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占城稻

增加 1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U7360P704DT20140102165055Fbfc5c365e1f40e5885a141b40c2250b.jpg|缩略图|居中|[http://i15b0988e595225.sinaimgcdn.cn/travelsohucs.com/2014images/010220200303/U7360P704DT20140102165055fbfc5c365e1f40e5885a141b40c2250b.jpg jpeg 原图链接][http://travelwww.sinasohu.com.cn/chinaa/2014-01-02/1700241337_2.shtml 377295188_666562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占城稻引进无疑是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果。关于占城稻的资料,以《宋史·食货志》的记载最广为人知,以《宋会要辑稿·食货》的记载最为详尽,以《淳熙三山志》的记载最为具体(早、晚占城)。
占城稻并非仅指占城国种植的稻,而是印支各国普遍有的稻种。占城五谷,以稻为首。该卷《真腊国》条亦云:“厥土沃壤,田中畛域,视力所及而耕种之, [[ 米谷廉平 ]] 。”
印支半岛之安南、占城(又名林邑、环王国)、真腊盛产稻米,由于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稻米任其自然生长。这和广西地区的情况差不多,直到南宋,岭外的水旱稻种植方式就是如此,《岭外代答》卷三《惰农》条云:“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占城稻耐旱、耐涝的特性可能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中形成的。占城稻虽以占城为名,但在广西地区和安南、占城、真腊等国普遍种植。
27,8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