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86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生药学 (医药学科)</big> ''' |- | File:Src…”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生药学 (医药学科)</big> '''
|-
|
[[File:Src=http img3m4.ddimg.cn 17 7 25158194-1 w 1.jpg&refer=http img3m4.ddimg.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3m4.ddimg.cn%2F17%2F7%2F25158194-1_w_1.jpg&refer=http%3A%2F%2Fimg3m4.dd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4698335&t=6aede82ffd6440dc47c934176b537332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94%9F%E8%8D%AF%E5%AD%A6&step_word=&hs=0&pn=3&spn=0&di=902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250249046%2C3085140876&os=2888595572%2C329481844&simid=43007905%2C905136458&adpicid=0&lpn=0&ln=1709&fr=&fmq=162210632888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3m4.ddimg.cn%2F17%2F7%2F25158194-1_w_1.jpg%26refer%3Dhttp%3A%2F%2Fimg3m4.ddimg.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24698335%26t%3D6aede82ffd6440dc47c934176b537332&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r6517vp_z%26e3B1wg21wg2_z%26e3Bv54AzdH3Fdc8cb8l9_z%26e3Bip4s&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生药学
外文名;pharmacognosy研究对象生药为主主要任务研究生药的品种及来源实
==医药学科==
生药(crude drug)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具有“生货原药”之意。
广义的生药应指所有来自天然的原料药材,包括了中药材、民间草药、民族药及可供提取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简言之,生药即天然药材。
在我国,生药与中药材(含草药和民族药)关系十分密切。所谓中药(Chinese medicines)通常是指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炮制、加工和使用的药物,是天然药物的一部分。而草药(medicinal herbs)通常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多为中医所用,地域性较强,使用地区较窄,一般在各级医院和药店难以购得的天然药及其简单的加工品。草药和中药在中国统称中草药,也是中国医药体系的一部分。民族药(ethnomedicines)是指各少数民族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在我国,也属中医药体系的一部分,但限定在一定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区)内使用,有其特有的用药习惯,如藏药、蒙药、维吾尔族药等。民族药属于人种药物的范畴。
随着草药、民族药的不断被发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一些有较好疗效,质量标准明确的草药、民族药将会和中药一样被广泛使用和在全国广泛经销。生药和中药材、草药、民族药的关系很密切,它们的含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通常主要看其是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作为用药的原则,如是,则称中药材,否则可称生药。
==主要任务==
研究生药的品种及来源,确保来源真实目前生药的来源比较复杂,伪劣品经常出现,各地的用药历史,用药习惯有所差异,药的名称亦有不同,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情况时有出现,如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功效的贯众,其药用部位为根茎及叶柄基部,目前疗效确切的以贯众为药名的药材就有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紫萁贯众(紫萁科紫萁Osmunda japonicaThunb.)、狗脊蕨贯众(乌毛蕨科狗脊蕨Woodwardiajaponica(L f.)Sm.)、苏铁蕨贯众(乌毛蕨科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Hook,f.)Sm.)、荚果蕨贯众(球子蕨科荚果蕨Metteuccia乩m疏卸一teris(L)Todard)和峨眉蕨贯众(蹄盖蕨科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ng)。据调查全国曾作贯众人药的原植物有蕨类植物58种之多,其中大多为伪品。此外,生药中的多来源品种比较多,如具清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效的大黄,药用部位为根茎和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大黄项下收载了三种基源,即蓼科大黄属的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is Baill;又如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功效的甘草,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中国药典》甘草项下收载了三种基源,即豆科甘草属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i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上述情况在生药中比较普遍。一个生物物种是经过漫长岁月演化而形成的,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和化学特征,在目前的生药质量评价中,物种的鉴定,即确保其来源真实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鉴于生药品种来源复杂,准确鉴定物种,确保来源真实是生药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鉴定,确保品质优良
生药之所以能防病治病,是因为其中含有能防病治病的有效成分。因此衡量生药质量的好坏除鉴定物种外还需测定其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稳定性及其鉴定方法。这就要求生药学必须研究生药有效成分变化的规律及必要的调控措施,以确保生药质量优良。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很多,除物种外,不规范的栽培技术,不适宜的栽培地域和生境以及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炮制、调剂、制剂过程的不规范均可使生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因为生药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研究影响生药质量的各种因素,探讨生药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对其质量进行全面动态监测、调控和鉴定,以确保生药品质优良,安全均一、稳定和可控。在此基础上,建立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和生药质量评价标准。
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生药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前两者为生物资源,属于再生性资源,后者为非生物资源,属非再生性资源。生药资源具有有限性、可解体性和地域性,其蕴藏量是有限的,由于人们需求量日趋增大,开发利用的手段不尽科学和合理,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致使许多生药资源迅速减少,如麻黄、甘草、穿山甲、蛤蚧、东北林蛙等,有些种类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优良种质正在逐步消失,如冬虫夏草、霍山石斛、高鼻羚羊、黑熊等。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经历自然演化而生存下来,其优良的种质是生药品质的基础。如自然种群中个体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其优良种质特性就有丧失的危险,从而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解体。物种一旦灭绝解体,就将永远在地球上消失而不可复得。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对资源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为此生药学还需要研究生药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濒危、短缺生药的保护和生产,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使其能源源不断、高质量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制药企业对生药(饮片)及原料药的需求。
总之,讲授生药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鉴别、检验生药质量的好坏,对生药质量进行评价,制订生药质量标准的技能,同时也具有应用生药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研究、寻找和开发生药资源的初步能力。通过学习,并经过实践,能胜任生药研究、检验、销售、管理、生产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学习方法
生药学是中药学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与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及有关天然药物、中药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生药多来自植物,因此药用植物学是生药学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学习生药学要多联系实际,除学好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要十分重视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多在野外或药材仓库,标本馆(室)和实验室中辨认,多进行观察和比较,比较各类药用植物和生药标本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再对照教材及课堂讲授的内容或其他参考书,以便加深印象和理解、掌握书本有关内容。切忌死记硬背,平时要多观察、多比较、多实验、多实践,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才能学活、学好、学以致用。
==起源和发展==
我国生药科学的起源和本草沿革人类药物知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理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因此有“医食同源”之说。古书记载,神农氏(公元前约2700年)尝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祖先长期而广泛的医疗实践过程,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张仲景、华佗等人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三卷,收载动、植、矿物三类药物共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补虚羸者,本中经;下经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道光年间,吴其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问世,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学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生药学的发展
生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关于天然药物的科学。从历史上看,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的本草学(或药物学)时期、近代的商品生药学时期和现代的生药学新时期。
古代本草著作的出现是在二千多年以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生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世界各国都处于传统的本草学时期。那时,对于药物(生药)的知识主要是依靠感官和实践经验来积累。古代本草书籍的内容是以记载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和药用动植物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鉴别的特征等。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经验的差异,对药物的认识自难一致,更由于当时科学未兴,对于药物的认识难免失之粗浅,或有主观臆断之处。
生药有效成分的不断阐明及其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迎来了现代生药学的新时期,推动了对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探讨。例如对于有效成分明确、经济价值较大、大量栽培的药用植物(如薄荷、洋地黄、金鸡纳树等)进行选种、嫁接、杂交以及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对生药采收时期、加工方法和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提高并保持生药的优良品质。
人工方法造成药用植物遗传因子的突变与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利用示踪原子探索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来生产药用植物的有效物质,已获得进展。由于植物化学成分知识的大量积累,已开展了对各类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其亲缘关系进行科学的探讨,从而开始形成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并将促进新的生药资源的开发。
==生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本教材按此方法分类。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与功效,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其它分类法==
在历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是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 6 类,每类又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 16 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其生态及性质分为 60 类,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并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
在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药辞海》等著作均按中文名的笔划顺序,以字典形式编排。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编排法,便于查阅。但各生药间缺少相互联系,一般教材中不采用此法。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ref>[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0HmZ 这位生药学专家在南疆驻村时发现了维吾尔医药的这些秘密……],最后一公里,2017-02-2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生药学 (医药学科)</big> '''
|-
|
[[File:Src=http img3m4.ddimg.cn 17 7 25158194-1 w 1.jpg&refer=http img3m4.ddimg.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3m4.ddimg.cn%2F17%2F7%2F25158194-1_w_1.jpg&refer=http%3A%2F%2Fimg3m4.dd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4698335&t=6aede82ffd6440dc47c934176b537332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94%9F%E8%8D%AF%E5%AD%A6&step_word=&hs=0&pn=3&spn=0&di=902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250249046%2C3085140876&os=2888595572%2C329481844&simid=43007905%2C905136458&adpicid=0&lpn=0&ln=1709&fr=&fmq=162210632888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3m4.ddimg.cn%2F17%2F7%2F25158194-1_w_1.jpg%26refer%3Dhttp%3A%2F%2Fimg3m4.ddimg.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24698335%26t%3D6aede82ffd6440dc47c934176b537332&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r6517vp_z%26e3B1wg21wg2_z%26e3Bv54AzdH3Fdc8cb8l9_z%26e3Bip4s&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生药学
外文名;pharmacognosy研究对象生药为主主要任务研究生药的品种及来源实
==医药学科==
生药(crude drug)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具有“生货原药”之意。
广义的生药应指所有来自天然的原料药材,包括了中药材、民间草药、民族药及可供提取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简言之,生药即天然药材。
在我国,生药与中药材(含草药和民族药)关系十分密切。所谓中药(Chinese medicines)通常是指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炮制、加工和使用的药物,是天然药物的一部分。而草药(medicinal herbs)通常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多为中医所用,地域性较强,使用地区较窄,一般在各级医院和药店难以购得的天然药及其简单的加工品。草药和中药在中国统称中草药,也是中国医药体系的一部分。民族药(ethnomedicines)是指各少数民族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在我国,也属中医药体系的一部分,但限定在一定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区)内使用,有其特有的用药习惯,如藏药、蒙药、维吾尔族药等。民族药属于人种药物的范畴。
随着草药、民族药的不断被发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一些有较好疗效,质量标准明确的草药、民族药将会和中药一样被广泛使用和在全国广泛经销。生药和中药材、草药、民族药的关系很密切,它们的含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通常主要看其是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作为用药的原则,如是,则称中药材,否则可称生药。
==主要任务==
研究生药的品种及来源,确保来源真实目前生药的来源比较复杂,伪劣品经常出现,各地的用药历史,用药习惯有所差异,药的名称亦有不同,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情况时有出现,如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功效的贯众,其药用部位为根茎及叶柄基部,目前疗效确切的以贯众为药名的药材就有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紫萁贯众(紫萁科紫萁Osmunda japonicaThunb.)、狗脊蕨贯众(乌毛蕨科狗脊蕨Woodwardiajaponica(L f.)Sm.)、苏铁蕨贯众(乌毛蕨科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Hook,f.)Sm.)、荚果蕨贯众(球子蕨科荚果蕨Metteuccia乩m疏卸一teris(L)Todard)和峨眉蕨贯众(蹄盖蕨科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ng)。据调查全国曾作贯众人药的原植物有蕨类植物58种之多,其中大多为伪品。此外,生药中的多来源品种比较多,如具清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效的大黄,药用部位为根茎和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大黄项下收载了三种基源,即蓼科大黄属的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is Baill;又如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功效的甘草,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中国药典》甘草项下收载了三种基源,即豆科甘草属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i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上述情况在生药中比较普遍。一个生物物种是经过漫长岁月演化而形成的,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和化学特征,在目前的生药质量评价中,物种的鉴定,即确保其来源真实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鉴于生药品种来源复杂,准确鉴定物种,确保来源真实是生药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鉴定,确保品质优良
生药之所以能防病治病,是因为其中含有能防病治病的有效成分。因此衡量生药质量的好坏除鉴定物种外还需测定其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稳定性及其鉴定方法。这就要求生药学必须研究生药有效成分变化的规律及必要的调控措施,以确保生药质量优良。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很多,除物种外,不规范的栽培技术,不适宜的栽培地域和生境以及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炮制、调剂、制剂过程的不规范均可使生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因为生药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研究影响生药质量的各种因素,探讨生药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对其质量进行全面动态监测、调控和鉴定,以确保生药品质优良,安全均一、稳定和可控。在此基础上,建立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和生药质量评价标准。
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生药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前两者为生物资源,属于再生性资源,后者为非生物资源,属非再生性资源。生药资源具有有限性、可解体性和地域性,其蕴藏量是有限的,由于人们需求量日趋增大,开发利用的手段不尽科学和合理,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致使许多生药资源迅速减少,如麻黄、甘草、穿山甲、蛤蚧、东北林蛙等,有些种类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优良种质正在逐步消失,如冬虫夏草、霍山石斛、高鼻羚羊、黑熊等。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经历自然演化而生存下来,其优良的种质是生药品质的基础。如自然种群中个体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其优良种质特性就有丧失的危险,从而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解体。物种一旦灭绝解体,就将永远在地球上消失而不可复得。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对资源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为此生药学还需要研究生药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濒危、短缺生药的保护和生产,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使其能源源不断、高质量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制药企业对生药(饮片)及原料药的需求。
总之,讲授生药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鉴别、检验生药质量的好坏,对生药质量进行评价,制订生药质量标准的技能,同时也具有应用生药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研究、寻找和开发生药资源的初步能力。通过学习,并经过实践,能胜任生药研究、检验、销售、管理、生产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学习方法
生药学是中药学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与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及有关天然药物、中药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生药多来自植物,因此药用植物学是生药学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学习生药学要多联系实际,除学好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要十分重视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多在野外或药材仓库,标本馆(室)和实验室中辨认,多进行观察和比较,比较各类药用植物和生药标本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再对照教材及课堂讲授的内容或其他参考书,以便加深印象和理解、掌握书本有关内容。切忌死记硬背,平时要多观察、多比较、多实验、多实践,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才能学活、学好、学以致用。
==起源和发展==
我国生药科学的起源和本草沿革人类药物知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理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因此有“医食同源”之说。古书记载,神农氏(公元前约2700年)尝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祖先长期而广泛的医疗实践过程,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张仲景、华佗等人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三卷,收载动、植、矿物三类药物共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补虚羸者,本中经;下经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道光年间,吴其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问世,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学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生药学的发展
生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关于天然药物的科学。从历史上看,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的本草学(或药物学)时期、近代的商品生药学时期和现代的生药学新时期。
古代本草著作的出现是在二千多年以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生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世界各国都处于传统的本草学时期。那时,对于药物(生药)的知识主要是依靠感官和实践经验来积累。古代本草书籍的内容是以记载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和药用动植物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鉴别的特征等。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经验的差异,对药物的认识自难一致,更由于当时科学未兴,对于药物的认识难免失之粗浅,或有主观臆断之处。
生药有效成分的不断阐明及其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迎来了现代生药学的新时期,推动了对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探讨。例如对于有效成分明确、经济价值较大、大量栽培的药用植物(如薄荷、洋地黄、金鸡纳树等)进行选种、嫁接、杂交以及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对生药采收时期、加工方法和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提高并保持生药的优良品质。
人工方法造成药用植物遗传因子的突变与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利用示踪原子探索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来生产药用植物的有效物质,已获得进展。由于植物化学成分知识的大量积累,已开展了对各类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其亲缘关系进行科学的探讨,从而开始形成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并将促进新的生药资源的开发。
==生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本教材按此方法分类。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与功效,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其它分类法==
在历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是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 6 类,每类又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 16 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其生态及性质分为 60 类,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并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
在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药辞海》等著作均按中文名的笔划顺序,以字典形式编排。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编排法,便于查阅。但各生药间缺少相互联系,一般教材中不采用此法。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ref>[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0HmZ 这位生药学专家在南疆驻村时发现了维吾尔医药的这些秘密……],最后一公里,2017-02-2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