共歼国民党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其中,1947年5月歼灭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国民党整编第57师,迫使国民军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1948年5月,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1948年6月16日,粟裕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激战5昼夜,22日攻克开封,全歼守敌及部分援敌共4万余人。6月27日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激战6天,共歼国民党军5万余人。7月12日发起兖州战役,歼敌6.3万余人,使王耀武盘踞的 济南 陷于孤立。豫东 战役 中,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达20万人,国民党军参战的兵力达25万余人。经过20天连续作战,华东野战军共歼敌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华东野战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4] [7] 1948年9月11日,被任命华东野战军总指挥。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24日胜利结束,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领23名。在阻援打援战场上,国民党援军迟迟不敢北上增援,华东野战军不战而胜。 [4]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 [8] 地方部队40万。 [9] 在战役中,粟裕指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战役过后,毛泽东说:“ 淮海 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在上海我军入城式上检阅部队在上海我军入城式上检阅部队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2月开始筹备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实际分为渡江 战役、 上海战役等)。4月下旬,他指挥的 渡江战役 解放了南京 杭州。5月指挥 上海战役 ,在上海外围歼敌主力8个军。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4] 1949年5月20日,粟裕为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8月2日,华东海军由粟裕指挥。 [2] 1949年9月中旬-10月中旬,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中粟裕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2]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是第一个上前铲土的,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团长兼首席代表,紧随朱德、贺龙之后第四个铲土 == 建国初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粟裕 历任 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 产党 中央军 委常务委员。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 委员会 员,第三至 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0年1月27日出席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会议,粟裕就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6月上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期间,粟裕建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台湾战役。毛泽东宣布: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 [2] 1955年,粟裕与陈赓在天安门城楼1955年,粟裕与陈赓在天安门城楼1950年7月上旬,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7月14日,粟裕复发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到青岛治疗。8月1日,粟裕病情仍未好转。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到苏联疗养。 [2] 1951年9月,粟裕从苏联回国,周恩来、朱德向他传达中共中央要他到总参工作的决定。11月12日,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仍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12月12日,就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2] 195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通知:粟裕任总参谋长。在总参工作期间,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指导,提出很多重要建议,提出完整的军队建设计划,实现新中国第一代国防体系建设。1955年9月27日,粟裕参加周恩来总理授予军衔的仪式。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命令状第一个授予粟裕,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20日,增补粟裕为中央军委委员。== 建国后期 ==1958年2月,粟裕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粟此行主要与朝方协商部署志愿军回国事宜。6月30日晚上,他主持总参谋部第四次部务会议,讨论军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有关总参工作和军队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9月19日,正式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负责院的常务工作。12月30日,国防部命令:粟裕以国防部副部长 务兼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2] 粟裕一叶帅在军科院会议上粟裕一叶帅在军科院会议上1970年6月,粟裕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途经法国考察了诺曼底 1973年8月24日,粟裕出席中共十大,在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1975年1月13日,粟裕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他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1977年8月,粟裕出席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1982年5月7日,应《淮海千秋》摄制组要求,他参加有关淮海战役的座谈会。同年,被任命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10-11] == 代表著作 ==
1955 著作 备注《实战经验录》 与罗忠毅合编,1939年2月25日延安翻印了这本小册子。《激流归大海——回忆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千万里转战》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粟裕战争回忆录》 记录整理:楚青。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995年8月重印。2005年1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按需出版,增加了大环境下当时未能出版的第二十章《粟裕谈淮海战役》(该文献20,000字)。《粟裕军事文集》 主编:孙克骥,《粟裕军事文集》编辑组编,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1991年7月再版重印。《粟裕论苏中抗战》 《粟裕军事文集》编辑组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粟裕文选》 (三卷本,181.2万字),《粟裕文选》编辑组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年9 月27 月版。 [12] == 人物成就 ==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 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 被授予大将 改善了新四 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 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 [13]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 授予一级八一勋章 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 一级独立自 勋章和一级 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 解放 勋章 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1945年12月25日,粟裕所指挥的高邮邵伯战役,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歼灭日军1100多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1948年11月6日,粟裕发起并指挥的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 [4] == 家庭成员 ==
妻子 楚青,原名詹永珠,出生于1923年3月,祖籍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进入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八队、新四军军部速记训练班学习,1939年3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18岁的楚青与34岁的粟裕在新四军司令部结为终身伴侣。 [14] 岳父 詹克明,是一位银行家。长子 粟戎生,中将军衔,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7年击落美侦察机作战中荣立三等功。次子 粟寒生,1947年出生。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曾任南方远洋总公司党委书记。女儿 粟惠宁,大校,原二炮研究院主任级。女婿 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1946年7月生于山东,文革前为北京第八中学1966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解放军第39军244团政治处主任。现为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轶事典故 ====夫人赋诗 ==夫人楚青写诗一首,以寄托和粟裕共同战斗、生活四十多年的深情。遣怀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15] == 颅中弹片 ==粟裕一生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在武平战斗中,子弹从他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在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手臂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他右臂中弹,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1984年2月5日 逝世 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2003年,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公开了这三块珍藏近20年的弹片。 [16]==授衔让帅==1955年,授衔元帅、将军以“资历、威望、战功”为主要依据。毛泽东有意将粟裕封为元帅,但被粟裕推辞了,但毛泽东认为粟裕“大将”还是要当的,而且须为十大大将之首。粟裕对他的军衔问题看得很淡泊,并称:“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17] == 艰难平反 ==1958年,粟裕因“反对反教条主义”一事在军委扩大会议中受到错误的批判。1978年,中共中央开始开始着手粟裕大将历史照片粟裕大将历史照片(20张) 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邓小平称“要了结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这桩公案”。粟裕得知消息去见了叶剑英副主席,表示要求平反。叶剑英称:“这件事应该解决一下,你写个报告给中央,我回京后同小平同志也说一下。”从叶剑英那得知邓小平也同意后,粟裕于1979年10月9日向中央正式写了申诉报告,要求撤销会议强加给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叶剑英在粟裕的报告上批示同意。但不知何因,此事却一直拖了下来。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对“粟裕的冤案”又进一步批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直接受理后,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并征求了粟裕本人的意见,决定即由中共中央指派代表同粟裕本人正式见面,但这一决定也未能付诸实施。粟裕于1984年故去。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文章同时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刊登。文章除了对粟裕的战绩和品德作了全面的评价外,特别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18] == 纪念场所 ==纪念堂粟裕粟裕(58张)“粟裕纪念堂”于1987年建于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陵园北部,为古典苏式建筑。1995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同志为“粟裕纪念堂”提写了匾额。现纪念堂内陈列有粟裕半身胸像模型和其夫人楚青敬献的花篮,以及老同志的题词多幅,东台市委党史部门在这里举办了《粟裕将军在三仓》和《东台英烈》的图片展览。1984年4月19日,粟裕夫人楚青偕子女来三仓烈士陵园,将粟裕部分骨灰安葬于纪念塔的西南侧,并在墓穴周围栽植七株松柏,象征“七战七捷”。当年6月,三仓烈士陵园在安葬处建起了水泥墓,并立碑纪念。 [15] == 纪念馆 ==“粟裕纪念馆”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城南郊粟裕公园内,建成于1987年。1991年9月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馆名,属纪念型建筑。馆内陈列有粟裕铜像,还有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粟裕题的词以及一些珍贵的照片、文献等等。三仓烈士陵园在安葬处建起了水泥墓,并立碑纪念。公园小山顶立有粟裕纪念碑,碑名1986年由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碑高11.2米,其中碑身7.6米,象征粟裕享年76岁,碑身的四周还有宋任穷、张震、毛致用等人的题词。碑座中心安放着盛有粟裕部分骨灰的骨灰盒。粟裕纪念馆地理优越,交通通讯便捷。枝柳铁路穿城而过,209国道通过馆前。馆外青山绿水相映生辉,是参观旅游的重要景点。 [19] == 人物评价==1946年2月,粟裕在组织大兵团作战中,他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20] 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发电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1949年,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949年,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21] 1955年8月27日,粟裕被评为“十大大将”之一。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王希先发表文章《浅谈粟裕的军事思想》说:“粟裕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21] == 影视形象==电视剧 《粟裕大将》、《七战七捷》、《英雄孟良崮》、《豫东之战》、《济南战役》(系列电视剧《苏中保卫战》《华东野战军》)、《野战师》等。还有在以下电视剧中出现过《古城情恨》、《新四军》、《红日》、《解放》、《井冈山》、《上将许世友》、《浴血坚持》、《叶挺将军》、《东方》、《决战南京》等,《亮剑》中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场上的华野代司令员正是粟裕。 [22] 电影 《大决战(淮海战役)》、《开国大典》、《大进军(大战宁沪杭)》等,《黄桥决战》中的谷盈原型也是粟裕。 [22] 纪录片 《粟裕大将》、《百战经典名将与名战之常胜将军粟裕》、《中国记忆——大将粟裕》、《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百战经典雄师劲旅之坐断东南》、《新四军》等 </big>[22-24] == 参考文献 ==
1,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